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社會工作系講師 盧磊/文 除社會救助與貧困幫扶、勞動就業與社會保障、健康教育與心理疏導、法律普及與權益維護這些相對典型的需求外,社會工作還可以為農民工提供以下服務。 第一,人際交往與關系調適。 人際交往不妥或過于封閉自己是部分流動兒童和新生代農民工面臨的困擾,他們亟須建立起自身的人際交往圈和支持網絡,這就需要社會工作者搭建多元平臺和載體協助他們融入其他社會群體。社會工作者主要運用個案工作、心理輔導、小組工作等專業手法協助農民工處理好與他人關系,逐步建立起自身發展的的社會支持網絡,進而促進農民工與當地居民的交往和關系建立。而關系調適則是社會工作介入農民工的重要內容,這其中包括農民工家庭中親子關系、夫妻關系的調適,農民工與同事關系的調適,情感關系中朋友關系的調適等。 第二,子女照顧與親子互動。 子女照顧和親子互動是當前社會工作介入流動兒童服務的重要內容,在農民工的服務需求中,農民工群體關注度最高的就是子女照顧和親子教育。根據目前的社會工作實踐,這部分的服務內容主要是在農民工工作、生活及自身知識能力局限的三重壓力下產生的,介入流動兒童社區照顧、學業輔導、興趣培養、朋輩群體互動及親子互動、情感交流等服務,并在一定意義上發揮“家長替代”的作用,緩解現實情境下農民工的壓力。流動兒童照顧、課業輔導和興趣課堂已經成為了社會工作服務流動兒童的重要內容。 第三,社區參與和城市適應。 農民工社區參與和城市融入是推進農民工縱深服務的重難點,也是社會工作服務農民工的重要目標,其包含的主要內容是依托社區與相關組織合作積極創造農民工參與社區活動的機會,搭建農民工參與社區活動的平臺,組織開展適合農民工參與和居民融入的社區服務活動,并通過系列外展服務、適應城市新生活的系列培訓等帶動農民工適應城市生活、融入城市當中,充分了解當地城市文化。比如,新公民計劃組織開展的以“玩轉城市”為主題的流動兒童系列城市體驗活動就是一個優秀案例。 第四,文化生活與休閑娛樂。 隨著農民工需求層次的不斷提升,文化娛樂已經成為了農民工尤其是青年農民工的更高需求,并成為了社會工作介入農民工服務的新內容。社會工作介入農民工文化服務的內容有著多樣化的形式和內容,包括文藝活動、勞工文化作品創作和節日性文化活動等。在農民工聚集社區,組織開展文化活動是較為有效且易于被服務對象接受的服務形式,并在創新流動式服務方式的同時,豐富他們的工余生活。比如,協作者運用小組工作和文藝創作相結合的方法建立文化藝術團隊、創作勞工文化作品并進行公開演出等,這很好地豐富了農民工的文化生活。 第五,政策咨詢與宣傳倡導。 政策咨詢和宣傳倡導是社會工作介入農民工服務的重要內容,這與其社會政策宣傳者和倡導者的角色相一致,但卻是較為容易被忽略的內容。社會工作介入農民工服務不單是解決服務對象面臨的困難和需求,也應在服務過程中促使服務對象及時有效地了解與自身相關的政策制度,更應考察研究政策制度現存的問題和不足,進而逐步形成社會工作服務農民工過程中遇到的政策制度障礙報告,通過一定的途徑發聲表達并盡力影響決策者。社會工作直接服務農民工具有明顯的局限性,即受眾者常常是有限的,這與農民工群體的數量之多形成強烈反差。而政策倡導則打破了這一局限,能夠從制度建設上使得更多農民工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