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數字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新聞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社會創新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專題
   第15版:專題
   第16版:公益第一訪談
兒童保護,怎么說都不為過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數字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社會創新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專題

第16版
公益第一訪談

新聞內容
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爸爸去哪兒》引爭議
兒童保護,怎么說都不為過

    調查顯示,社會針對男童的預防侵害教育更加匱乏

    《爸爸去哪兒》是湖南衛視從韓國MBC電視臺引進的親子戶外真人秀,從2013年的首播至今已有四季。眼下正在播出的第四季和前三季有所不同,除了從電視改為網絡播出外,在原有爸爸帶著自己的孩子一同上節目基礎上,增加了“實習爸爸”。于是,擊劍運動員董力和本名為崔雅涵的4歲女童“阿拉蕾”臨時配對成為該節目的“非親父女”。節目中,阿拉蕾曾童言無忌向董力“表白”:“長大后媽媽把我嫁給你。”二人之間的親密互動俘獲了大批粉絲的心,但同時也在網上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日前,網絡上出現了一封來自一名準媽媽的信,信中這位準媽媽對節目存在的問題表示擔憂。信中提到:這封信,不是質疑董力、阿拉蕾真會發生什么,而是要說,《爸爸去哪兒》這樣有全國影響力的親子節目可能對全社會尤其是孩子們,造成極廣泛的誤導和負面效應。她認為,類似的節目設計對兒童防性侵教育而言,更是打破了基本底線,充滿了錯誤的示范。

    對此,芒果TV相關負責人公開回應稱,針對網友覺得節目中不妥的已經對節目進行了一些調整,在后續節目中也會強化關于未成年人保護的內容,未來也會邀請法律界、公益界以及相關專家學者進行探討。但他也表示,部分網友對節目多度解讀、惡意跟風,造成了不良的輿論影響。而作為輿論風暴的當事人,董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很多情景并不像節目中呈現的那樣,當時有編導和其他工作人員在旁邊。他談到,自己懂得把握分寸,會尊重阿拉蕾的隱私,也非常害怕給阿拉蕾的成長造成傷害。

    兒童權益保護為大

    上周末,有1002名網友參與了《公益時報》就這一事件發起的“益調查”,結果顯示,近半網友(49.1%)認為節目中的設計會給未成年的女性觀眾帶來不良示范,降低她們對陌生男子的戒心,模糊自己和其他人之間的身體界限;也有34.2%的網友認為“公眾對此事過度解讀”。

    就此事件和網友的不同反應,《公益時報》記者采訪了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以下簡稱“女童保護基金”)負責人孫雪梅。孫雪梅談道:“作為母親,我肯定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和非爸爸的異性同吃同住同睡,雖然是做在節目,周圍有工作人員,但這樣還是會影響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長。我相信節目組對這對‘父女’之間友好的互動是在傳遞有愛的情感,但作為女童保護基金負責人,客觀上看這個節目中的個別情節,容易模糊看到這個節目的小朋友的認知,模糊自己和其他人之間的身體界限。女童保護者們花了很長時間教孩子們怎樣保護自己,可在這個節目播出以后,如果有人去模仿這樣的情節讓孩子和他去做游戲,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還有專家表示,在兒童保護中,最困難的就是集體無意識,此次對《爸爸去哪兒》節目質疑風波出現后,還有很多人認為沒什么大不了,而這也是導致熟人性侵案件發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做有關兒童方面的節目設置時,應該找有關專家把關,提出建議,這樣才能在娛樂的同時教育公眾。

    孫雪梅認為:“從兒童保護的角度來看,公眾并沒有過度解讀這件事,因為兒童權益最大化怎么說都不為過。”

    性侵,就在孩子身邊

    隨著這場網絡風波的不斷發酵,微博中也出現了許多描述自己當年被猥褻的文字:有人被同學的爸爸摸過下體;有女孩在四五歲的時候被表姐單獨關在屋子里脫光衣服摸,事后和家長說,家長卻無動于衷;有人在學校人少的走廊里被班主任摸小腿;還有人被父母的同事開玩笑拍屁股……

    類似這種童年回憶形式的評論或文字約有上千條。大部分的家長都會以“他是喜歡你才親你、抱你的”來教育孩子。有些事件里孩子意識到了不對勁,向家長反映,有的家長卻認為孩子小在亂說;有的家長認為都是親戚、熟人,沒什么大不了;有的甚至覺得丟臉,不讓孩子對外說……家長的這些反應無疑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再次受到傷害。

    事實上,在兒童遭遇性侵犯的案件中,“熟人犯罪”早已屢見不鮮。據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統計,2015年,僅媒體公開曝光的性侵兒童案就達340起,幾乎每天就有1起兒童性侵事件被曝光。其中,熟人犯罪(公開報道未提及雙方關系的未統計在內)有240起,占70.59%。2014年,被媒體曝光的案件高達503起,平均0.73天就曝光1起,也就是每天曝光1.38起,是2013年同比的4.06倍。其中熟人犯罪有442起(公開報道未提及雙方關系的未統計在內),占87.87%。

    而這些還只是冰山一角,在全國兩會期間召開的研討會上,民政部領導和專家教授都坦言:“被曝光的案件是少數。”著名犯罪心理學專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王大偉也曾指出,性侵害案件,尤其是針對中小學生的性侵害,其隱案比例是1:7。換言之,一起性侵兒童新聞的曝光,或許意味著7起案件已然發生。

    從女童保護到兒童保護

    事實上,不只是女孩,男孩也有可能受到性傷害,且性侵害對男孩造成的影響和問題并不比女孩少。國外的研究表明,同性性侵雖然不一定會改變男童的性取向,卻可能影響其性別認同,影響其處理親密關系的能力。不僅如此,如果性侵男童的行為得不到恰當的懲罰,男童的世界觀會受到影響,心理創傷也會并伴其一生。

    據新華網報道,2008年,瑞銀慈善基金會曾對各國受侵害兒童狀況進行過一次長達三年的調查,大陸和香港共有30607名未成年人及家長參與了這項調查。其中,學生調查和家長調查之間數據差異最大的是性侵犯類行為,從未成年人中采集到的受侵人數比例是家長報告的8倍之多,8%的未成年人表示遭受過不同程度的性侵犯,其中男生比例比女生還要高2.7%。

    廣東省2013年公布的一項關于廣東省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監測的報告顯示,男性遭受的性侵害更為嚴重:無論是高中生、職校生還是大學生,每100名男生中,就有2至3個有被迫性行為,是女生的2.2至2.3倍。2012年3月至5月,香港護苗基金對17所中學共5055位學生的調查顯示,男童遭受性侵害較女童還要高17%。

    男童遭遇性侵的數據之所以比想象要多得多,甚至高于女童,一方面原因在于社會對同性戀現象的忽視;一方面在于,相比起真正的性行為,撫摸式的性侵害要普遍得多,而這樣的行為往往沒有受到重視。

    此外,我國現行刑法在操作層面形成了對男童的“另類歧視”,也讓男童的性權利根本無法得到有效保護。這種歧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由于我國現行刑法中強奸罪受害主體只認女性、不認男性,對男童實施的性侵犯罪,不管是猥褻還是情節更為嚴重的奸淫,都只能以猥褻兒童罪進行處罰。猥褻兒童罪最高的刑期只有5年,這與奸淫幼女最高可判死刑相比,震懾力明顯不足。另一方面,按照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規定,18歲以下的任何人都屬于兒童,而我國猥褻兒童罪所指受害者的年齡上限為14周歲,對性侵害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男性,我國目前并沒有相關的法律進行救濟。

    兒童防性侵教育普遍缺失

    女童保護項目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義務教育小學階段的防性侵教育存在普遍缺失的問題。2014年,女童保護項目對1346名男生、2136名女生進行的調查顯示,僅有20.0%的孩子知道什么是“性教育”,48.3%孩子不知道何為性教育,31.7%的孩子選擇“似懂非懂(知道一點點)”。

    當被問到“如果遇到有人不經你和家人允許,要摸你或脫你衣服,你知道該如何求助和自救嗎”的問題時,有14.6%的孩子選擇了“不知道”;在選擇“會”的85.4%的人中,有55.4%的孩子選擇了“大聲呼喊”。但實際上,“女童保護”防性侵教案及國內外防性侵專家都強調,性侵犯罪可能發生的地域有公眾場合和密閉偏僻場所兩類。如果兒童在后一種情況下一直大聲呼喊,可能會導致犯罪者起意殺害孩子。由于缺乏系統、科學的授課,兒童這種對防性侵知識粗淺的一知半解,可能在特定情況下危及自身安全,造成惡性后果。

    《公益時報》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僅有兩成網友在童年時期遭遇熟人過度親熱行為后有過向外界尋求幫助的舉動。

    今年3月2日,在女童保護基金與鳳凰公益聯合主辦的“2016年‘女童保護’全國代表委員座談會”上,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童小軍表示,兒童保護制度需要進一步完善,有了政策支持以后,更需要人力、物力保障,基層的兒童保護工作尤其需要專業人才。

    童小軍認為,做好兒童保護工作必須從兒童權利的視角出發,只有這樣才能界定清楚國家、家庭和社會在兒童保護問題上各自的職責,樹立兒童國家監護的理念,理順建立國家兒童保護制度的必要性,才能有國家兒童保護制度的頂層設計。在她看來,要做好兒童保護工作必須從國家、家長和社會等方面共同努力:國家需要建立托底的兒童保護制度;家長應該在國家的監督和支持下履行自己的監護人職責;全社會,尤其是專業的兒童工作者,需要在專業倫理和國家法律的雙重約束下,整合政府和民間資源,促進全社會履行保護兒童的義務,提供兒童保護服務。

    據了解,目前女童保護基金已出臺獨立防性侵教案小學版,教案配備標準化的教學內容和PPT授課幻燈片,并有半小時教師培訓單元。其主要教學目標包括:第一,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學會愛護和尊重自己的身體,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第二,讓學生認識什么是性侵害,哪些行為屬于性侵害行為,掌握防范性侵的方式和方法;第三,讓學生知道遭遇性侵時的應對和后續處置。

    ■ 本報記者 王心怡 皮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月婷婷缴清综合在线|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国产AV综合影院|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止|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图片| 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亚洲| 99热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色欲香天天综合网站| 少妇熟女久久综合网色欲|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亚洲| 色老头综合免费视频| 丁香五月网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五|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站中国| 狠狠激情五月综合婷婷俺|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社区|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高清| 国产精品综合AV一区二区国产馆| 香蕉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宅男自|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五月婷婷综合网| 久久久久综合网久久| 香蕉综合在线视频91| 色与欲影视天天看综合网| 伊人丁香狠狠色综合久久| 狠狠色综合久久久久尤物|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 综合网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AV|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止 | 国产精品天天影视久久综合网| 天天综合天天看夜夜添狠狠玩| 青青综合在线 | 五月丁香综合缴情六月小说|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