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1月2日,民政部網站公布了中央12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加強社會工作專業崗位開發與人才激勵保障的意見》。《意見》針對社工發展提出了許多新的說法與要求: 社工是干什么的有了明確的界定,主要包括六類職業任務,尤其是與其他職業、與其他社會組織、與志愿者進行了區分; 更多的機構的崗位將向社工敞開,無論是體制內、體制外; 社工的薪酬調整、社會保險、公積金、戶籍、保障房等都有了明確的說法,而收費服務也得到了正名; 社工將更多進入基層領導班子、政協、人大,話語權將大大提高。 社工干什么: 六大類職業任務 長期以來,社工究竟是干什么的一直是一個令人糾結的問題。《意見》對此進行了明確,主要包括六大類職業任務,既清楚地說明了社工干什么,又和其他職業進行了區分。 面向公眾進行解釋的時候,社工一般被介紹為助人自助、協調社會關系、解決和預防社會問題的的一種專業工作。 更具體一點的是說明社會工作開展的領域包括社會福利、社會救助、慈善事業、社區建設、婚姻家庭、精神衛生、殘障康復、教育輔導、就業援助、職工幫扶、法律援助、犯罪預防、禁毒戒毒、社區矯正、安置幫教、人口計生、人民調解、應急處置、異地務工人員服務等19個領域。 但這些領域本來就有自己的職業,社工自己的職業特色很容易與之混淆。 《意見》則從六個方面清晰地界定了社工的職業任務: 第一,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理念、方法與技能,提供幫困扶弱、情緒疏導、心理撫慰、精神關愛、行為矯治、社會康復、權益維護、危機干預、關系調適、矛盾化解、能力建設、資源鏈接、社會融入等方面服務,幫助個人、家庭恢復和發展社會功能; 第二,幫助面臨共同困境或需求的群體建立支持系統; 第三,培育社區社會組織、開展社區活動、參與社區協商、化解社區矛盾、促進社區發展; 第四,組織開展社會服務需求評估、方案設計、項目管理、績效評價與行動研究; 第五,開展社會工作專業督導,幫助督導對象強化專業服務理念、提升專業服務能力、解決專業服務難題; 第六,協助做好志愿者招募、注冊、培訓與考核,引導和組織志愿者開展社會服務。 這六項任務前四項將社工放在了執行者的角度,后兩項則將社工放在了指導者的角度。社工的工作不再是一本糊涂賬,雖然還是不夠簡單,不能一句話說清楚,但是已經有了自己的鮮明職業特色,基本可以區別于其他職業了。 尤其是第三條和第六條,更是將社工與社區社會組織、志愿者之間的角色進行了明確區分。 社工在哪干: 體制內大門敞開 有了職業任務,還要有完成任務的崗位。在我國的現行體制下,職業崗位基本分為兩類,即體制內和體制外。《意見》從某種程度上,為社工敞開了體制內的大門,同時也強調要發展民辦社工機構。 首先,13類以社會工作服務為主的事業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將社會工作專業崗位明確為主體專業技術崗位。包括老年人福利機構、殘疾人福利和服務機構、兒童福利機構、收養服務機構、婦女兒童援助機構、困難職工幫扶機構、職工權益維護機構、婚姻家庭服務機構、青少年服務機構、社會救助服務機構、救助管理機構、未成年人保護機構、優撫安置服務保障機構等。 其次,4類單位要將社會工作專業崗位納入專業技術崗位管理范圍。主要包括醫院、學校、殯儀服務機構、人口計生服務機構等需要開展社會工作服務的單位。 再次,基層公共服務平臺等要根據需要配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主要包括街道(鄉鎮)社區服務中心、城鄉社區服務站、街道(鄉鎮)綜治中心、社區綜治中心、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基層文化服務機構、群團組織服務陣地等基層公共服務平臺以及基層人民調解組織、社區矯正機構、安置幫教機構、禁毒戒毒機構、災害救援組織等。 《意見》強調,要支持引導相關事業單位在承接實施政府購買社會服務中吸納和使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 在民辦社工機構方面,《意見》鼓勵有條件的街道和鄉鎮依托現有資源支持發展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使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延伸基層社會治理與專業服務臂力。 薪酬多少: 人力成本納入購買服務成本 有了任務、有了崗位,還得有合理的薪酬,才能真正留住社工,發揮作用。一直以來,只見項目,不見人力成本的情況,在《意見》中得到了改變。 《意見》強調,要完善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成本核算制度,編制預算時要將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人力成本作為重要核算依據。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的單位應參考當地薪酬指導標準支付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薪酬。 這意味著政府購買服務時將不再只給項目資金,而是要有人力成本的考量。 《意見》在薪酬保障方面還考慮到了保險、公積金、戶籍、保障房等多個方面,具體包括: 對聘用到事業單位的正式工作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工資待遇;對以其他形式就業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由用人單位綜合職業水平等級、學歷、資歷、業績、崗位等因素并參考同類人員合理確定薪酬標準,同時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社會保險和公積金。 各地要將高層次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納入當地急需緊缺和重點人才引進范圍,按照規定享受戶籍落地、保障房申請等相關優惠政策;在選拔申報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時要充分考慮符合條件的優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 對于民辦機構來說,給了政策,還要有錢才能給社工提高待遇。錢從哪來?《意見》提出:符合國家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關政策條件的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可以按照規定享受有關優惠政策。探索面向市場開展社會工作服務,通過合理收費解決專業人員薪酬保障和機構生存發展等問題。這意味著社工機構收費不再需要遮遮掩掩。 此外,《意見》還鼓勵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社會工作教育研究機構等對單位內部優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開展多種形式的表彰獎勵。 鼓勵社會工作行業組織、有條件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依法設立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獎勵基金,對有突出貢獻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進行獎勵。 對自愿長期留在艱苦地區工作的優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當地政府部門要根據有關政策協助解決其住房、子女就學、配偶就業等事宜。 上升通道在哪: 可優先錄取 在薪酬之外,上升通道無疑是社工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對此,《意見》從職稱和崗位兩個方面進行了明確。 職稱方面,《意見》要求實行國家社會工作者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與相應系列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相銜接,通過考試取得國家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證書人員,用人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聘用(任)相應級別專業技術職務。 聘用到高級專業技術崗位的,應具有高級社會工作師職業資格證書;聘用到中級專業技術崗位的,應具有社會工作師職業資格證書;聘用到初級專業技術崗位的,應具有助理社會工作師職業資格證書。 要知道,專業技術崗位的評定是會和相應的待遇掛鉤的。這意味著社工資格證的含金量將大大提高。 崗位方面,《意見》要求注重把政治素質好、業務水平高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吸納進黨員干部隊伍,選拔進基層領導班子,支持有突出貢獻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進入人大、政協參政議政。 承擔社會服務職能的黨政機關、群團組織和事業單位在招錄(聘)社會服務相關職位工作人員和選拔干部時,同等條件下優先錄(聘)用具有豐富基層實踐經驗、善于做群眾工作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逐步充實社會服務專業力量。 鼓勵符合條件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通過選舉進入社區(村)黨組織、居(村)民自治組織。 這些措施,將意味著社工的話語權將大大提升,而話語權的提升又必將進一步提高社工職業的地位。 此外,《意見》還要求對錄(聘)用到艱苦地區工作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同等條件下在提拔晉升、專業技術職務聘用(任)時優先予以考慮。 對在艱苦地區服務滿兩年報考社會工作專業碩士、博士研究生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以上各項要求如果能落實到位,無疑對于提高社工這一職業的社會地位發揮巨大的作用。《意見》要求民政部會同中央綜治辦、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計生委等部門以及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殘聯等群團組織將聯合組成督查組,對各地落實社會工作專業崗位開發與人才激勵保障政策情況進行督促檢查,研究解決政策實施中的突出問題。 ■ 本報記者 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