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封面報道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專題
   第15版:專題
   第16版:
如果醫務社工大發展,羅爾事件將不會發生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封面報道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專題

第16版

新聞內容
2016年12月0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如果醫務社工大發展,羅爾事件將不會發生

    醫務社工在組織開展團體活動

    11月30日,羅爾這個名字在朋友圈被刷屏。從在公眾號寫文為患白血病的女兒籌集醫療費用感動眾人,到被質疑是營銷、有醫保、有房,僅僅半天時間,劇情的翻轉引發了無數的討論。

    隨著各方的調查,事情的真相會逐步顯露,網上的熱議也將告一段落。但事情可以就此打住嗎?或許我們該思考一下去做些什么。

    比如說,如果有人可以核實病人及家庭情況,評估是否需要幫助,在此基礎上幫助病人尋求各方資源、對接公益組織等平臺展開募捐,是不是就可以避免“羅爾事件”的發生了。

    讓每一個公眾自己去核實、去做這些事情顯然是不可能的。那么會有人專門去做這樣的事嗎? 

    小琛的故事

    2016年2月23日中午11時,河北省肅寧縣的6歲男孩小琛(化名)在家門口玩耍時被摩托車撞倒,造成腦干大出血、肺部嚴重挫傷。

    當地醫院無力救治,北京999急救中心派出直升機接到小琛后,立刻轉送至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交通事故創傷救助中心轉入ICU治療。

    孩子病情危重,肇事者的問題還有待處理,家屬的情緒幾乎崩潰。

    醫院社工部的社工介入后,一方面幫助家屬與醫生建立及時的溝通了解ICU中治療情況;一方面為家屬提供心理輔導,幫助家屬積極面對。

    更重要的是,對小琛的家庭情況進行核實。經過核實,確認小琛的家庭是低保家庭,經濟貧困后,經過多方努力解決了醫療費用問題。

    一方面幫助家屬調動身邊及社會資源,建立幫扶微信群(醫生、律師、心理咨詢師、社工、家屬、記者、基金會及社會愛心人士);另一方面,則通過天使媽媽基金會籌集善款,首批共籌得捐款200104.04元。

    與醫護人員的職責是治病不同,醫務社工是為有需要的個人、家庭機構和社區提供專業醫務社會服務,幫助其舒緩、解決和預防醫務社會問題,恢復和發展社會功能。

    用專業的方法評估并幫助家長解決醫療費用問題,是其中重要的一項。醫務社工不僅可以幫助家長進行專業、合規的募款,由于長期對接各種救助資源,有時候不需要向公眾募款也可以解決問題。

    據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社工部部長郝徐杰介紹,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社工部自2013年介入醫院醫療救助工作以來,就對接了神華公益基金會神華愛心行動、北京市紅十字基金會共鑄中國心項目、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北京成龍慈善基金會興源急重癥患者救護基金、浙江千訓愛心慈善基金會向日葵專項基金等項目,可以從這些項目中為病人申請救助資金。

    不只是募集醫療費用

    評估并幫助病人募集醫療費用只是醫務社工工作的一部分,醫務社工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第一,鏈接資源。作為資源連接的紐帶,以患者為中心,鏈接救助機構、志愿者資源等,為患者及家屬解決實際問題。

    第二,醫務協調。在救治過程中,與患者及家屬、救助機構、臨床科室、相關行政處室協調,確保救助的順利實施。

    第三,提供服務。包括以下幾方面:

    1、心理慰藉:從心理等方面為病人提供服務,協助和促進患者的心理、家庭、人際關系以及社會環境等方面的調適,幫助患者解決困境恢復健康。

    2、家屬支持:幫助家屬正確認識病情及影響,調節家庭關系,緩解家庭壓力等。(尤其是重癥病人的家屬,往往會六神無主,判斷力下降。)

    3、團體建設:建立病友互助團體,為病人營造“第二個”家;搭建社區支持網絡,為病人奠定社區康復的基礎。

    4、轉介服務:在病人同意的情況下,將病人轉介給社區社工為病人提供社區服務,促進病人與社區居民的交流,降低各種疾病的復發率。

    5、社區服務:通過組織活動、講座、咨詢、建立小組等為社區居民提供衛生健康服務。

    6、關懷醫護:通過項目實施,緩解醫護人員身心壓力,改善他們的工作、生活品質。

    新生的老職業

    醫務社工可以發揮的作用很多,但為什么在公眾的視野里卻很少看見呢?原因在于,這是一個新生的老職業,而醫務社工的數量還很少很少。

    醫務社工在中國的起源要追溯到1921年,那一年美國人蒲愛德在協和醫院創建了社會服務部,開始提供醫務社工服務。

    建國后,由于歷史的原因,醫務社工在醫院中消失了。直到2000年前后,醫務社工才再次出現。

    1998年,廣州市殘聯與香港利民會合作,建立家屬資源中心,開始提供醫務社工服務;

    2000年5月,上海東方醫院(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社工部成立,是大陸醫療機構中成立的第一家社工部;

    2006年,天津市安定醫院(天津市精神衛生中心)引進專業社工,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癮戒斷、心境障礙、社區預防、志愿服務領域開展工作。

    2007年深圳也開始開展醫務社工服務……

    與此同時,相應的行業組織也開始出現。2011年,上海市醫學會醫務社會工作學分會成立;2015年,廣東省社工師聯合會醫務專委會成、廣東省醫務社會工作研究會成立先后成立;2016年2月17日,天津市醫院協會成立醫務社會工作與志愿服務專業委員會。2016年11月19日,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醫務社會工作專業委員會正式宣布成立。

    盡管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但醫務社工并沒有得到太大的發展。

    廣東醫務社工專委會調研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5年7月,廣州開展的醫務社工項目只有17個,醫務社工73人,深圳則為114人,而全廣東的醫務社工加起來300多人。一個可以對比的數據是,廣東全省的持證社工已經近60000人。

    截止到2015年底,上海有152家醫療機構試點開展醫務社工,覆蓋17個區縣,35家三級醫院,77家二級醫院,4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但其中有獨立社工機構的醫院僅43家,專職醫務社工僅111名(不含兼職)。

    與此同時,根據《香港醫管局統計年報2012-2013》、《香港社會福利署統計年報2012-2013》,截止到2013年3月31日,香港共有42家醫療機構開設醫務社會工作部,共有790名注冊醫務社會工作者,社會福利署有醫務社工431名,醫管局有醫務社工包括學科主任(醫務)359名。2012年-2013年,全港醫務社會工作者共服務351186人次,處理約173000宗個案。

    臺灣2013年起醫務社工正式成為醫院設立時的必要人力,一般急性病床每100床設一名社工人員(需社工專業出身);精神急性病床、慢性病床、日間留院床每100床設一名社工人員。擁有床位300以上醫院社工人員三分之一需具備社工師資格。

    作為對比,“廣東單個醫療機構的崗位職數配置一直都較低,2015年,深圳2.26人,東莞4.25人,中山2.3人,廣州5人(紅會醫院)。職數的配置依據目前都沒有與床位或其他要素掛鉤。”廣東省社工師聯合會醫務社會工作專委會主任委員、北達博雅社會工作資源中心理事長關冬生表示。

    由此可見,內地的醫務社工發展還遠遠不夠。

    醫院缺乏廣泛的認同

    為什么醫務社工的發展這樣緩慢呢?原因有多種,包括理念上的、制度上的、資源上的。

    目前醫務社工的主要推動力量是社工的主管部門——民政部門,醫療機構仍然延續以治療為主的思路,并沒有更多的介入。

    “當前,醫務社會工作發展步履較為艱難,關鍵因素是還沒有獲得醫療領域,主要是衛生行政部門與醫療機構的廣泛了解與認同。”關冬生強調。

    由此導致了社工服務內容搖擺不定、醫院等被動接受服務、服務進入醫療機構需花大力氣和許多時間進行宣傳、服務成效評估標準不一致及變化不定等問題。

    這一狀況隨著政策的推進,有望得到改善。

    2009年發布的《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提出,要開展醫務社會工作,以預防和減少醫療糾紛,改善醫療服務質量。 

    2011年發布的《關于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也提出,對學校、醫院、人口計生服務機構等需要開展社會工作服務的單位,要將社會工作專業崗位納入專業技術崗位管理范圍。 

    2012年,上海推出了《關于推進醫務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的實施意見》,2013年則將是否開展社工服務納入到了醫院評價體系中(不設立者扣分)。

    需要更多資源的支持

    進入醫院只是開展醫務社會工作的第一步,關鍵是還需要為開展工作提供支持,這其中最基本的是社工的人員和活動費用。

    目前,醫務社會工作大多以購買服務的方式展開。服務的購買方包括政府、社會組織、企業。

    政府是推動醫務社工發展的主要力量。據關冬生介紹,在廣東,基本以民政部門為主要推動者,衛生行政部門、醫療機構作為參與者及購買者。

    “我們‘醫路同行‘醫務社會工作服務就是由桂城街道關愛基金、南海區人民醫院共同出資,南海啟創社工執行的。”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社工工作中心的林海全表示。

    除了政府主動推進以外,近兩年,又出現了“資助式購買”的新形式,由社工機構根據分析社會需求,找準服務方向和服務對象,以項目的方式向政府相關部門申請經費,政府相關部門則用競爭的方式,公開評選中標項目和機構。

    雖然政府部門在推動,但將醫務社會工作的資金正式納入財政預算的還是非常有限。醫務社會工作經費的固化、恒常化仍然困擾著各相關方。

    “由于醫院管理體制的不同,醫務社會工作經費來源就非常多樣,并常常需要相關部門協商出資比例,如南海區的出資方就涉及醫院、醫院的行政上級部門(街道辦、鎮政府)、醫院的行業主管部門(區衛計局)。”關冬生強調。

    除了向社工機構購買醫務社工服務之外,有些醫院也開始設立自己的社工部,但同樣存在問題。

    “我們每年培養70多名社工專業畢業生,但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仍在醫院從事醫務社會工作的同學只有近20人,分布在北京、廣東、上海等地。”中華女子學院的矯楊老師表示,“流失的主要原因是:考公務員、村官和考研是最優選擇,在醫院做社工無法解決戶口和編制。”

    發展醫務社會工作,需要政府之外的力量投入。目前,部分從事醫療救助的社會組織已經開始介入這項工作。

    2014年,致力于先心病、白血病救助的神華愛心行動就成功申請、獲批中央財政支持“醫務社會工作試點項目”,在全國19家神華愛心行動項目合作醫院率先嘗試購買專業醫務社工服務,直接受益4735人。

    但是,這樣的項目還很少,公眾、企業等也幾乎沒有對醫務社工項目的支持,要真正促使醫務社會工作實現大發展,使之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發展和醫療衛生行業改革、進步,滿足公眾多元化、多層次醫療服務需求,促進和諧醫患關系建設,還需要更多社會力量的支持。

    ■ 本報記者 王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免费| 久久天堂AV综合合色蜜桃网|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人妻 日韩 欧美 综合 制服| 伊人网综合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 狠狠色丁香婷综合久久|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网|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狠狠| 久久93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AV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在| 狠狠色丁香久久综合婷婷|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日本综合| 五月婷婷激情综合|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狠狠的干综合网|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久| 中文自拍日本综合|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来来去|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一区 | 久久精品水蜜桃av综合天堂|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五|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色综合婷婷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综合久久| 亚洲va欧美va天堂v国产综合| 一个色综合国产色综合| 色婷婷色综合激情国产日韩| 91精品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色噜噜狠狠成人中文综合| 五月六月综合欧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