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卓越獎 現場
   第10版:卓越獎2016優秀案例選登
   第11版:卓越獎2016優秀案例選登
   第12版:卓越獎2016優秀案例選登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專題
   第15版:年檢
   第16版:
解決校園欺凌最重要是預防和干預機制
香港社工可為校園欺凌當事人提供心理輔導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卓越獎 現場

第10版
卓越獎2016優秀案例選登

第11版
卓越獎2016優秀案例選登

第12版
卓越獎2016優秀案例選登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年檢

第16版

新聞內容
2016年12月20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童小軍:
解決校園欺凌最重要是預防和干預機制

    ■ 本報記者 王會賢

    近日,北京某小學學生疑遭“欺凌”事件引爆網絡。13日,該學校披露事情基本經過及調查情況,認為涉事的三名學生屬于正常的同學關系,沒有明顯的矛盾沖突,該“偶發事件”不足以認定涉事學生的行為構成校園“欺凌”或“暴力”。

    雖然學校并不認為此事為“欺凌”,但這件事引發的公眾對于“校園欺凌”的探討遠未結束。從普通糾紛到校園欺凌,誰來界定?怎樣預防類似事件發生?仍然是懸而未解的問題。

    校園欺凌是普遍現象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少兒研究所所長童小軍在鳳凰公益舉辦“如何看待和應對校園霸凌”沙龍中表示,校園欺凌是一個自然的社會現象,也有它的規律,比如多發生在小學高年級到高中低年級之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獲得尊重、認可,需要同伴關系、需要發泄,但這個階段的孩子還缺乏理性。所以如果沒有相應的引導和規范,欺凌事件一定會發生。

    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陸士楨認為,青少年時期是生理心理變化、內外沖突并存的“暴風驟雨”時期,一部分青少年兒童心理發育不良必然成為引發各類青少年問題的重要原因。但目前我國校園暴力問題嚴重的核心根源在于青少年生存的社會環境的現代惡化,兒童已成為環境、變遷,道德觀混亂的直接受害者。

    2014年,一份涵蓋了七百余名中小學生的調查問卷顯示,有30%以上的學生身邊發生過校園暴力。近年來在社會轉型期與網絡化沖擊下,傳統的打罵、勒索、群毆等之外,扒光衣服、下跪、打耳光、性侮辱等身體侮辱的惡性暴力;通過網絡傳播進行的言語暴力;上傳受害者受害照片及視頻的“網絡暴力”等新的形式層出不窮,所造成的身心傷害更加嚴重。

    媒體報道的校園暴力事件中,大多數發生在中學生之間。初中階段正處于青春期,是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期,也是自我發展最激烈,矛盾問題最多、苦惱最多的時期,加上同齡群體的巨大裹挾作用,發生校園暴力的可能性勢必比其他年齡段的少年兒童更大。

    界限不清 應對措施不力

    今年4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下發的《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中,將校園欺凌描述為:發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校園欺凌事件。但同學間的普通糾紛、欺凌和暴力的界限并不是絕對清晰。

    西北政法大學教授褚宸舸認為,同學糾紛、校園欺凌、校園暴力三者是漸進的過程。校園欺凌也叫做霸凌,它強調自覺的、故意的、重復的攻擊行為、操縱行為或排斥行為。偶發的同學之間的惡作劇、開玩笑,不是重復的、故意的、自覺的,是一般的同學間的糾紛、矛盾。

    校園暴力通常比欺凌造成的傷害程度深,一般說違反行政法,比如治安管理處罰法,或者是刑法,或者說行為主體沒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但是實際上造成的傷害已經造成輕傷以上,或者財產比較重大的損失。

    陸士楨認為,校園暴力頻發的另一原因是應對不力,法律不健全,校園暴力處置無法可依?,F有基本的法律中關于未成年人犯罪處罰過輕,特別是關于校園暴力界限不清。大量校園暴力事件得不到有效處置,簡單的行政性處理多,法律制裁幾乎沒有。此外,目前我們在政府層面尚沒有清晰明確的關于校園暴力的聯合機制。應該承認,我國校園暴力問題早已同國際接軌,但應對體系建設卻嚴重滯后,應對措施無力。

    最重要的是建立預防和

    干預機制

    童小軍則表示,在校園欺凌這件事上,法律確實需要完善,但它的確不是最重要的。法律缺位并不一定是校園暴力頻發的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是社會對這件事情沒有準確的認識,沒有預防機制和干預機制。法律是事后的懲罰,對孩子來講是不得已才采用的。而如果我們有事先的預防機制和事后的及時干預,此次事件不會影響如此大,也可能不會給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2016年4月28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要求在全國所有中小學校對校園欺凌進行專項治理,全方位提升校園安全。11月,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

    怎樣將這些措施落到實處?童小軍建議引入社工,相對于心理醫生,社工在事先預防和多方協調方面更有優勢。云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工作研究所所長向榮在接受《公益時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在學校、老師、家長三方都難以有所突破的情況下,引入社工可以作為催化劑。

    “現在的問題是,學校和老師在這方面都是被動,老師的教學工作已經很繁重。要有創新的手法,社工對于大眾來說仍然是一個創新方式,比如社工機構派駐社工入校,或者與學校達成長期的轉介關系。由政府購買提供支持?!毕驑s說,“社工可以協助學校、教師、家長正確的認識這件事情。可以進行跨人群的教育、培訓。無論是預防性的還是事后應對,社工都可以發揮作用。”

    鏈接>>>

    中關村二小“欺凌”事件

    12月8日,一篇題為《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說NO!》的文章刷爆朋友圈。一位自稱是北京中關村二小四年級一名10歲男孩的媽媽在文中稱,自己的孩子長期遭到同班同學的“霸凌”,被同學用“廁所垃圾筐扣頭”。她聽完孩子的哭訴后,隨即給班主任打電話,要求處理,并表示事發后,孩子出現失眠、易怒、恐懼上學等癥狀。在之后與學校的溝通中未達成一致。

    12月13日,中關村二小在其官方網站和微信公眾號上發布《關于“學生受傷害事件”的處理進展情況》(以下簡稱《進展情況》),披露校方調查的事發經過,并認定該事件為“偶發事件”,尚不足以認定涉事學生構成校園“欺凌”或“暴力”。

    《進展情況》稱,經學校多方調查、了解,涉事學生和受到傷害的學生屬于正常的同學關系,課上、課下互動交往正常,有互相起外號現象,但沒有明顯的矛盾沖突。

    “對該事件的發生我們深深自責,對給學生及家長帶來的傷害,我們深表歉意”。中關村二小在《進展情況》中稱。

    涉事學生的母親單女士也通過公眾平臺發聲,稱跟學校數次溝通后,因學校要求她獨自前往,不同意有陪同人員等而未能達成一致,目前尚未確定面談時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国产∧v精品综合网 |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色成年激情久久综合| 国产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图色40p| 色综合天天综合婷婷伊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国产尤物app|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2021|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一本一道色欲综合网中文字幕|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91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 婷婷五月综合丁香在线| 色天使久久综合网天天|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久久狠狠色狠狠色综合|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99|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电影| 台湾佬综合娱乐|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欧美婷婷六月丁香综合色| 狠狠色婷婷七月色综合|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色婷婷综合在线| 在线亚洲97se亚洲综合在线|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 久久综合色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5g| 久久亚洲高清综合| 亚洲综合久久夜AV |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导航 |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 亚洲色偷偷狠狠综合网| 久久精品桃花综合| 久久综合伊人77777麻豆|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 97se色综合一区二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