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截至目前,《公益時報》已刊發三期2016基金會籌款成績的系列報道,本期繼續奉上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及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三家的籌款成績單,后續我們還會陸續報道大學基金會及企業基金會的籌款情況,敬請期待。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總收入7.58億元 總支出6.4億元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中國婦基會)2016年制定的籌款目標為3.3億元,截至2016年12月31日,實際總收入達7.58億元,較2015年增長了39.40%,其中捐贈收入為4.47億元,較2015年增長2.85%;政府補助收入3億元,較2015年增長200.00%,占全年總收入的26.39%,均為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項目,用于貧困母親兩癌救助。總支出為6.24億元。 企業捐贈方面,中國婦基會2016年企業籌款為2.76億元。 通過與騰訊公益、螞蟻金服公益、阿里巴巴公益、新浪微公益、京東公益等互聯網籌款平臺的合作,2016年基金會互聯網籌款9867萬元,較2015年增長90%以上。 之所以取得較高的增長,中國婦基會秘書長助理南靜告訴記者,2016年基金會把公眾籌款作為籌款的主要戰略之一,加大了投入力度;除了注重項目設計以外,還嘗試整合資源,通過平臺聚攏更多項目;另外,基金會也很注重和NGO組織的合作,進行聯合勸募。 為更好地發揮女性在公益領域的力量,幫助更多有公益想法的女性實現公益夢想,中國婦基會聯合騰訊公益于2016年5月發起“超仁媽媽”活動,向社會征集“以仁愛之心對待生活,為更多的人能獲得更好的生活而努力”的超仁媽媽,活動吸引眾多優秀公益項目,最終篩選出20個項目進行線上籌款,短短兩周時間籌集善款160余萬元,參與人數達20萬余人。評選出的優秀NGO組織隨中國婦基會參與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行的女性公益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 南靜認為,企業在選擇公益項目時主要有三點考慮:一是要有較好的公信力、執行力、整合資源能力及專業的團隊;二是所選擇的公益項目與企業戰略發展的角度、業務領域、價值取向要一致,如百事公司關注安全用水、飲水等問題,所以會選擇“母親水窖”項目;三是項目的成熟度,大部分企業愿意選擇認知度較高的品牌項目,中國婦基會有五大項目獲得中華慈善獎,如母親水窖、母親健康快車、母親郵包、母親小額循環金項目等,獲取企業大額捐贈的機會較大。 談及如何讓籌資的路走得更遠,南靜強調: 應注重創新,包括已有項目的創新和新設項目的創新。要注重合作、資源共享,加強與NGO的合作,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 在已有項目方面,注重在項目原有的模式上進行升級優化,要考慮受益方的需求變化、項目執行的優化、捐贈方的需求。 在新設項目方面,要考慮企業戰略發展、業務領域、社會需求、國家政策等,融合更多的因素,通過一個項目讓多方受益。 圍繞中央精準扶貧和大眾創業的戰略部署,2016年,基金會就嘗試開展了一些創新的精準扶貧公益項目。基金會在貴州威寧縣投入500萬元,實施了“母親幸福光伏電站”項目,可以為電站所在村的184戶貧困家庭在未來的25年中獲得年均55萬元的產業開發資金扶持,同時當地婦女在電站的管護中實現居家就業。 這個項目開創了公益機構參與光伏扶貧的先例,探索了政府、企業和公益組織共建公益實體的扶貧新模式。 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捐贈收入7.11億元 捐贈支出6.31億元 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2016年制定的籌資目標為6.5億元,截至2016年12月31日,實際捐贈收入為7.11億元,其中現金捐贈為2.96億元,物資捐贈為4.15億元,較2015年增長15%。捐贈支出為6.31億元。 據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副秘書長梁范棟介紹,基金會主要是和企業捐贈人、地方政府開展合作。 2016年來自企業的捐款為6.85億元,其中現金捐贈為2.7億元,物資捐贈為4.15億元,捐贈額度超1000萬元的大額捐贈有17家,其中現金捐贈有5家,物資捐贈有12家。 據梁范棟介紹,2016年,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通過實施“書海工程”、“物華工程”開展捐書捐物活動,在科技、媒體、醫學領域開展科技服務、醫學人才培養活動和“光華講堂”智力服務等,不斷整合社會資源、打造品牌項目持續推動基金會在文化教育、創新創業、醫學人才培養、國際交流等方面快速發展。 “光華書海工程”項目自2005年啟動實施以來,歷經10多年的運行與發展,已成為國內募集圖書最多、捐助數額最大、社會影響面最廣的圖書捐贈公益項目。目前,全國有近500家出版發行單位共捐贈圖書累計28億元碼洋,品種30余萬個,遍布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萬多家受助單位累計接受捐贈逾22億元碼洋。有力地支持了基層各類學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鄉鎮文化站、農家書屋和青年中心的建設。 在醫學領域,通過面向全國中青年醫務工作者開展人才培養公益計劃,公益支持其在臨床、教學、科研、管理等方向的學術培訓與進修交流活動。活動開展以來,累計資助上百家醫院近千名人員。 談及如何讓籌資的路走得更遠,梁范棟強調: 第一,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緊跟《慈善法》的頒布和國家加大扶貧力度的新形勢,堅持“穩中求進”,發揮基金會優秀品牌項目特色,加大公益產品的創新開發力度,不斷擴大籌資資助規模,提升公益服務品質。同時,保證公益項目的公開透明、規范運作。 第二,加強對公益行業發展方向的研究和把控,加強風險防控及社會評價調研,優化項目和專項基金在內外部資源的配置作用。 第三,圍繞共青團改革攻堅的總要求,抓住新的發展機遇,聚焦青年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服務等方面,進一步把主導業務做好,提升核心競爭力,為服務共青團和青少年工作做出新探索。 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捐贈收入1.89億元 捐贈支出7794萬元 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2016年初制定的籌款目標為1億元,截至2016年12月31日,捐贈收入總額為1.89億元,其中現金為1.09億元,實物為8044萬元。捐贈支出總額為7794萬元,其中現金為7506萬元,實物為288萬元。 公眾籌款方面,除了在官方網站上公開公益慈善項目內容,面向社會愛心人士進行公開募集善款外,同時與騰訊公益合作、51give以及“鋼絲善行團”APP平臺等開展網絡募捐,極大地拓展了基金會網絡捐贈用戶群體,實現了“互聯網+”時代多位一體的網絡捐贈管理。 其中,“小水滴公益基金”項目參與騰訊公益“99公益日”活動,于2016年8月22日發起,共募集資金1457971.13元,捐款人數達到6043人,籌集的善款用于40名孤兒全年的醫療費用(包括住院費、手術費、門診檢查、門診治療等)。 此外,與《公益時報》社合作認領的“百千學校翻新援助”、“共鑄中國心愛心行動”項目參與騰訊公益“99公益日”活動,于2016年8月31日發起。 “百千學校翻新援助”項目共募集資金85739.3元,捐款人數達到4237人,用于貧困地區學校的硬件、軟件援建。“共鑄中國心愛心行動”項目,共募集資金37623.98元,捐款人數達到1597人,用于支付“共鑄中國心愛心行動”項目受益患兒的醫療費用,為貧困家庭患病兒童最大程度地解除痛苦,緩解家庭困境,樹立生活的信心。 企業籌款方面,山水文園集團捐贈600萬元支持2017年華僑華人春節聯歡晚會的制作和播出,佳信海壇控股集團捐贈1000萬元與中國美協共同發起設立了中國美術國際交流公益基金,安僑集團捐贈2000萬元捐建棗莊立新小學新校區等。 談及如何讓籌資的路走得更遠,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何繼寧強調:基金會將繼續積極凝聚海內外僑界愛心力量和智慧,努力服務僑胞福祉、服務僑聯工作,同時加強機構工作制度建設,創新能力建設,拓展捐贈市場,擴大捐贈渠道,努力做到捐贈者滿意、受助者受益、社會公眾好評。 ■ 本報記者 李慶 王心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