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冰花男孩”善款使用質疑、武安市民建福利愛心村被撤銷、“只需轉發,無需捐款”謠言、“七問秦玥飛”……2018年公益慈善領域發生的眾多事件引起了社會大眾的關注,這些熱點事件顯示,一方面公益組織需要更加規范透明,一方面也提醒公益行業公益慈善常識在全社會的普及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1. “冰花男孩”捐款用途引發社會質疑 2018年1月,昭通市魯甸縣新街鎮轉山包小學三年級學生王福滿因滿頭“冰花”趕去上學感動網絡,社會各界紛紛捐獻愛心。云南省青基會面向全省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發出倡議,啟動“青春暖冬行動”。 隨即引發社會質疑,針對有網帖稱“捐贈機構收30萬元善款‘冰花男孩’僅得500元,無法保證把捐款全部用到孩子手上”等傳言,昭通市青基會辦公室主任陳宇介紹,“青春暖冬行動”幫助對象是云南省受寒潮影響較為嚴重地區的家庭經濟困難青少年、留守兒童,“冰花男孩”王福滿是其中之一。在當前捐款中,有備注信息的捐款基本是備注了捐款人或捐款機構的名稱,捐助對象是困難群體。 “在捐助行動中,如果捐款有明確指定信息,我們將根據捐助人意愿發放。在行動中,我們既尊重捐贈人的意愿,也兼顧高寒貧困山區學生群體的過冬問題。”陳宇說。 魯甸縣教育局局長陳富榮說,通過“冰花男孩”,昭通高寒貧困山區的困難學生群體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社會各界愛心捐助由昭通市青基會統一接受捐贈,資金將根據教育部門實地調查后的方案發放。 2. 武安市民建福利愛心村被撤銷 5月8日上午,嶄新的河北省武安市社會福利院樓下,多名護工等著迎接第一批入駐的孩子。當天,武安市民建福利愛心村(以下簡稱“愛心村”)的69名孤殘兒童全部被安置到這里。 武安市行政審批局5月4日發布的公告稱,“愛心村”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度連續3年未參加年檢,2017年度未報送年檢材料,根據《民辦非企業單位年度檢查辦法》第十條規定,武安市行政審批局依法作出決定:撤銷“愛心村”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 21年來,李利娟收養過100多名孤殘兒童,事跡被多家媒體報道,她也曾當選為“感動河北”十大人物之一。她出事后,一些民間兒童福利機構存在的各種問題再次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事實上,李利娟的“愛心村”一直沒有合法的收養棄嬰、孤殘兒童的資質,也沒有納入民政部門的監管范圍。 “不可否認,李利娟確實在收養孤兒上作了貢獻。”武安市民政局社會事務科負責人趙文剛說,“但長期以來我們無法對其監管,有時甚至進不了門。” 3. 籌款提現與轉發量掛鉤?謠言! 6月21日,微信公眾號“微言薄語”發布了一篇名為《不辭而別·聽說女兒重病女子轉身離開,找到后只說一句話,丈夫決定賣房子》的文章,并在文中為騰訊公益平臺“等待進倉賭命的妞妞”項目籌款。25日,該文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微信朋友圈成為熱點,許多人轉發該文,并附言“不需要捐款,只需要轉發,錢已籌齊,因轉發次數不夠導致籌款無法到賬。拜托大家多多轉發,別忘了附上這段話,因為已不需要再捐款”。 經《公益時報》記者向籌款家屬、志愿者、騰訊公益、基金會等多方求證,“因轉發次數不夠導致籌款無法到賬”的言論純屬謠言。 經《公益時報》記者調查了解到,這類事件已不是第一次發生,除在騰訊公益平臺外,在輕松籌、水滴籌、愛心籌等個人求助項目鏈接中,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 談及事件發生后,如何避免同類事件的再發生,騰訊公益運營團隊告訴《公益時報》記者,主要通過兩方面:第一,呼吁網友不要被一些網絡信息迷惑,所有相關條款都可以在騰訊公益平臺查到,并以此為準;第二,希望媒體和騰訊公益一起,廣泛傳播,讓平臺的各項政策和規則被更多人所熟悉。 4. “七問秦玥飛”事件凸顯機構治理難題 8月19日,《七問秦玥飛》一文以2017年黑土麥田創客的口吻,從擔任村官時期的業績和公益項目的業績、是否挪用公益款項及在地方是否存在特權、項目財務混亂、個人履歷涉假、對創客的的工資績效混亂、項目管理能力不足、刁難離職創客等多個方面對秦玥飛以及由其負責的黑土麥田公益提出質疑。 8月20日,面對日益嚴峻的輿論形勢,微信公眾號“黑土麥田公益”緊急發布文章《來自秦玥飛的聲明》,從項目轉型聚焦、人才的加入與留用、秦玥飛個人收入以及高檔消費情況說明、項目參與騰訊“99公益日”眾籌、項目對創客的津貼、秦玥飛個人履歷、其協助履約老創客尋找“出路”、項目財務制度優化等方面進行回應。 然而,這則聲明并沒有使質疑者滿意。8月21日,微信公眾號“陳勝吳廣聯盟”追發文章《追問秦玥飛的公益底線》。該文進一步明確核心質疑,將其之前提出的對秦玥飛的詳細“七問”歸納為了核心的“三問”——財務透明問題、秦玥飛作為公眾人物與公益人士的基本誠信問題以及黑土麥田扶貧項目管理的專業問題,并就此喊話秦玥飛,請其直面這三方面的質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