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年7月13日,由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與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聯合發起的“朝陽計劃—青少年健康守護行動”項目建設的第1000所朝陽衛生室,落戶青海省海東市平安縣古城中心學校。截至目前,“朝陽計劃—青少年健康守護行動”項目已涉及青海、寧夏、甘肅、內蒙古、廣西、云南等10個省份,為貧困地區農村學校設立衛生室、保健室等,使越來越多的中西部農村兒童開始享受到健康保障。當天,在新投入使用的衛生室里,300名學生接受了包括眼科、口腔科、外科等項目在內的正規體檢,并有了第一份完整的體檢報告。 據了解,由于農村中小學撤點并校以及留守兒童現象突出等原因,寄宿制學校在貧困邊遠地區已十分普遍,而學校又是公共衛生事件、群體性傳染病的易發高發場所,因此,能夠及時提供專業的、完備的健康醫療保障十分重要。但在現實中,一些貧困地區的農村中小學往往沒有條件建設衛生室或保健室。即使有衛生室或保健室,其從業人員的水平往往也比較低,同時其硬件設施、藥品種類配備等都存在很大問題。據教育部此前的統計顯示,中小學衛生室配備合格率僅為20%,縣域小學體檢率也只有15.8%。 為了改善中西部貧困地區學校缺乏衛生室、保健室的狀況,讓青少年享受到良好的基礎健康保障,2013年,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聯合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共同發起了“朝陽計劃—青少年健康守護行動”項目,計劃五年內(2014年—2018年)投入1億元人民幣,在中西部22個貧困地區九年義務制學校建設2000所朝陽衛生室/保健室,培訓2000名校醫/保健老師,為貧困地區學生提供健康保障。 根據學校規模,項目的實施主要分為三個級別:在600人以上的中小學建立衛生室,培訓設立專職校醫;在200~600人規模的中小學建設保健室,培訓兼職衛生保健教師;在200人以下的學校設置衛生包。除了為項目學校配備基本的硬件設施外,基金會還將為每一所項目學校培訓一名校醫或者保健老師,并為其頒發緊急救護資格證書,使其能夠具備基本的衛生護理常識以及急救處理能力,確保在發生突發性疾病時,為學生提供必要的、緊急的應急救治。 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主席周希儉介紹說,該項目主要希望達到以下目的。一是通過在中西部貧困地區九年義務制學校捐建“朝陽衛生室(保健室)”,提高學校的衛生保健硬件水平;二是通過為每所捐建衛生室的學校的校醫進行系統培訓,提升校醫的衛生保健水平和救護水平;三是通過對青少年開展健康衛生教育,培養他們的衛生習慣,樹立健康意識,提升他們的健康保健以及意外傷害處理知識。 周希儉表示:“我們希望朝陽計劃項目的實施,不僅為孩子提供健康保障,同時也能提升家庭的健康意識。朝陽計劃不僅是健康工程,也是精準扶貧、健康扶貧。我們期望能阻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境遇,為國家實施的脫貧任務,為改善民生貢獻綿薄之力。” 2016年,“朝陽計劃—青少年健康守護行動”將陸續在青海、內蒙古、廣西、湖南四地建設約400所朝陽衛生室/保健室,并舉辦“學校衛生室人員培訓”等系列活動。 (皮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