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條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人物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專題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專題
   第15版:專題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閩商與福建慈善事業的近現代轉型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條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人物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專題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專題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16年05月3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閩商與福建慈善事業的近現代轉型

    閩商慈善代表陳嘉庚

    陳嘉庚1913年創辦集美小學。圖為延平樓(原為集美小學校舍)

    歷經千年的發展歷程,閩商已遍布世界各個角落,與當地居民共同組建了新的生活空間。然而,無論閩商走向何方,他們作為閩地人的濃厚故園情結卻從未流失,因為他們“經商打拼的共同動機是對家鄉的摯愛,故鄉是閩商四海闖蕩的起點”。隨處可尋閩商為家鄉所作的無償捐助。從古到今,這種深厚的桑梓情懷直接促進了福建慈善事業的興盛發展。

    閩商慈善事業的淵源

    早期閩商往往是迫于生活所困而被動以經商為業的,由于封建社會重農輕商的歷史因素,他們并不能擁有一個自由的經商環境。史書所記載的古閩商其實并不風光,反而常將之與“盜”、“寇”相提并論。閩商出于自我保護的目的,形成了具有一定凝聚力的幫會,并推舉有能力的人為領袖以扶持幫中事務。幫會上下以及會員之間的互助、講義氣便成為閩商與生俱來的特征,閩商慈善行為的發端與這種族親或鄉民情誼息息相關。

    閩商的偶發性慈善行為是與閩商的成長始終相伴隨的,而史書中明確記載的成規模的閩商慈善事業則發生于明朝末年。明崇禎元年(1628年),福建發生旱災,處處饑荒,生靈涂炭,地方官員束手無策,海商首領鄭芝龍大膽獻策并毅然捐資,“招饑民數萬,人給銀三兩,三人給牛一頭,用海舶載至臺灣,令其茇舍、開墾荒田為生。”

    饑民免遭災難,還促進了臺灣島的開發。鄭芝龍本是當地海盜,后來受招安,得以合法掌控東西洋貿易制度的運作,一時成為海洋世界的唯一強權。福建頻現移民熱潮,不管是從外地遷進,還是從本地遷出,皆呈現群體式或家族式移民特征,在客觀上推動了互助會或慈善會的產生。清代以后,閩商慈善行為蔚然成風,爭先成立善堂、善會,如義倉、義塾之類的民間慈善組織,大多由閩商捐資設立,并由其管理和運作。即使是官辦性質的育嬰堂、普濟堂,盡管名義上是官紳出資設立,但“商捐”則是其日常經費的重要來源,商人的勢力往往決定當地慈善組織的規模大小。《安海志》記載曰:“合鎮貧乏家,孤寡有月資,病有醫藥,死亡有棺槽,行李困乏者助,濟急扶危,遂以開一郡未有之善舉。”

    類似的慷慨人士多有記載,但有的并非純粹的商人,僅僅是從事了某些買賣活動而已。無論是否純商人身份,參與這類善事的總是不乏其人。試舉若干例子:“林清,字自源,懷安人。性樂善,自歲除必袖金數十囊,潛行里巷間,有貧而愁嘆怨泣者,即擲金門內,不使其知也。”

    “施綸,字克端,閩縣人。性慷慨樂義。少善賈,類貲巨萬,輒施親故之貧者。”

    從思想淵源而言,閩商行慈善的原初動機來源于儒家的仁義思想與宗法思想。福建自古多移民,很早就將中原文化引入,始終傳承著儒家的核心價值體系。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提倡“仁愛”思想,主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的“仁愛”并不等同于墨家所提倡的“兼愛”,“仁”是發自本心的,是從愛身邊最親的人開始,最終達到愛天下人的境界,這就與儒家的宗法觀念緊密聯系了。在傳統社會,宗族內部的互助友愛已經形成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所以慈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即來源于這種宗族親情。就福建而言,不同宗族各自聚居而成村落的現象十分普遍,同一宗族內的家族不僅互相團結以抵抗外族,而且形成了富而濟貧的自覺意識。考察史料可以發現,古代各類民間救濟,往往首先出現于宗族內部,上文所舉例子便是很好的證明。閩商自小已受這種族親氛圍的深刻影響,因而無論是經商還是行善,皆體現出濃厚的宗族意味。早期閩商的慈善事業體現出小集體主義的幫襯扶持意義,其主要出發點是為了商幫內部發展的需要,其慈善行為也呈現出偶發性、狹隘性的特征。從鄭芝龍的例子又可以看出,閩商從一開始便具有與官方政府相依賴的特性。

    古代商人地位低下,其善舉往往無法載入史冊,早期閩商的命運尤其如此。盡管閩商自誕生起便具有好善樂施、扶持宗親的個性,但這種慈善行為往往局限于小群體范圍內的資助,并不能在社會上引起廣泛效應。同時,閩商與封建官府之間的矛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阻礙了閩商的內地發展,而促成了閩商在海外市場的巨大成就,也導致其慈善事業的僑資化轉型。

    閩商慈善事業的近代轉型

    傳統閩商大多靠海洋發家,但因受到海禁等政策的制約,要壯大自身勢力實非易事,因而其慈善事業也是艱難前行的。翻看史書,能行慈善的主要是一些大商,尤其是一些海外經商的華僑。早在18、19世紀,閩人便熱衷于東南亞的市場開發。但由于殖民政府的統治,東南亞移民的教育、醫療衛生環境十分惡劣。閩商本著自身群體利益的基本需求,開始了興辦學校和醫院的慈善事業。隨著勢力的增強,他們甚至得以參與市政建設,不僅使華人受益,也惠及其他族人和整個東南亞社會。僑居在外的閩商,無論創業多么艱難,其慈善活動卻能一直延續到今天。從19世紀末到上個世紀中葉,無論是民族危亡之際,還是民族崛起之際,海外閩商始終不忘捐資扶持家鄉,開創了中國華僑回饋桑梓、獻身公益的先河。以陳嘉庚、胡文虎等為代表的近代著名閩籍僑商,即是其中之典范。

    陳嘉庚于1874年出生在福建省同安縣集美社的一個華僑世家,當時的集美居民因不堪忍受封建官僚以及外國列強的剝削,紛紛到南洋尋找新的出路,陳家祖輩亦是如此。

    1890年,陳嘉庚到新加坡與父親會合,開始了經商的生涯。1894年,回鄉娶親的陳嘉庚出資二千元建立惕齋學塾,捐資興學的人生理想由此展開。除了助學之外,陳嘉庚亦在孫中山所領導的革命運動中積極參與,不僅自己慷慨捐資,而且組織華僑捐資,在福州光復等事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陳嘉庚而言,為祖國做點貢獻是理所當然的責任,他將一生的心血投入到教育事業中,宣稱其生意及產業逐年所得之利,盡數寄歸祖國,以充教育費用。

    當他1958年患病住院時,首先考慮的依然是教育,在病中口授遺囑,將他當時的余款、利息及今后捐款的各項收入,都充作集美學校的教育基金,而諸子孫未取一分錢。支撐這種無私行為的是陳嘉庚對祖國的無限熱愛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傳統士大夫情結。

    有著“萬金油大王”和“報業大王”之稱的僑商胡文虎,是閩商中又一位富有慈善熱情的傳奇人物。作為商人,胡文虎以自己的智慧創造了東南亞的商業奇跡;而作為華僑,他認為愛國是一個人的天職,在抗日戰爭中領導海外華子共救國難,做出巨大貢獻。

    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葉,東南亞一帶產生了各個行業的閩商富豪,除了陳嘉庚、胡文虎之外,如“木材大王”李清泉,“汽車大王”謝建隆,“糖業大王”黃仲涵,“丁香大王”和“金融大王”林紹良等等。他們在海外創業的同時,時刻不忘家鄉、親人,始終將家鄉事業當作自身的責任,為家鄉的經濟發展以及教育和社會福利等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陳嘉庚與胡文虎的近代閩商慈善行為與古代閩商的慈善行為一樣,都體現了中華民族與生俱來的仁愛精神,但在特殊年代,他們都表現出了為祖國命運而抗爭的愛國情懷,因而十分看重教育事業。正如陳嘉庚所言:“教育不振則實業不興,國民之生計日絀,……言念及此,良可悲已。”

    陳嘉庚一生頗為熱愛國學,在性情上也更貼近傳統士大夫的儒者風雅;而胡文虎因自小生長于南洋,在性格及行為處事上帶有更強烈的現代色彩。胡文虎式的慈善不僅是一種仁愛的表征,也是一種融義利于一體的現代商業理念,開啟了現代閩商的慈善先鋒。

    閩商慈善事業的現代轉型

    在外在環境的制約下,近代閩商大多是迫于生計的被動式崛起,其慈善事業也往往隨著自身企業的沉浮而起伏不定,帶有很強的不確定性與不可持續性。現代閩商則完全擺脫了上個世紀動蕩不安的世界局勢,無論是自身發展,還是為社會行慈善,相對地體現了穩定性與可持續性。隨著國內改革開放政策的興起,無數海外閩商以更大熱情投入到家鄉乃至整個大陸的投資潮流中,而福建本土也迅速涌現出一批批閩商,他們共同譜寫著閩商慈善事業的現代新篇章。

    與傳統閩商一樣,現代閩商亦滿懷投資家鄉、捐助家鄉的濃郁桑梓情結。他們的愛心滲透到各個方面中,除了教育、醫療、基礎設施建設等各種傳統公益事業外,還興起了地方民間慈善組織、各類慈善基金會等等,使慈善事業進入系統化、長期化的可持續發展階段。例如,“福建首富縣”晉江,早在2002年12月18日便成立晉江市慈善總會,成為全國首家縣級民間慈善機構。海內外的晉江人紛紛加入,不到一年,慈善總會已獲得慈善基金近兩億元人民幣。晉江的民營企業家是其慈善機構的主力軍,甚至親自擔任領導職務,以更好地引發公益作用與集資效應。

    無論是成立大的慈善基金會,還是組建小型慈善組織,現代閩商都散發著傳統人性的優良美德。但作為現代閩商,他們的更大貢獻在于為中國慈善事業開啟了引領潮流的新氣象。

    中國的慈善事業已經進入一個高度成熟的時期,然而,其未來的發展道路依然漫無邊際,捐股這種慈善新模式的探索更顯得意義非凡。閩商能夠在各個時代潮流中引領風氣之先,這既是傳統閩商優秀品性的不斷延續,又是閩商開拓進取、義利兼容思想的現代詮釋。

    ■ 林春虹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婷婷激情综合网| 天天综合久久久网| 久久91精品久久91综合|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91超碰碰碰碰久久久久久综合 | 亚洲综合第一页|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 婷婷色中文字幕综合在线| 亚洲精品第一综合99久久|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欧美伊人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 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首页| 国产综合精品女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躁AV| 综合久久国产九一剧情麻豆| 五月天激情综合网丁香婷婷 | 伊人色综合九久久天天蜜桃| 久久精品水蜜桃av综合天堂|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7香蕉| 综合国产在线观看无码| 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97色| 欧美激情综合网| 天天看天天摸色天天综合网|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