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年11月4日,“第二屆海航社會責任論壇”在海口希爾頓酒店落下帷幕。論壇以“新時期商業文明構建更可持續的未來”為主題,吸引境內外企業、NGO組織、社會責任機構近400人參與。論壇啟動了國內航空公司首次推出、以抵消碳足跡為形式的公益項目——“綠途”碳抵消項目,并發布國內航空業首部聚焦綠色發展的研究報告——《2016綠色航空白皮書》。 “企業必須要把自身和社會融合到一起,企業的經營管理不是純粹地為了收入、為了利潤、為了經濟利益,同時,也要考慮到社會效應和可持續發展。”海航集團運營總裁張偉亮說道,“很多人問我們為什么要辦企業社會責任論壇,也曾質疑我們是在吸引公眾視線,宣傳自己。對于這樣的說法,我們已經從原先的抵觸變為如今的坦然接受。你做得再好,總還是有人會挑毛病,這樣的游戲無休無止,我們只需要把我們的初衷落實在實踐中就夠了。其實,換個角度,我們就是希望通過海航如今在不斷發展過程中所取得的影響力,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企業社會責任,所以,企業社會責任論壇還會有第三屆、第四屆等等,我們會持續做下去。” 而對于“新時期商業文明”的含義,海航集團執行董事長李先華表示:“新時期的商業文明是能兼顧他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商業模式。我們希望通過企業發展實現‘計利當計天下之大利’,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使企業在盈利的同時承擔與之相適應的社會責任。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我們堅信,新時期商業文明的創立和推廣,并不是海航一家企業的行為,需要更多志同道合的組織、朋友凝聚共識,協同推進,共創人類美好的未來。” 本屆論壇由海航集團發起,聯合慈航公益基金會、全球契約中國網絡、《WT0經濟導刊》雜志社、財新傳媒等機構共同舉辦。論壇期間共舉辦“空港可持續發展”“標準助力負責任的航空運輸業”“推進中國會展業可持續管理體系建設”等多場平行會議,為國內外社會企業、NGO組織、基金會等社會責任機構搭建跨界合作、學習交流、項目發布、產品展示的平臺。論壇增設的“邊會環節”,為海航成員企業、外部社會責任機構開展活動搭建平臺,構建海航社會責任“生態圈”。 “我們希望通過與更多的企業、專家、學者進行交流,去探討如何讓企業更好的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或者說更好的主動去承擔社會責任,我們希望分享海航這些年的模式,傳播我們的理念。”張偉亮說道,“就拿企業參與公益慈善事業來談,現在很多企業依舊停留在捐錢、員工志愿者服務的層面上,這是大家能夠看到的。海航自成立至今,一直在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但是在不斷探索中,我們認為企業做公益,要像搞經濟一樣,看清自身優勢,發現社會需求,找準定位。” 這就是海航想要給大家傳遞的一個理念,“我們現在正在開展的公益項目有光明行、至善井,送愛回家等等。我們就是在結合自身企業優勢,參與公益慈善。光明行到目前已經做了12年,航空業的基礎讓我們的看的更遠,也更多,我們知道在很多老少邊窮地區,白內障依舊是一個非常普遍且嚴重的問題,而如果一個家庭主要勞動力患有白內障,對其整個家庭就是致命的。所以,我們結合海航已有的健康產業資源,帶著自己的醫療團隊、設備儀器以及采購的晶體,為他們免費進行白內障手術。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在國內外救助了6000位白內障患者,6000的背后,也許可能是6000個家庭的生計問題。而對于治至善井,作為海南本土企業,我們對于地方的關注和扶持從未間斷過,在海南很多貧困地區,吃水難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但是苦于沒有錢,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所以我們進行實地調研后,從2003年開始,走訪17個市縣,83個村鎮,打了91口井,約有22萬民眾從中受益。” 除此之外,依托海航的其他企業資源,扶貧、教育、救災、環保方面的公益項目也在持續開展。 截至目前,海航已在公益慈善方面累計投入逾100億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國際組織合作,開展了“亞非婦女及女童教育保護”“加納學校營養餐”“Change For Good”及“Inspired Gifts”等項目。與此同時,海航在國內長期開展“海航光明行”“海航至善井”“海航送愛回家”等明星公益項目。今年年初,海航集團宣布未來10年投入10億元用于海南生態保護和扶貧開發事業。另據彭小波介紹,截止到2016年上半年,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會開展各類慈善公益項目達到40多個,累積捐贈支出達到了4億人民幣。慈航公益基金會創新性的開展了一系列的公益投資相結合的社會影響力投資項目,積極擴大公益項目的社會影響力。例如,幫扶解決社會貧困群眾實現再就業的海南海航自強職業培訓學校項目,幫扶殘疾人就業的海南海航自強體育社項目。 另外,論壇正式發布國內航空業首部聚焦綠色發展的研究報告——《2016綠色航空白皮書》。該白皮書由海航集團、聯合技術公司發起,波音公司、空中客車(中國)公司、巴西航空工業公司、伊頓公司等12家單位聯合發布。白皮書通過研究航空業在設計、測試和制造整個過程的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實踐,推動產業競爭力升級,實現航空產業從創造市場價值到創造經濟、社會和環境綜合價值的跨越,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貢獻。白皮書結合SDGs(可持續發展目標)5項與綠色航空業密切相關的目標進行了細致闡述,并結合企業社會責任工作,深入探討航空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菅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