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當前,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尚未完全覆蓋需求人群,當低收入群體出現突發重大疾病時,由于醫保有限,更多只能依賴社會慈善力量進行事后救助,呈現出效率低、成本高的現狀。 2016年7月12日,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與互聯網公司水滴互助在北京召開聯合發布會,宣布雙方共同設立“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919水滴愛心籌(簡稱‘919水滴愛心籌’)”慈善募捐項目,通過“水滴互助”互聯網平臺募集大病醫療救助費用。 據悉,“水滴互助”不僅與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合作了愛心籌項目,還通過“919互助計劃”將互助保障資金全面托管給了基金會,是互助行業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將互助資金委托給第三方公募基金會管理的公司。 屬互相幫助 非理財回報 “水滴互助”有兩個服務模式,自身發起“愛心互助”和攜手基金會發起“愛心眾籌”。 其一是“919互助計劃”,以會員之間互相幫助、共擔風險為目的,提供的是健康風險保障,而非金融理財回報,每名會員只需個人捐贈9元錢就能享受總額30萬的大病保額。 水滴互助CEO沈鵬介紹說:“‘水滴互助’的所有會員均自愿加入和自由退出,秉承著‘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理念進行捐助式互助,健康時利用幾元零錢去幫助有需要的會員,當自己患病時則及時獲得他人的回饋幫助。” 目前,“919互助計劃”的會員繳納資金,均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進行資金托管。 互助保險,疊加使用,可以更完整地覆蓋群眾的醫療保障需求。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水滴互助”通過互助保障方式,可以將突發重大疾病的救助行為,從事后彌補優化為事前預防,未雨綢繆。 模式二,攜手基金會,通過“水滴互助”平臺開展“水滴愛心籌”緊急救助。 由于互助保障還處于起步階段,公眾認知尚未形成,大多在大病來臨之際才想到緊急求助,事前預防不足。 按照前期規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與“水滴互助”共同設立“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919水滴愛心籌項目”后,該項目將獲取公募資質,公眾通過“水滴愛心籌”平臺的捐款,直接進入“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919救助工程”專戶管理。 募款平臺“零”管理費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是2005年成立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 沈鵬對《公益時報》記者表示:“‘水滴互助’只是一個互聯網平臺。‘919水滴愛心籌’通過平臺互助募集款項將100%進入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賬戶,在雙方共同監管下,專門用于‘919水滴愛心籌’項目,進行專項管理使用。雙方確認所有通過‘919水滴愛心籌’平臺上線的大病救助類公益項目,基金會不提取項目管理費,執行成本由水滴互助公司承擔。” 設“專委會”評估受助對象 那么,這個“919水滴愛心籌”慈善募捐項目設立后,如何使善款發揮最大效果?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聯合勸募中心“919救助工程管理中心”副主任黃晨樂在接受《公益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將成立專業評審委員會,由該機構進行評審。” “專業評審委員會將有三方構成,分別是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水滴互助和第三方專業評估公司,前兩者是項目發起雙方,后者是提供專業評估資質公司,建立這樣一個評審委員會能對申請者進行有效評估。”黃晨樂說,“由于‘919水滴愛心籌’救助對象均為大病患者,這種專業評估對于互助善款使用都有著詳細的監管。” “善款全部通過醫院接受,不會經過求助者個人賬戶,針對善款余額將會在互助捐贈初期就征求受、捐雙方意見。”黃晨樂補充道。 (張明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