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人物
   第08版:新聞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社會創新
   第12版:國際
   第13版:新聞
   第14版:新聞
   第15版:專題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經濟學家朱嘉明:
Libra與普惠金融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人物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社會創新

第12版
國際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新聞

第15版
專題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19年08月2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經濟學家朱嘉明:
Libra與普惠金融

    朱嘉明在北京國際金融博物館舉行的libra(天秤幣)懇談會發表演講

    ■ 本報記者 文梅

    2019年6月18日,Facebook發布其數字貨幣項目Libra白皮書,明確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由獨立的、非營利性成員制組織“Libra協會”管理,將解決金融資源不平等,實踐普惠金融,讓更多人享有獲得金融服務和廉價資本的權利作為其追求目標。

    同一天,Facebook創始人兼CEO馬克·扎克伯格就此發表親筆信,稱“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旅程的開始”。

    6月20日,libra白皮書發出僅僅兩天后,由經濟學家朱嘉明發起主導召開的“Libra:一場牽動全球智慧、技術、經濟、政治、權利的全方位博弈”研討會,在數字資產研究院舉行。盡管當天十分炎熱,但不大的會議室里擠滿了觀眾,尤以年輕人居多,他們對libra的出現十分敏感和關注,試圖從朱嘉明的深度解讀中尋找答案。

    朱嘉明在此次研討會表示,如果Libra的試驗得以開始,“非主權貨幣”主要由精英和年輕一代支持的生態會得以改變,社會各階層,世界落后地區,農村貧困地區,都會產生參與和使用的人群,由此,“非主權貨幣”將開始滲透到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

    6月25日,libra白皮書發布后一周,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在北京國際金融博物館舉辦libra天秤幣懇談會,朱嘉明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朱嘉明認為,Libra白皮書的價值理念十分凸顯。他說,當今世界,任何一個企業,任何一個經濟組織,都不可回避其價值觀和社會責任。libra《白皮書》最為耀眼的地方,就是指出了當代世界最大的問題就是貧富差別,以及加劇貧富差別的貨幣金融資源分配的嚴重不合理。

    “不僅如此,Libra的《白皮書》提出了系統的解決方案,包括目標和路徑。在這個意義上說,Libra的《白皮書》是21世紀以來,最倡導貨幣金融平等、公正和普惠的宣言書。”朱嘉明說。

    8月10日,《Libra:一種金融創新實驗》讀書論壇暨新書發布會在中國政法大學舉行,朱嘉明作為該書策劃倡導和規劃者,再次站上講臺,與觀眾分享其對libra的觀察和思考。

    據悉,《Libra:一種金融創新實驗》從立項到印刷出版,僅僅歷時53天,是目前中文世界里關于Libra難得的系統全面論述libra的專著。而朱嘉明本人對libra的高度專業敏感和快速職業反應也令人印象深刻。

    基于上述原因,《公益時報》記者希望借此機會請朱嘉明就libra的諸多問題給網友們“掃掃盲”。

    朱嘉明告訴《公益時報》記者,在未來的貨幣金融領域,絕對壟斷狀態應該逐漸改變,給人類更多選擇,保證人們有更多和更大的自主權,改變金融資源的嚴重不平等。所以,人們關注金融貨幣領域的新思想、創新和試驗十分必要。因而,持續關注Libra的未來走向也極具價值和意義。

    聊完了libra,朱嘉明希望《公益時報》記者關注他的數字資產研究院團隊正在研發推動的一個公益項目:時間銀行。該項目的發展目標是依托區塊鏈技術,將未來所有有關兒童、青少年以及老年群體相關的公益志愿服務所付出的時間實時記載保存,一旦有所需要,可據此進行交換。

    “目前民政部門對這個公益項目非常支持,將來我們的時間銀行還會更多地探索養老和環保領域。我們將把一些寶貴的經驗進行總結分享,讓更多人通過時間銀行受益。”朱嘉明說。

    訪談

    《公益時報》:Libra白皮書的發布,釋放了一個什么樣的信號?對國際國內貨幣體系影響如何?

    朱嘉明:Libra白皮書發布所釋放的信號還是很強烈的。它首先會對區塊鏈、幣圈、鏈圈等這些年新近形成的新金融產業群體帶來影響,同時也會對各個國家央行的傳統貨幣金融監管體系產生重大的挑戰,甚至對相關法律體系造成前所未有的壓力。當然,對于普通民眾及非金融領域的群體影響還是比較小的,一則生疏,二則無直接相關性。

    在我看來,Libra釋放的最大信號其實只有一個,就是Facebook作為國際超級社交群體,在其他金融實體和互聯網平臺的支持下,不僅有發幣的意愿,也具備了發幣的基礎,更擁有發幣的能力。

    這樣一個想法得以實現的核心因素在于,Facebook的一大優勢是其27億用戶,他們可能自然轉換為Libra使用者,實際上,這些用戶的絕大多數是在發展中國家、中等收入國家,也就是新興市場國家。這已經不是簡單的超國界網絡,而是遍布世界窮鄉僻壤的一個體系。按照Libra白皮書所說,一旦發幣成功,這些用戶也將自然而然成為其貨幣的使用者,這樣的潛力是不可低估的,尤其不能忽視libra對當下世界那些金融產業落后、銀行業也不發達的國家民眾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當然,此事到目前為止僅僅是個設想,這種設想是否能夠實現,還需要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相關國家監管部門的批準。如果現行法律制度與之不相適應的話,還需要做相當多的調整。這不是單憑一個白皮書就能很快有結果的,還得看Libra工作委員會和美國相關管理部門之間的溝通情況,以及事實上如果他們有機會做運行的話,還需一系列的環節和流程來驗證其是否能做到在白皮書中所承諾的種種,這些都需要時間。至于說Libra的誕生對這個世界究竟意味著什么,同樣需要假以時日的觀察。

    但無論如何,Libra的橫空出世都是一件大事,值得各國央行和金融部門、金融界人士審慎觀察,也值得普通民眾對此事多幾分關注,因為在未來發展過程中,有可能類似的貨幣就會影響到他們的日常生活。

    《公益時報》:很多國人對“比特幣”這個概念都不怎么了解,甚至有些諱莫如深,如今又冒出個Libra。您對這兩種貨幣有什么簡要的輪廓描述?

    朱嘉明:嚴格意義上說,比特幣的設想產生于2008年,誕生于2009年,中國對比特幣的反應相對是滯后的。

    2012年下半年,一個叫李鈞的年輕人和他的朋友撰寫了中國第一本關于比特幣的專著,書名就是《比特幣》,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我為這本書寫了一篇很長的序言,闡述比特幣的歷史意義。非常遺憾的是,這本書在當時并沒有得到貨幣金融界、經濟學家和一般民眾的廣泛關注。

    這之后兩三年,中國才逐漸形成不斷成熟壯大的、圍繞認知、開發、擁有比特幣的群體,被社會稱之為“幣圈”。但是, 2015年、2016之后,挖幣需要專業的“礦工”實現,作為挖礦的礦機日益專業化、技術含量不斷提高,而且需要耗費巨大能源,獲得比特幣的成本和技術難度急劇提高。比特幣內部也因為是否“分叉”問題,多次爭論。

    所以,比特幣雖然已經成了氣候,就市場價值而言,已經成為了排在俄羅斯盧布之前的一種新型“貨幣”,但是,時至今日,比特幣不僅在中國,即使在世界范圍內,從產出、交易到使用,仍然是一種小眾的事情,從短時間內看,比特幣還難以走向千家萬戶,進入民眾生活。

    但對Libra而言,它的誕生預示著有可能和相當多的大眾結合在一起,若果真如此,它又抱著勢必成功的決心,那它必須要兌現在白皮書中所承諾的“普惠金融”的理念。僅從目前其展示出的設計元素來看,里面確實包含了普惠金融這方面的內容。比如說,他們關注的是這個世界的窮苦人,涉及十多億沒有銀行賬戶的底層民眾,可以看出,Libra在道德制高點上還是做了很多準備工作的。

    《公益時報》:libra的出現,對中國企業家是否也有所提示和警醒?

    朱嘉明:對于中國企業家來說,最重要的是建立更全面的國際視野,理解國家利益和全球利益二者間關系。中國企業家在維護自身商業利益的同時,也要建立應有的社會責任感,這種責任感甚至也包括對人類的責任感。

    我不知道你是否已經認真閱讀了Libra白皮書,里面所體現出的社會價值觀,應該說對中國企業家提出了相當大的挑戰,充滿社會和人類情懷,而且Libra確實對普惠金融做了深度解讀,也提出了實現普惠金融的一種可能。當然,Libra能否做到另當別論。但是現在,對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來說,你首要思考的問題應該是有沒有將社會責任作為參加未來競爭的前提。

    《公益時報》:有業界專家指出,中國也應該盡快研發自己的數字貨幣,您怎么看?

    朱嘉明:數字貨幣在中國的開發需要解決三個問題:其一是思想認識。要避免兩種傾向——或者認為數字貨幣毫無價值、沒有意義;或者認為它是洪水猛獸、威脅國家金融安全,而是要正確地認識到,貨幣數字化是歷史大勢所趨。其二,要有所謂的“頂層設計”,即在央行的主導下、由經濟學家、金融學家、區塊鏈技術專家、以及金融創新專家,結合中國國情、參考國際經驗、做出方案、且進行實驗,有步驟地推廣。其三,主動參與國際競爭,并與人民幣的國際化加以結合。

    我特別想強調一條:libra方案出來之后,它與美元霸權的關系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了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它將有助于美元霸權的強化;還有一種意見認為,它將削弱美元的霸權。其實,兩種看法都有相當多的根據。對于這樣的問題,需要做非常深入的研究,如果是前者,無疑需要有相應的對策。

    《公益時報》:在大多數人看來,任何一種貨幣的使用和消亡似乎都和自己關系不大,覺得“充其量我們都是貨幣的被動使用者”。但也有人對此持不同意見,認為民眾的金融啟蒙和教育十分必要。您覺得呢?

    朱嘉明:我認為金融的啟蒙和教育是必要的,而且金融貨幣的發展與社會民眾休戚相關。比如說貨幣貶值了,每個人都會不可避免的受其影響。或者說,一種貨幣制度被另外一種貨幣制度所替代,民眾常常是被傷害的最大群體。現在我們雖然沒有看到使貨幣制度翻天覆地的變革,但我們會看到全球貨幣制度在不斷地演變,而這種演變或直接或間接地都會聯系到民眾生活。

    比如說,人民幣升值或貶值,將會波及到一些在海外讀書的孩子家長的資金使用能力,且直接決定其支付學費時所付出的人民幣的多與少;也涉及你出國旅行時換匯成本的高低。所以,其實貨幣的變化與我們的生活還是密切相關的,那么如何使得自己辛勤勞動所得的收入與實際購買力保持相對穩定,盡可能減少或避免國內外金融貨幣影響的沖擊等問題,還是值得大家拿出一些時間去了解和關注的。當前金融領域已經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創新,更多的年輕人也開始關注這些問題,他們對新金融的認知熱情和參與激情都很高,這個時代已經開始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四虎久久无码一级 | 久久青青草原综合伊人|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自拍|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综合久久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 狠狠久久综合伊人不卡|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网导航|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在线| 五月天激激婷婷大综合丁香|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国产精品综合AV一区二区国产馆| 区二区三区激情综合|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亚洲| 国产色婷婷五月精品综合在线|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欧洲 亚洲 国产图片综合| 激情五月综合网| 国产亚洲综合网曝门系列| 色妞色综合久久夜夜|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色综合久久最新中文字幕|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 六月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7香蕉| 婷婷久久综合| 亚洲日本欧美产综合在线|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亚洲|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狠狠久久综合| 久久久久久久尹人综合网亚洲|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