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為擁有遍布全國近9000家餐廳的最大餐飲集團,百勝中國本著“國際腦 中國心”的發展理念,一直將自身發展與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充分發揮企業自身優勢支持地區發展。 科學采摘保護資源 2018年,作為百勝中國旗下著名品牌,必勝客推出扶業計劃,首期聚焦云南永勝松露,通過菜品研發,促成必勝客新增原料采購,與當地龍頭企業合作,實現農民增收;通過農業技術培訓,提升勞動技能,實現幫助當地從業者增產,培訓直接受益人約1000人,經濟收入受益覆蓋整個永勝縣。 60歲的段朝文是云南永勝縣永北鎮段家村的村長,也是大山的護林員。在他閉著眼都能描摹出形狀的大山洼上,生長著一種珍稀菌種——黑松露。和很多當地村民一樣,段朝文是一名老資格的“松露獵人”,采挖松露已有超過20年的經驗。盡管他本人很注意保護松露生長的菌塘,但多年以來,當地大多數農戶搗毀式的采摘方式對野生松露生長環境的破壞較大,松露的產量日漸降低。 “七八年前,我曾經在一個菌塘挖到30多公斤的松露,但現在一個菌塘總共只能挖到幾兩松露。”段朝文無奈地搖頭,“雖然現在松露的價格漲了很多,但是挖不到,破壞太嚴重了。” 轉機出現在2018年2月,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云南省野生菌保護發展協會會長劉培貴教授來到永勝,組織完成了3期松露科學采摘培訓。 通過產業資源(松露)保護與持續利用的宣導,倡導松露科學采挖,保護產業資源可持續利用。聯合當地政府,邀請農科專家,投入資金和資源對當地農戶進行線上線下多角度長期指導培訓,幫助其轉變采挖觀念,掌握科學采挖技術,并加強其供應鏈管理的技能,以實現云南黑松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與此同時,必勝客將云南松露引入百勝中國供應鏈。采用云南優質松露的必勝客松露比薩系列產品在全國超過2200家必勝客餐廳正式上市,廣受消費者喜愛。 不僅如此,項目期間,還發行了由云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永勝塊菌(松露)保護與持續利用實用手冊》,該手冊成為云南第一本松露科學采摘培訓教材;錄制了5集松露科學采摘視頻課程可供當地農業、鄉鎮等部門為農民提供亟需的專業培訓使用;發放500本圖文并茂、富有實用性的松露掛歷供當地農民日常查閱;完成當地近1000名農民課程培訓,提升了松露科學采挖技能和合理保護意識。 助力農戶脫貧致富 在貴州,必勝客扶業計劃采購貞豐當地的優質火龍果,直接為農戶實現經濟效益;劃撥資金對農戶進行火龍果種植的科學培訓,協同助力貞豐火龍果產業的發展,打造貞豐火龍果品牌,真正達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秦萬鐘、盧大敏夫婦原來在外打工,想回鄉務農又覺得收入太低,2019年初聽說貞豐縣“龍之谷生態園區”招收工人,兩人商議后還是決定回到貴州進入園區工作。就這樣抱著試一下的想法接受了一個月的培訓,秦萬鐘和盧大敏開始了這份工作。 經過培訓后,小兩口被分到了總面積為41.09畝的“貴州貞豐火龍果百勝種植區”,與其他4位貧困農戶一起,負責地塊火龍果種植管理。經過7個月的精心培育打理,9月園區該地塊火龍果進入了豐產期。 2019年,在前期對火龍果餐品進行研發的基礎上,“必勝客扶業計劃”通過貴州省政府、省商務廳的牽線搭橋,開始有計劃地采購貴州貞豐火龍果,并將火龍果制作成為美食,端上了必勝客餐廳的餐桌。下一步必勝客還將組織對當地農戶進行集中的火龍果科學種植培訓,打造優質品牌帶動整個貴州省火龍果產業發展。 “沒想到我們種植的火龍果能在必勝客餐廳品嘗到,這是幾年前我在廣東打工時完全沒有想到的。今年收入6萬多,是火龍果給我們帶來了生活上的變化。現在我們不去外地了,還準備把孩子和老人接到貞豐縣城居住,這樣一家人就能團圓了。”秦萬鐘、盧大敏小兩口也因為辛勤的勞動,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全面打造系統性、多樣性 必勝客扶業計劃區別于以往單一的公益行動,針對不同的農產品采用不同的幫扶模式,并通過引入行業專家、刊發培訓手冊、錄制視頻課件、編訂掛歷、構建培訓微信群等方式,實現公益活動的線上與線下、書本與視頻、課堂和實操的多樣化、立體性呈現。 該項目不僅關注產業鏈前端的農產品資源以及對農戶的扶持,更以產業化的思維扶持生態鏈打造,對產業鏈末端的原料生產、加工和銷售均有涉及,是一個全產業鏈的產業扶貧公益項目。 通過菜品研發、突破采購、從業人員培訓、提升技能、增產到增收的各環節設定實施,為項目從業人員提供了從產品銷售端到從業技能提升再到增產增收的系統性幫扶;通過將原料采購地在遍布全國的必勝客門店菜單上的露出,提升農產品幫扶所在地地理標識知名度,為其提供對外宣傳的平臺。 百勝中國在進入中國32年以來,一直扎根中國,在堅持為顧客提供安全和營養的美食時,也不斷發揮企業優勢,通過創新與長期投入,已形成多個有影響力的公益項目,持續回饋社會,并將可持續發展融入企業戰略,提升價值鏈整體的可持續性,為社會帶來積極的影響力。(武勝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