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融創(中國)上海董事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第六任會長、現任理事 錢曉華 加入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已逾10年,他將公益視為終身的事業。2018年1月至今,阿拉善SEE先后成立了廣西、四川、重慶、黑龍江、三江源、塞上江南、浙江共7個項目中心,另有多個項目中心正在籌建。項目中心從發起、籌備到成立,他與治理團隊成員積極參與,創造條件,讓各地會員更便捷地深度參與環保項目。 |
|
 |
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 喬 衛 他擔任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一職九年來,帶領基金會始終堅持公開、透明、規范專業運作,努力把基金會建設成為捐贈者放心、受助者熱愛、全社會信任、海內外知名的公益組織。他是華僑公益的開拓者,努力提升僑聯組織服務能力,引入優秀項目,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公益創新;他是網絡公益的支持者,讓線上與線下、虛擬與現實緊密結合,協同發展;他是一帶一路公益的探索者,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僑愛心光明行”項目,凝聚僑心、發揮僑力,把華僑華人的愛心與善良帶到了一帶一路上。 |
|
 |
愛德基金會理事長 丘仲輝 他領導下的愛德基金會始終堅持“明行、明慧、明道”的“三明公益”理念,將每一位捐贈人的愛心善款落到實處,近年來在減貧助困、災害管理、國際化發展、宗教公益、行業倡導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目前,他正帶領基金會利用互聯網思維,縱向延伸農村綜合發展項目,橫向拓展城市社區服務內容,同時履行大國社會組織在促進民間外交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中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在國際援助、促進各國民間友好、世界和平方面作出應有貢獻。 |
|
 |
甘肅簡公益發展中心秘書長 權 平 她帶領下的甘肅簡公益發展中心,是甘肅本土的社會工作服務機構。該中心以“大道至簡,簡無止境”為發展理念,在農村、災害和社區社會工作實務方面發力,先后承接多項民政系統的社會服務項目。她帶領機構,努力為社工追夢提供平臺,成為社會工作者的良師益友。 |
|
 |
華遠集團原董事長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第五任會長、現任理事 任志強 作為阿拉善SEE的發起人之一,從2004年至今的14年間,他為環保事業付出大量精力。2018年,從“一億棵梭梭”到“任小米”,從阿拉善SEE項目中心成立,他和治理團隊成員積極參與籌備、成立等環節,并促進項目中心項目成型、落地;積極參與荒漠化防治項目,長期為地下水保護項目“任小米”站臺,實現地下水保護與助農增收的雙重效果。 |
|
 |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導 北京大學公共傳播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師曾志 她既是學者,也是行動者和公益實踐者。她創辦的安平空間,將媒體、公益界、學界、企業等跨界融合,共同建設美好家園,為中國公益行帶來了創新的發展模式。同時,她對于互聯網時代公益的發展、公益慈善領域涌現出的新模式、公益領域發生的熱點事件等的認知和解讀,對行業乃至社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結合學者和跨界公益人的經歷和身份,她對公益和行業的認知也越來越專業和深入,成為行業發展的一個標桿人物。 |
|
 |
陜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會長 宋 馨 她是陜西省心理健康事業的領軍人物,16年致力于心理健康事業的發展,在全省先后打造了六個心理健康愛心基地,并帶領一支堅實的愛心隊伍,在三秦大地上豎起了一座心理健康的豐碑。她帶領陜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先后建立“西安兒童村心理健康教育基地”、“未央老年心理健康教育基地”、“三原東周兒童村心理健康基地”。16年來,她帶領研究會愛心團隊,每月堅持給兒童村孩子、敬老院老人開展心理健康服務。 |
|
 |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燒燙傷關愛公益基金發起人 北京愛無痕燒燙傷康復關愛中心理事 孫便友 四年前,因救助燒傷女孩,他了解到中國燒燙傷現狀,決定發起針對燒燙傷預防教育和醫療救助及心靈關愛等領域的公益項目“燒燙傷關愛公益基金”,并在此后成立一支專業的公益團隊,服務燒燙傷公益。四年來,他捐贈累計600余萬元,為旗下品牌公益項目“遠離燙燙小怪獸兒童課堂”開發漢語和藏語版科普教材,并在國內28個省的52個城市推廣,精準宣教人數達10萬人,填補了中國兒童預防燒燙傷教育的空白。 |
|
 |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理事 深圳市紅樹林濕地保護基金會理事 孫莉莉 2018年是她加入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的第十個年頭,作為理事,除捐贈外,她積極推動各項目中心的項目落地,并親自參加各地環?;顒?0余次,在阿拉善SEE的年度公益時長超200小時;作為紅樹林濕地保護基金會最重要的領導者,2018年,她繼續帶領基金會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推動成立廣東省首個綠色生態公益組織聯盟,創辦紅樹之夜慈善晚宴并籌款超千萬,全力支持中國濱海濕地的保護事業。 |
|
 |
孫楠重塑未來專項基金發起人 孫 楠 以一名歌手身份來到公益慈善界,發起成立孫楠重塑未來專項基金,他始于一顆善心。2018年,他發動周邊的明星朋友、公益人士、企業家朋友參與救助貧困肢殘孩子,帶領他們下鄉篩查、進窯洞走訪、參與手術直播訪談、錄制基金主題曲MV、拍攝公益宣傳片,他說自己是重塑未來“永遠的義工”。他有一顆“野心”,想把所有的貧困肢殘青少年都治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