|
||||
|
||||
■ 本報記者 李慶 11月27日,微博網友“韓家小乖雪”發布了一張紅衣女子哺乳的照片,并配文“姑娘,你在地鐵上這個樣子真的好嗎?哦對了,可能你忘記這是哪里了,那我提醒你一下,這里是北京的地鐵之上,不是你們村的公交車。”隨后,北京往事公益組織官微“北京往事網站”以“公共場所注意舉止不要裸露性器官”為題,復制“韓家小乖雪”圖文信息,進行二次發布,引發爭議。 這兩條微博發出后,眾多網友向“北京往事網站”及“韓家小乖雪”提出抗議,認為偷拍女子哺乳并發微博的行為不道德,并對哺乳女子表示理解。隨后,“北京往事網站”刪除了微博內容。11月29日,“北京往事網站”發微博致歉,并稱注銷該微博ID。官微宣布注銷后,北京往事網站也暫停運營,線下志愿活動暫時停止。 事發后,拍照并首發微博的微博用戶“韓家小乖雪”也刪除了原始微博并發微博道歉。 地鐵哺乳當事人的丈夫方先生接受采訪時表示,當天下午他和妻子帶著3個多月大的女兒去醫院就診,乘坐地鐵回家時,由于孩子有吐奶的習慣,一次不能喂太飽,他們在醫院喂了一次,在地鐵上孩子又餓了,開始哭鬧,妻子實在沒辦法,只好給孩子喂奶。 該事件發生后,網絡上絕大多數聲音都是對照片發布者的聲討以及對哺乳媽媽的支持和理解。網友們紛紛認為,媽媽喂孩子奶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照片的發布和傳播者還涉嫌侵犯肖像權和隱私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通過官微表示:“第一時間進行母乳喂養是每一位哺乳媽媽和寶寶的權利,包括在公共場所。”知名兒科專家張思萊醫師也發微博批評道:“個別人心理陰暗,將哺乳的乳房認為是性器官非常不準確。”同時呼吁政府有關部門認真落實母乳喂養的具體措施。 江蘇都市報《現代快報》以《公共場所哺乳只能用衣服擋 誰的尷尬?》為題,大幅報道了南京地鐵母嬰室建設的現狀,“目前,南京已開通的地鐵線路只有珠江路站設有母嬰護理室,預計明年投入使用;主要汽車站和火車站均設有母嬰哺乳室,但有的無人使用時會上鎖,使用需聯系車站工作人員。”市民談起母嬰哺乳室都是一肚子苦水,“太少了,找不到就只能用衣服擋一下。”“除非萬不得已,盡量不帶孩子出門。” 雖然大多數人對公眾場合哺乳表示理解和支持,但仍有少數人持不同看法。“我認為媽媽給孩子喂奶應該盡量找一個較私密的場所,不應該隨意袒露身體,免得周圍的人感到尷尬。”85后男網友“行云流水”介紹,有一次乘坐公交車時,遇到一位年輕媽媽在擁擠的公交車上給孩子喂奶,讓一旁的自己覺得十分尷尬。 公共場所哺乳問題在飽受爭議的同時,也折射出我國在對女性和嬰幼兒權益的保障方面做的遠遠不夠。為此,《公益時報》聯合新浪公益、問卷網和鳳凰公益推出益調查:關于公共場合哺乳,你怎么看? 調查從12月10日14時發起,截至12月14日9時,共有7417人參與。結果顯示,94%的網友認為當媽媽的很不容易,我們應該多一份理解和體諒;僅有4%的網友認為這種行為不合適,有傷風化。 與此同時,網友熱議如何能更好地保障哺乳媽媽的權益,其中58%的網友認為公眾場合應設立“母乳喂養室”;31%的網友認為應設置相關法律法規,保護哺乳母親的權益;11%的網友認為應加強社會公眾輿論宣傳,培養公共自覺意識。 從“公共場合哺乳,如何避免尷尬”這一問題的回答可以看出,網友并沒有覺得遮擋物可以解決這一尷尬問題。42%的網友認為應視具體情況來定,23%的網友認為可以出門攜帶遮擋物,18%的網友認為應選擇較為隱蔽的地方哺乳,僅有17%的網友認為可以利用著裝的方便來避免尷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