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報記者 王勇 “一定要抓住目前有關社會企業的各種紅利。”面對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以下簡稱“社企論壇”)2019年會參訪團,“饞愛善食”老板鄧如斌略帶激動地說道。 作為一個以殘疾人員工主體的餐飲企業,“饞愛善食”在2018年底已經被成都市工商部門認證為社會企業,享受到了成都市關于社會企業的一系列優惠政策。 和鄧如斌一樣激動的還有參加社企論壇2019年會的近千名嘉賓。從年會傳來的消息顯示:社會問題的存在,產生了巨大的市場需求,而社會企業的實踐已經能夠將需求轉化為可觀的效益;政府對社會企業越來越重視,這種重視已經從精神落實為具體的補貼等優惠政策;資本不僅開始認可社會企業的模式,而且開始加大投入規模。 值得一提的是,10月17日,社企論壇2019年會舉行的影響力投資簽約儀式上,6家投資機構與8家投資標的的代表簽約,總簽約金額達到1.7210億元——這無疑是社會企業風口來臨最好的注腳。 從眾籌檢測到營收過億 早在2015年,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榮譽理事徐永光就提出,中國社會企業發展已經到達爆發臨界點。 他認為,由于種種社會問題的存在,導致養老、醫療健康、教育、家庭服務業、有機農業、殘疾人就業市場等領域都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將形成二三十萬億的社會投資市場規模。 但問題是,這種理論上的社會企業機遇是否能在現實中真正實現?社企論壇2019年會上相關社會企業的表現,證明經過這些年的實踐,社會企業是可以將需求轉化為可觀效益的。 以獲得2019“年度社會企業獎”的杭州老爸評測科技有限公司為例,用老爸評測創始人魏文鋒的話說,這是一家“用自媒體的力量幫助中國的老百姓遠離假劣毒產品”的社會企業。 從為女兒檢測毒書皮到在2015年成立老爸評測以“發現生活中看不見的危害,讓孩子遠離有毒有害產品”,是公眾對安全產品的需求推動了這家社會企業的產生。 但老爸評測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雖然通過評測聚集的大量的粉絲,但2016年初,因為資金用完,公司快要關門了。眾籌的資金只能解燃眉之急,如何可持續成為擺在魏文鋒面前必須解決的課題。 最終老爸評測選擇了“網紅”+電商的路徑,把檢測合格的產品推薦給用戶。“我不接受廣告,不寫軟文,為了自我造血,搭建老爸商城,以商養測”魏文鋒在老爸評測公眾號這樣寫道。 雖然也曾受到質疑,但實踐證明以商養測的路徑是可以走通的。2017年,公司的收入達到了千萬級,今年則有望破億。 同樣在迅速發展的還有大批的社會企業。 2017年成立的“饞愛善食”經過2年多的發展,已經擁有2家無聲餐廳,并且正在建設自己的中央廚房。參加人員工達到26人,其中22名是聾啞人。實踐證明,殘疾人在餐飲領域的能力并不遜色與常人。 “我們今年的目標是解決100個殘疾人的就業,5年內希望可以達到500-1000名殘疾人的規模。”鄧如斌表示。 “社會企業在前期更需要耐心地解決社會問題,并讓財務模型和盈利模型、擴張模型得到小范圍的完善試點,這樣才可以具備規模化發力,一旦到那個時候,企業就建立了自己非常好的商業門檻和行業進入門檻。” 慶漁堂董事長沈杰表示。 作為以物聯網技術服務漁業的社會企業,慶漁堂在發展中不僅獲得了影響力投資的加持,還獲得了2019社企年會的科技創新社企獎。 “我們的研究發現,95%的社會企業可能已經獲取了經濟效益。我們所調研的社會企業當中,有接近一半有很高的規模化的計劃和需求。”亞洲慈善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Mehvesh Mumtaz Ahmed表示。 從認證到提供優惠補貼 實際上,社會企業不僅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政府也開始認可社會企業的價值,并出臺了實實在在的支持政策。“從2018年開始,社會企業進入了政府的議事議程,政府驅動型的發展模式開始初見端倪。”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袁瑞軍表示。 “我們堅持將社會企業的發展壯大作為成都高新區推進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的重要工作任務。”成都市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周曉在年會開幕式致辭中表示。 據周曉介紹,2018年,僅高新區就有6家企業通過成都市首批社會企業認證。今年1月份,成都高新區市場監管部門為轄區發放了全國首張在企業名稱中有“社會企業”字樣的牌照。 “在市場監管局的支持下,在成都認證的社會企業可以做章程備案,把社會企業對社會公益的付出,通過章程確定下來。基于此,各地的政府才有可能對社會企業提供各種各樣的支持、服務、幫助。”成都共益與社會企業認證中心理事長馮天麗表示。 獲得認證的社會企業在成都已經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支持。“我們將通過建立社會企業孵化培育基地,舉辦社企交流會、培訓會等方式,積極推進高新區社會企業的發展。”周曉表示。 據鄧如斌介紹,“饞愛善食”在獲得認證后已經拿到了一次性的補貼10萬元,還可以享受兩年免稅的政策優惠。與此同時,進入社區的社會企業還可以獲得社區的相應支持。 為了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成都市金鳳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引入了32家提供服務的機構。這32家機構中既有社會組織,也有社會企業。“在一年的孵化期內,社區會為這些機構出場地、出資源。”金鳳社區居委會主任付亮表示。 童萌親子園就是其中一家社會企業。這是一家為社區0-3歲的兒童及其家庭提供離家近、可負擔、高質量的親子早教服務的機構。 “之前童萌就找過我們,但他們在被認證之前知名度不高,我們社區的思想也在轉變中,認證之后更了解、認可了,我們就達成了合作。”付亮表示,“現在社區帶小孩的幾乎都過來了,童萌能夠做到惠民低價,也體現了公益的性質。” 社區居民享受到了服務,而童萌也獲得了重要的支持。免費的場地節約了企業發展的成本,社區提供的資源則讓童萌比其他企業有了更多的優勢。 目前,童萌已經走出成都,向全國擴張。“我們發現,不僅是成都是社區會有這樣的措施,全國很多地方的街道社區都在進行這樣的探索。”童萌聯合創始人鄧富友表示。 實際上,提供政策的支持的不僅是成都,深圳在2015年就開始了中國慈展會社會企業認證,截至目前,五批認證了308家。 2018年,北京市同樣出臺了社會企業認證辦法。據北京市社會企業促進會副秘書長陸元芳介紹,目前認證的社會企業有46家。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在今年還提出要在北京回天地區進行社會企業認證和支持政策的試點。 資本正在大量進入 政府支持之外,更大的支持力度來自投資領域。既關注商業價值也關注社會價值的影響力投資,在中國的規模正在逐漸變大。 2018年,中國社會企業與社會投資論壇正式更名為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參與2018年會影響力投資簽約儀式的有3家投資機構,總的簽約金額為8600萬元。 而到了2019年會,不僅輪值主席成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主題也被確定為“科技賦能、資本助力、商業向善”。影響力投資簽約儀式則有來自6家投資機構、8家投資標的的代表簽約,總簽約金額達到1.7210億元,是迄今國內最大規模的影響力投資簽約。 在2018年的年會上,南都公益基金會宣布作為投資人,出資5000萬元,參與上海禹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新設立的影響力投資專項基金“禹禾基金”。 一年多時間過去了,“禹禾基金”支持的社會企業已經有多家,涉及教育、科普、養老、漁業、公眾互助急救、環保、殘障等多個領域。 “我們希望投資的項目能夠用創新的方法大規模地解決具體的社會、環境問題。”禹閎資本執行董事方巍強調。 2019年會還得到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金融、成都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和成都高新區管委會的支持,金融力量的認可可見一斑。 “從本屆年會的參會嘉賓和影響力投資簽約額來看,社會企業已經進入了商業和投資界的主戰場。”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榮譽理事徐永光強調。 據深圳國際公益學院董事會主席、招商銀行原行長、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名譽理事長馬蔚華介紹,目前影響力投資在全球呈幾何級數增長,今年估計超過達到萬億美元。 瑞銀全球家族辦公室的報告就顯示,54%的家族辦公室有意在未來12個月增加影響力投資的比重。 “我相信中國一定會成為社會企業發展的大國,也一定會成為影響力投資的大國!”馬蔚華強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