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1年,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成立博世慈善中心,后者由此成為博世中國在華運作慈善項目的主體,也由此開啟了系統化、持續性做公益慈善項目的歷程。自成立以來,該中心始終秉承著“博愛天下,世行善舉”的核心理念,致力于中國的教育事業發展和扶貧事業,并整合博世在華的慈善活動。博世中國希望以此發展公益慈善事業,推進企業公民責任,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質,與中國社會的發展實現長期的共惠。截至2015年底,博世中國已運作超過50個慈善項目,捐贈總額超過5995萬元人民幣,資助2.2萬受益人。 據了解,新疆阿勒泰地區位于西北邊陲,總面積11.8萬平方公里,屬于典型的邊境多民族聚居地區。長期以來,以游牧為主的傳統生產生活方式和點多面廣線長的辦學實際,導致阿勒泰農牧區的學前教育發展緩慢。 2015年6月,博世中國慈善中心攜手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幫助新疆阿勒泰地區建立偏遠山村及教學點,實施“山村幼兒園計劃”,探索兒童發展的中國式新路。項目依據阿勒泰市發展規劃,結合牧民定居點,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通過閑置校舍、村委會辦公室以及租用民房等,以“走讀”形式為3~6歲幼兒提供免費學前教育,開設山村“雙語幼兒園”。博世中國慈善中心投入的250萬資金主要用于山村幼兒園幼教志愿者補貼、培訓,購置幼兒園設施設備,幼兒教玩具,幼兒加餐等方面。 截至2016年8月,項目的三個試點縣(市)共設立山村幼兒園122班,招募幼教志愿者147名,2465名學齡前兒童從中受益。山村幼兒園項目的實施,解決了離中心幼兒園遠而無法接受學前教育的適齡幼兒上幼兒園難的問題,受到偏遠村莊家長們的一致好評,也促進了家長們對幼兒教育的進一步認識,糾正了他們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錯誤理解。通過項目改建及新建幼兒園為幼兒創造了干凈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學習環境、為幼兒提供了各種安全、衛生、擺放便于幼兒操作的活動材料,并在各種培訓中提高了幼兒教師的專業能力。這一系列的工作,都使得山村幼兒園的孩子們能夠健康、快樂成長。 2015年底,通過華東師范大學的第三方評估,發現山村幼兒園幼兒在語言、認知等各領域略低于縣城幼兒園幼兒,但顯著高于散居幼兒。山村幼兒園計劃的實施,給農牧地區幼兒提供了公平發展的機會。對于少數民族邊境地區來說,大力發展普惠性農村學前教育,對于農牧區幼兒接受國家通用語言的后繼學習和終身發展至關重要。同時,更是深化了民族團結教育、帶動了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并且解放了家庭勞動力增加了農牧民收入,意義十分重大。 受“山村幼兒園”辦園模式的啟發,阿勒泰地區按照“全覆蓋、?;?、有質量”的目標和“分散布點、樸素辦園、就近入園”的原則,在2016年啟動實施了“雛鷹工程”。阿勒泰政府對全地區3~6歲所有未入園的幼兒進行精準摸底、精準入戶、精準動員,牧民轉場期間,讓所有鄉(鎮)黨委書記騎上馬也要到牧場去做宣傳做動員,就是要讓所有農牧民的孩子都能接受到免費的、公平的、正規的學前教育。(高文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