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年7月10日,阿里巴巴如約發布第一份脫貧半年報,向社會公示其脫貧工作的最新進展。去年12月1日,阿里巴巴宣布成立脫貧基金,五年投入100億探索“互聯網+脫貧”模式。當時馬云表示,脫貧將成為阿里新的戰略業務,并承諾每半年向社會公布脫貧工作。 如今,經過半年摸索和實踐,脫貧基金設定的五大脫貧領域均已明確行動路線圖,貧困縣域的各類試點正在逐步展開。 從“一縣一品”到“養育未來”,脫貧工作花開五朵 根據阿里巴巴脫貧基金成立時的規劃,脫貧工作將重點在教育、健康、女性、電商、生態五大領域開展。據此次半年報顯示,目前5個領域的行動路線已明確并已展開試點。 電商脫貧,將聚力“一縣一品”戰略,系統打造農產品的質量標準和種植體系,培育源頭競爭力;教育脫貧,則是在鄉村教育、高等教育之外,新增職業教育及實業培訓,讓“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女性脫貧,在為貧困女性構筑就業、教育、健康全周期的核心保障外,關注0~3歲兒童的未來養育工作。 擁有3.5億用戶的螞蟻森林平臺將升級為生態脫貧平臺,引入公益保護地機制和品牌生態資源,助力貧困地區生態、經濟效益的提升;健康脫貧,繼續以頂梁柱項目為抓手,進一步擴大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保障覆蓋。 在本次半年報的交流會現場,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與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分別介紹了其負責脫貧領域的探索和理念。 在國家級貧困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楚縣,阿里巴巴村淘與維吉達尼等合作伙伴,幫助巴楚縣打造“巴楚留香瓜”區域品牌,設定“一藤兩瓜”的種植標準,并推進標準化農場模式,已經幫助500戶貧困村民收入從每畝400元提升到平均每畝3600元。張勇表示,今年1月,電商脫貧已經宣布將扶持10個貧困縣作為電商脫貧試點縣,為當地培育更多致富“魚塘”。 脫貧基金的最新進展是7月7日與河北承德市灤平縣共同開展地方職業教育合作,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此前,女性脫貧已鎖定0~3歲孩子的養育工作,馬云基金會則繼續深耕鄉村義務教育,阿里教育脫貧實現了教育的全鏈條支持。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說,無論是脫貧還是發展,都需要本地人才來承接,通過教育,為鄉村留住人才,留住未來的希望,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多支點。 造魚塘、育支點、聚生態,脫貧半年3件事 5個脫貧領域的背后有3個關鍵詞:造魚塘,育支點,聚生態。這也是阿里巴巴脫貧基金的行動指南。“扶貧、脫貧、致富是三個不同的階段,扶貧是授人以魚,脫貧是授人以漁,致富則是造魚塘,為脫貧創造條件。” 無論是螞蟻森林與生態脫貧的結合,讓百萬人參與保護地認領;還是淘寶的“淘鄉甜”項目,賦予公眾購買的行為以公益價值;抑或是健康領域的頂梁柱項目———阿里利用自己獨有的經濟體平臺和技術力量,讓脫貧不再是盆景式脫貧,而是與千萬用戶產生有機關聯。 正因如此,阿里巴巴經濟體在2018年上半年才取得了這樣的成果:國家級貧困縣在阿里巴巴平臺網絡銷售額超過260億元;淘寶“興農扶貧”頻道則實現覆蓋8個省份的141個縣,包含51個貧困縣,接入商品701款;螞蟻金服旗下網商銀行則向貧困縣100余萬用戶提供貸款超過380億元…… 這些也是半年來超過1000名阿里人,在全國調研近100個貧困縣域,近1.5萬人次奔赴在路上并持續試點后的收獲。 而這還不是全部。阿里員工有每年公益3小時的傳統企業文化,過去一年共為社會貢獻了超過20萬公益時。當天,阿里巴巴秘書長邵曉鋒還宣布,未來,這些公益時將將全面連接脫貧戰略,被賦予脫貧新使命。 (文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