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浙江:十大慈善熱點事件新聞發布 9月1日,浙江省民政廳召開浙江慈善事業發展情況暨“浙江十大慈善熱點事件”新聞發布會。浙江省民政廳廳長王劍侯介紹,目前,浙江省經各級民政部門核準登記的社會組織總數近4.9萬家,每萬人擁有社會組織數8.56家;另有納入備案管理的社區社會組織12.9萬家。目前,浙江省依法登記和認定慈善組織111家,其中獲得公開募捐資格的有31家,登記認定數量位居全國前五名。 “浙江十大慈善熱點事件”包括:1.浙江各類慈善、志愿服務組織積極參與G20峰會服務。2.首批全省性慈善組織獲得“慈善組織”身份,慈善組織法律屬性得以明確。3.寧波“善園”舉行開園儀式,成為寧波慈善地標和中心。4.省委省政府舉行“第五屆浙江慈善獎”頒獎活動,一批先進典型受到表彰。5.浙江互聯網慈善發展迅猛,網絡已經成為重要的募捐渠道。6.第三屆“西湖論善”成功舉辦,“西湖論善”成為浙江公益慈善領域交流互動平臺。7.大災大難面前,彰顯民間慈善救援力量的英雄本色。8.浙江十萬“民間河長”善行義舉參與“五水共治”。9.困境和留守兒童成為關注的重點,公益慈善組織創新服務項目予以幫扶。10.“創新與融合”2016首屆浙江助殘公益峰會,開啟“助殘幫扶、創業創新”新篇章。 (據浙江在線) 山東:新版社會組織評估指標“出爐” 近日,山東省社會組織管理局發布消息,山東省新修訂的社會組織評估指標已經出爐。新修訂的社會組織評估指標著重突出并進一步細化了社會組織黨的建設、誠信自律以及參與扶貧攻堅、開展公益慈善活動等指標內容,并相應增加了分值;刪除了部分不再具備引導性的指標,增加了建立社會組織新聞發言人制度、建立社會組織聯絡員制度等指標。 據了解,山東省省管社會組織評估工作自2013年起已完成兩批,共有169家社會組織獲得3A以上等級,其中獲得5A評估等級的社會組織24家,獲得4A評估等級的社會組織83家,獲得3A評估等級的社會組織62家。(據《大眾日報》) 北京:簽署“雙工攜手·服務社會”戰略合作協議 9月1日,第三屆“北京社會公益匯”在全國農業展覽館開幕,北京社會工作者協會、北京市慈善義工聯合會在開幕式上共同簽訂了《“雙工攜手·服務社會”戰略合作協議書》。 北京社會工作者協會與北京市慈善義工聯合會同為北京市市級“樞紐型”社會組織,前者立足北京、緊聯社工、服務民生、引領前行。后者整合慈善資源、組織義工隊伍。二者在各自領域內充分發揮“樞紐型”職責使命,為首都社會工作者和義工(志愿者)發展貢獻力量。 據悉,戰略協議分別從建立聯動制度、培育聯動組織、創新聯動項目、強化聯動激勵四個方面著手,建立“社工+義工(志愿者)”聯動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成立“社工+義工(志愿者)”合作促進組織,設立“社工+義工(志愿者)”綜合服務中心,推動“社工+義工(志愿者)”合作的交流,建立“社工+義工(志愿者)”合作培養機制,推進社工服務機構與志愿者組織的黨團建設等。 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簽訂,標志著北京地區社會工作者和義工(志愿者)“雙工攜手·服務社會”的格局初步形成,專業社會工作+慈善義工力量首次聯合參與社會治理,開創首都“雙工”助人自助、促進和諧的新紀元。 (據北京社會工作者協會) 安徽:部署推進慈善組織信息公開工作 2017年8月28至29日,安徽省民政廳、安徽省社會組織聯合會在合肥舉辦了“中央財政培訓示范項目—全省慈善組織信息公開培訓班”,各市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構負責人,全省慈善組織及符合慈善組織認定條件的社會組織負責人等共270余人參加了培訓。 此次培訓采取專家授課和分組實操兩種方式進行,邀請了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信息宣傳處處長馬俊達、“慈善中國”平臺建設單位東軟集團工程師等分別就《慈善法》及相關配套政策、慈善組織登記認定與管理、社會組織信息公開與信息化建設和“慈善中國”平臺信息錄入等進行了詳細講解,并現場指導參會人員實際操作。 截至目前,安徽全省2016年9月1日后新成立的基金會已全部同時登記為慈善組織,之前登記的社會組織符合條件的已有80余家認定為慈善組織,其余符合條件的將在2017年9月底之前全部審查認定結束;全省首批提交申請的6家慈善組織已領取到公開募捐資格證書,其余正在積極提交申請。此外,合肥市已經完成“國元慈善信托”和“建信信托—微笑行動慈善信托”兩單慈善信托的備案,信托財產金額達到1400萬元。 (據民政部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