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專題
   第15版:專題
   第16版:公益第一訪談
華人“善二代”真情滋潤社會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專題

第16版
公益第一訪談

新聞內容
2018年07月3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華人“善二代”真情滋潤社會

    六位華人“善二代”在“新興華人慈善事業”高端對話上交流自己的慈善活動經歷(清華慈善論壇供圖)

    近日,一場全球華人慈善領域的思想盛宴在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精彩呈現。來自中國、美國、德國、英國、新加坡等世界一流大學的慈善研究專家、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慈善家、企業家齊聚“全球華人慈善行動——清華論壇”(以下簡稱“清華慈善論壇”),共話全球華人慈善事業的發展與未來。在議題為“新興華人慈善事業”的論壇高端對話環節,年輕一代的華人慈善家們登上講臺,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和慈善理念。

    華人慈善 飛速發展

    “如今,海外華僑華人社團約有2.5萬個,長期以來在華人社區和當地民眾中開展助危濟困、關愛融入、公益回饋和社會服務,譜寫了很多感人的篇章,展示了華人良好的形象。”在“全球華人慈善行動——清華論壇”開幕式上,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譚天星如是說。

    據《全球華人慈善行動》首期研究報告,目前美國華裔基金會數量已接近1300個,在2000年到2014年之間增長了4倍多。在中國,公益基金會數量超過5500個,在2006年到2016年之間,增加了4倍多。中國慈善組織達10萬家,志愿者6500多萬人,每年匯聚約1000億元社會捐贈,成為健全社會救助體系的重要補充、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大陸企業家們實現了迅速的財富積累。21世紀初,熱心慈善的企業家們開始作為第一代慈善家群體活躍于中國社會舞臺。與海外已傳承到二代、三代的慈善家族不同,中國第一代慈善家從出現到崛起只經歷了十余年時間,起步晚,但發展迅速。如今,中國大陸第一代慈善家的子女和海外華人慈善家的后代作為新一代華人慈善家(“善二代”)正嶄露頭角。

    據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主任龍登高的研究顯示,中國大陸第一代熱心慈善公益的企業家,往往是白手起家,經歷了艱難打拼的創業過程,大多沒有機會接受系統完整的高等教育。他們的慈善行動主要出自于回饋社會的善心,慈善方式也大多以捐錢捐物等直接捐助的形式為主。

    與第一代慈善家不同,海外華人第二代慈善家往往成長于優渥的家庭環境中,從小接受良好的西式教育,在繼承家業的過程中面臨企業發展的挑戰。在進行慈善行動的過程中,他們更關注通過專業化的管理運作,借助各種合作途徑推進慈善工作。

    言傳身教 善心傳承

    “慈善事業的發展,是社會走向文明進步的標志,新一代慈善家對慈善事業的認識,體現著他們對財富傳承的思考,是富人群體財富觀提升的一個縮影。”華民慈善基金會理事長盧德之說。

    海外華人“善二代”慈善公益精神的形成,與父輩的言傳身教密不可分,同時也刻上了自身成長經歷和時代變遷的烙印。

    “第二代華人慈善家與第一代擁有著相同的慈善使命,慈善對人性的觸動,對每個受助者的人生影響,是我們在慈善行動中不變的關注。”作為新一代華人慈善家的代表,美國唐仲英基金會執行董事梁為功說。

    “在我8歲的時候,我的父親教導我把所有的壓歲錢全部捐給母校,為學校修建捐款,這是我的第一次慈善經歷。20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我的父親作為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給汶川捐款了一億元。父親的言傳身教教會了我感恩他人、回饋社會,家族的責任與使命提醒著我傳承的價值。”榮程集團副總裁、榮程普濟基金會理事張君婷回憶起自己開始做慈善的經歷,她認為,父親和家庭對她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她自然而然地承擔起傳承父輩慈善精神的使命。

    “不僅僅是給錢就夠了,對于新一代的慈善家來說,我們想要跟大家一起創造,一起合作。”勵媖中國聯合創始人及總裁、新加坡華裔陳玉馨認為。2007年,22歲的陳玉馨參與了一家慈善非政府組織在尼泊爾的婦女權益項目,見證了尼泊爾女性政客為幫助本國女性爭取更多權利奔走呼號的努力。項目結束后,她便開始在中國積極推廣婦女權益事業。2013年,陳玉馨創辦勵媖中國,致力于在教育、技術、企業家精神等方面幫助女性提升自我發展能力。

    “在慈善情懷和思想境界上,新一代的海外華人慈善家繼承了父輩們源自中華傳統道德文化的慈善情結,同時也采取現代化的慈善模式。”盧德之說。

    創新模式 滋潤社會

    廣闊的國際視野和比較視野,對新技術新工具的熟練運用,以及對慈善事業專業化管理的訴求,是新興華人慈善家的共同特點。”龍登高在接受本報采訪時指出,華人“善二代”普遍強調慈善專業化人才的培養,“他們像經營企業一樣對待慈善。”

    梁為功在接受本報采訪中說,與第一代慈善家相比,第二代慈善家更關注慈善事業中的風險把控,努力在第一代慈善家的公益初心與不斷變化的現實狀況中尋求平衡,年輕慈善家們更善于運用數據、科技、媒體等現代化技術,并將現代企業經營中資產管理、項目管理、風險管理等才能運用在慈善公益事業中。

    張君婷則以可持續發展模式,將慈善事業與家族企業的經營聯系起來。在位于天津市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的鋼鐵生產基地,榮程集團建立大型污水處理廠,在實現廢水零排放的同時,回收污水處理產生的熱能,為天津市津南區葛沽鎮居民冬季供暖。

    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的頒布實施,標志著中國慈善公益事業邁上規范化法制化軌道。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完善慈善事業制度。這些都為推動中國慈善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提供了保證。盧德之認為,政府大力推動,民間積極參與,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新一代華人慈善家在發揮慈善力量、推動社會治理的實踐方面,大有可為。

    “‘善二代’的出現以及由此帶來的新氣象是近年來中國公益慈善事業最顯著、最可喜的變化之一。”資深公益人、獨立學者陸波博士在接受本報采訪時指出,“對于投入巨大熱情參與慈善的‘善二代’,公益慈善界應當加強針對性的研究、引導和幫扶。”

    “新興的華人慈善事業與中國社會一同快速成長,慈善事業有著滋潤中國社會的巨大能量。”談及“善二代”新興慈善事業的發展前景,龍登高認為前路光明,滿懷希望。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欲老女人人妻综合网| 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91精品婷婷国产综合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久久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情|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色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AV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在| 国产成人综合一区精品|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亚洲 欧美 日韩 综合aⅴ视频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_久久久 |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国产成人综合网在线观看| 五月综合激情婷婷六月色窝|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涩涩色中文综合亚洲|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久久综合香蕉国产蜜臀AV|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 2020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伊色综合久久之综合久久| 激情综合婷婷色五月蜜桃|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