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國社科院大學副教授 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社會工作學院雙師型講師 何輝 盧磊/文 政社互動對民辦社工機構的影響 民辦社工機構為什么可以在中國快速發展起來?除了與社會服務需求的變化及其對服務專業性要求越來越高等因素相關以外,還與其他兩個因素有關。一個是專項政策的支持,民政部曾兩次發文鼓勵發展民辦社工機構,這使得其更容易獲得政治和社會的合法性;二是政府購買服務,在政府職能轉移的同時,也使民辦社工機構更易獲得政府的資金支持。 黨和政府對社會工作的定位 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將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任務置于黨的建設的宏觀框架之中,實際上是將發展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和發展專業社會服務作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手段。基于此,黨和政府在發展社會工作過程中,要對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職能定位、社會工作人才的培養使用的制度設計,到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培養體系建設的要求,以及對社會工作人才使用方向的規定,都進行主動建構和推動。之后陸續出臺的一系列頂層制度設計,以及連續多年將專業社會工作發展納入政府工作報告,都很好地印證了政府推動的主動性特點。通過這種主導和主動的建構,黨和國家希望社會工作能更好地服從和服務于和諧社會建設的總任務。 黨和政府對民辦社工機構的定位和行動策略 民辦社工機構獲政府青睞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三個方面。一是民辦社工機構能夠很好地替代政府部門實現公共服務管理職能,使政府在面對社會公眾服務需求和利益訴求時有相對緩和的時間和空間。二是社會工作具有貼合中國社會發展的價值理念。從深層次理解,社會工作核心價值理念與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許多相通之處,因此容易被政府接納。而社會工作的專業服務方法也基本已經成為了政府進行社會服務改革的重要手段。第三,民辦社工機構與一些社會組織不同,它目前還多為弱勢群體提供社會服務,進而解決或緩解社會矛盾。從黨和政府的角度看,民辦社工機構是吸納社會工作人才的重要載體,是有效整合社會資源的重要渠道,是開展社會服務的重要陣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