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新聞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國際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瑞豐社工:為困境兒童點亮希望之燈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國際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17年04月0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瑞豐社工:為困境兒童點亮希望之燈

    朝氣蓬勃的瑞豐社工團隊

    “八百標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邊跑……”在北京市豐臺區瑞豐社會服務中心活動室,12個7~9歲的小學生聚集在一起,有模有樣地跟著小馬老師練習。這是本學期專門開設的“小主持人”培訓,繞口令是他們的第一課。之后每周三下午放學,孩子們都會來這里學主持。

    豐臺區瑞豐社會服務中心(以下簡稱“瑞豐社工”),由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社工畢業生及教師創辦,目前有專職社工18名。該服務中心的困境兒童家庭效能提升項目,主要針對豐臺區貧困家庭、進城農民工家庭、父母一方為精神疾病患者家庭、吸毒等困境未成年人家庭,對需要介入的家庭給予及時的專業服務和指導。

    讓困境兒童更好地融入集體

    “什么是問題少年?”第一次見面,四年級的小睿主動向瑞豐社工的副總干事王科提問。

    “你覺得呢?”王科想聽聽他的理解。

    “我覺得我就是。”小睿告訴眼前這位姐姐,在學校里,他經常被這么說。

    微暴力、學習不適應、擾亂課堂秩序……剛剛從北京市海淀區某小學轉來的小睿還沒上幾節課便因種種不良行為離開了學校。通過幾次接觸,王科發現小睿其實非常渴望交朋友,只是不懂得如何與他人相處。和小睿家人交流得知,小時候他被送到保姆家,結果那家有家暴,小睿受到了刺激,有些時候會出現情緒難以自控。

    一段時間后,王科覺得小睿問題并不大,孩子很喜歡讀書,特別是對航天知識很感興趣,而且經常會聊一些在她看來比較成人化的問題。“他會問我人活著是為了什么?”

    王科還發現,當周圍人不能解答自己的提問時,小睿通常會以沉默來終止對話。“學校覺得孩子應該做個精神鑒定,如果要做,我們倒覺得應該是智力測試。”在王科看來,有時候小睿思考問題要比一般同齡孩子深入。

    上個寒假,小睿參加了瑞豐社工的書法、繪畫課程,在這里的孩子來自各個社區,大家彼此之間沒有任何偏見,困境家庭兒童可以自如的和其他小伙伴學習、玩耍。一處處看似不經意的細節與安排讓小睿的生活悄然發生著改變。

    為了培養孩子們的責任意識,課業輔導活動中專門設置了值班長,這對小睿是一次全新的體驗。“雖然表面上他很不在乎,但只要上下課時間到了,便認真地去搖鈴。”王科在一旁默默地關注著一切。

    之前小睿每次情緒失控,身邊的人都會想盡法子阻止他,讓他安靜下來,但他第一次在活動中心發脾氣時并沒有人攔著他。“不會正確處理自己的情緒、不習慣表達,是小睿人際交往中的一個障礙。”王科從專業角度給出了解釋:“負面情緒是需要發泄的,如果長時間壓抑會導致孩子抑郁,我們要做的就是理解他,盡量在不打擾他的情況下保護他的安全。等他情緒平穩后,再跟他回憶事件經過,教他如何控制情緒。”

    社工們還請大學生志愿者幫小睿進行“一幫一”課業輔導。“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幫助他盡快回歸校園生活。”讓社工們開心的是,小睿很快在學習和情緒管理方面取得了進步,一些老師主動邀請他回去上課。小睿重返校園的夢想正在一步步實現。

    “很多時候問題還是在

    家長這兒”

    國畫、小主持人、英文戲劇……這些課程都是瑞豐社工根據社區兒童所需設置的,每年都會更新。“每次請專業的老師授課之前,我們都會與他們協商,將三分之一的免費名額專門預留給困境兒童。但是對于一些有付費能力的家庭,我們也會象征性地收費,主要是讓他們能夠堅持來上課。”王科說。

    實踐中,社工們發現,僅有這些只針對小朋友的活動是不夠的,對困境兒童的幫助,需要拉著他們的父母一同前行。

    居委會找到王科的時候,童童剛經歷了“離家出走”。童童告訴王科,自己并沒有離家出走,他只是特別想去一次長城。但是他跟大人們講,都沒人相信他是真的去了長城。

    第一次走進童童家,迎接王科的是房間里的蟑螂。童童是個小男孩,母親有階段性精神疾病,平時都是姥爺照顧他,前段時間姥爺患病癱瘓在床,童童也就不去上學了。

    王科和同事們為童童和他的母親分別作了評估,發現童童是個很愿意溝通的孩子,也愿意上學,只是缺乏良好的家庭氛圍。在居委會的幫助下,協調社區有空閑的老人和住在附近的班主任輪流幫忙接送童童上下學。后來經過一段時間溝通,童童母親在狀態不錯的時候也開始接送,對童童的關心明顯多了起來。

    類似的案例瑞豐的社工們碰到不少。大寶二寶兩兄弟一起參加社區活動,卻不是遲到就是曠課。遇到活動分發小零食,小伙伴經常反映大寶不遵守秩序愛爭搶。

    王科記得,這個家庭她是從前年開始接觸的:父親有吸毒前科,母親有輕微精神問題,兩個孩子屬于放養狀態。“社區多次跟我們提,我們也想幫著解決問題,開始一直都聯系不到孩子的父親,后來還是直接上的他們家。”

    針對他們家的問題,王科和同事經過商量,很快開出了“藥方”,對父母提出要求:給孩子按時做飯是第一條,原來大寶搶吃的是因為總吃不飽,他會把搶到的東西第一個拿給弟弟。一個冬天下來,社工們都沒見到倆孩子換衣服,保持干凈衛生是又一條要求。家庭親子類活動,要求必須父母帶著孩子一起參加。

    王科印象深刻的是,有段時間母親送孩子過來上課,總是在活動中心的垃圾桶里翻,詢問后才知道那一陣他們全家就剩35元錢了,剛好孩子學校還要交錢,她想著能不能翻出點廢品賣。

    “我們要幫他們,但是不可能直接給錢,就和居委會商量,把大家要丟掉的廢品集中在一起,讓她收集了去賣。”王科還是能感覺到,母親有些拉不下面子,會選晚上過去,后來生活好點,就不再干了。

    “一些當時陷入危機的個案往往比較容易解決,反而是父母監管不到位的,很難取得進展,只能等待他們好轉。”王科也有些無奈。

    王科說,再小的個案都不是簡簡單單微觀的事,要關注孩子,了解他的整個家庭,還要在充分認識社會救助制度補救性功能的同時,積極運用專業社會工作理念和方法,提高社會救助服務的預防性功能。

    “就想小而美地‘玩’下去”

    幾年下來,瑞豐社工們走遍了25個社區的低保家庭,建立起一支由社工、心理咨詢師、教育專家、轄區內居民骨干和社區公益組織成員組成的困境家庭社會支持志愿者隊伍。

    小莉是王科在一次家庭走訪中認識的,當時的她正在為借一本高年級教科書而犯愁。在之后的走訪中王科發現,小莉的苦惱也是大多數困境兒童面臨的。由于困境家庭社會資源薄弱,他們所對應的社會支持系統也不完善。這些家庭的孩子,想要在課后找個可以詢問課業問題的人實屬不易。

    為了幫助困境兒童解決這一問題,社工們與社區街道辦、居委會聯合,為這些孩子牽線搭橋,通過“一幫一”課業輔導讓高校大學生志愿者走近困境兒童,不僅在課業上給予幫助,時間長了,還有小朋友將自己的小秘密、苦惱講給志愿者。

    去年,正在讀大二的郭翰釗趁寒假在這里做了7天的志愿者。他說,將自己所學像傳遞正能量一樣教給這些孩子們,讓他感受到作為志愿者“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樂。

    在瑞豐,18位專職社工中15位是90后的研究生。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社工專業的陳雪,從讀研期間便一直在瑞豐實習,2016年畢業后便留了下來。但是她所在的本科班和研究生班,如今選擇做社工的只有她一個。

    對我國社工行業發展面臨的這一瓶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社工系主任呂新萍分析,除了社工的崗位開發不足和收入待遇過低,我國尚未制度化的社會福利服務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而高校資源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瑞豐在這一方面的不足。平時,遇到復雜的個案,需要心理疏導,缺少哪些資源了,王科他們都會請老師幫忙分析。

    這些年,團中央、北京市社工委等先后購買瑞豐的社工服務。天使投資甚至想要投2億讓該項目在全國其他社區復制。但由于目前條件所限,王科她們擔心一旦工作量迅速增大,就沒法做到現在這樣對服務對象負責了。

    “通過這件事,我們也想清楚了,就想這么小而美地‘玩’下去。”在這點上,王科和她的同事看法一致:社工服務規模不一定要大,哪怕只有一個服務對象,要做就做好。從2014年到現在,瑞豐社工成功幫助改善40多個困境兒童家庭,正在跟進的個案有30個左右。

    從事社工專業多年的呂新萍也深有感觸:“社工的吸引力在于我們通過這個職業所體驗到的滿足與美好,總是超過我們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愿這些年輕人能一直擁有這樣的幸運和幸福!”

    (文中個案涉及人名均為化名,據《中國青年報》)

    鏈接>>>

    我國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人才規模已突破5萬人

    10年來,我國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逐步從制度創制向專業實踐拓展,從單一領域到多部門協同推進,從少數發達地區“點上開花”到全國各地“山花爛漫”,從服務特殊困境青少年逐步向惠及更多普通青少年延伸。

    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陸續在全國各地展開,服務對象不斷延伸,從戶籍青少年到流動人口中的青少年,從重點青少年到一般青少年。

    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發展態勢良好,人才規模已突破5萬人,服務機構數千家,專業服務覆蓋青少年上千萬人次。尤其是近年來,社會工作介入青少年事務工作,已成為工作轉型的發展趨勢。在今年中央辦公廳印發的《共青團中央改革方案》中,提出建設“團干部+社工+青年志愿者”隊伍。實踐中,重慶、上海、廣東等地都已開展了試點,效果顯著。目前,共青團服務青少年呈現了多種模式,或以群團組織身份直接開展青少年事務,或依托共青團的工作部門成立政府青少年事務工作委員會,或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形式開展……較為成熟的地區運作模式主要有上海“政社合作”模式、廣州“青年地帶”模式、北京“社區青年匯”模式、武漢“青少年空間”模式、成都“華仁”模式、福州“鯤鵬”模式等。

    在共青團系統積極開展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的同時,北京、上海、福建等地的公、檢、法機關也引導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積極參與到涉案青少年的關愛幫扶工作中。據了解,將社會工作納入有關未成年人社會保護的法律法規尚在制定修訂中,這些將為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帶來跨越性發展的良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狠狠老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狠色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 久久狠狠爱亚洲综合影院| 丁香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 天天综合久久久网|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亚洲综合日韩久久成人AV| 激情五月综合综合久久69|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片区| 自拍三级综合影视|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熟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 欧美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欧美精品色婷婷五月综合|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 久久九色综合九色99伊人|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亚洲|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国产成+人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伊人色综合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欧美国产日韩综合在线| 亚洲第一综合色| 国产综合内射日韩久| 欧美综合区综合久青草视频|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成人综合天堂| 久久综合色老色|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野狼|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新一区| 久久综合久久伊人|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亚洲色欧美色国产综合色|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丁香婷综合久久|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