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報記者 隋福毅 眼下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公益慈善組織而言是一場巨大的挑戰,疫情迅猛的傳播速度與急劇增長的抗疫需求無不考驗著公益慈善組織在處理應急公共事件的能力。在疫情之下,不少行業從業者將區塊鏈這項技術應用到行動中,其中,也不乏在善款追蹤方面的實踐。 讓每筆善款都有據可查 2月10日,由趣鏈科技開發和技術支持、中國雄安集團數字城市公司負責業務運營的慈善捐贈溯源平臺“善蹤”正式上線。該平臺旨在利用區塊鏈技術,為本次疫情中的慈善捐贈行為提供全過程的透明化公示服務,為構建更加公開透明的公益慈善體系助力。 據了解,目前,善蹤平臺主要有救助需求發布、捐贈信息發布、捐贈/救助信息公示、監督查詢功能等功能,上線至今已累計完成500余筆愛心捐贈,尚有近200筆待捐贈需求仍在公示。 在信息公示方面,善蹤平臺盡可能提供透明公開的信息溯源服務,例如,物資明細、捐贈物流信息、區塊鏈存證信息……不過,從受捐方發出物資需求,到捐贈方接受相關信息,再到捐贈物資順利抵達,這需要經歷諸多流程。那么,善蹤平臺又是如何保證上鏈信息準確無誤呢? 針對這一問題,善蹤平臺相關負責人、趣鏈科技產品總監吳琛表示:“在操作過程中,平臺運營方接收到發布需求,在信息上鏈之前,會進行多方信息交叉驗證與第三方數據機構人工核驗,后期也會引入兩步驗證的方法,一筆捐贈需要收發雙方共同確認,來大大提升捐贈行為的公信力。” “現階段,慈善機構進行信息公示依賴于單方,不同階段的信息掌握在不同人手中,而且造假成本相對較低,信息的真實性很難保證,而基于聯盟區塊鏈技術的善蹤平臺便使得造價成本大大提高。因為,首先在發布信息后無法刪除也無法修改,其次如果機構登記假的信息,將會被社會各界人士進行監督反饋,造假機構很可能被當做失信機構,付出慘痛的代價。”吳琛說。 公眾認知程度影響技術落地 雖然區塊鏈對于保證公益慈善捐贈的透明化具有顯著作用,但是從實際運行情況來看,還是充滿著挑戰。由于本次疫情發生迅猛,社會需求和捐贈信息早已超出了公益慈善組織反應速度,加之區塊鏈技術在公益慈善領域的應用尚未成熟,信息上鏈的難度也大大提高。 從善蹤平臺公示信息的情況來看,在物流信息及捐贈證明等公示信息中存在部分信息公示不齊全的現象。對此,吳琛表示:“在項目籌備初期,我們便發現用戶對區塊鏈的認知和接受度十分影響這一技術應用落地。對待區塊鏈這一前沿技術,用戶需要有較長的接受過程。而且,數據上鏈需要線上和線下協同,我們正在鼓勵更多的機構和企業將信息完善。同時,未來平臺還將開放公證等功能,并且延伸到日常的公益捐贈項目中,構建更全面完善的公益平臺。” 對于區塊鏈技術在公益慈善領域的發展前景,吳琛表示看好,但同時也認為想要更好地推廣區塊鏈,技術發展和提高公眾認知度缺一不可。 “區塊鏈技術在公益慈善領域擁有廣闊的應用空間。如何實現更多的真實信息上區塊鏈是應用落地的關鍵點之一。解決這一問題,不僅需要在技術層面尋找最佳解決方案,也需要通過完善的培訓、概念普及,逐步培養大眾對區塊鏈的認知。只有當大眾、政府、企業認可區塊鏈的應用價值,而且區塊鏈技術足夠成熟,這一技術才能更好地為公益慈善助力。”吳琛談道。 疫情之下,區塊鏈大有可為 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規模傳染,引發了一系列社會連鎖反應,對湖北全省乃至全國各地造成了難以估量的影響,交通、醫療、金融、娛樂等諸多行業為此遭受了不可磨滅的損失。然而,很多時候,新技術的優勢往往會在“危機”之時凸顯,推動技術革新的同時也為戰勝困難貢獻力量。 據“互鏈脈搏”每周觀察顯示,2月3日至2月16日期間,有近20個協助疫情防控工作的區塊鏈應用上線。區塊鏈技術正在用其獨到的方式加入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之中。除了善款追蹤外,區塊鏈技術還在疫情信息管理、政務服務以及金融服務等領域展開行動。 在信息管理方面,面對繁雜多變的人員篩查、慈善捐贈的整合分配以及醫療衛生系統的工作壓力,區塊鏈技術為疫情信息的高效統籌提供了可能性。 廣州市南沙區于2月4日上線“疫情防控協同系統”,匯總各類防控信息,打造統一的疫情防控中心;青島市即墨區2月14日宣布搭建一條分布式在線采集區塊鏈網絡,快速實現各防疫部門間跨區域、跨行業進行數據驗證和查詢。此外,福州、湖州、濟南等地也紛紛上線相關應用,助力打贏疫情防控戰。 為盡可能降低線下辦理業務的可能性,區塊鏈技術還在推動數字化服務的進程,其中政務和金融服務的應用尤為突出。 據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消息,自2月8日起,北京市上線“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升級版,推出“區塊鏈+不動產登記”7個應用場景。相關群眾和企業可登錄北京市不動產登記領域網上辦事服務平臺辦理區塊鏈應用場景業務。與此同時,各地政府也相繼公布利用新技術展開社會民生服務的決定。 本次疫情波及眾多中小微企業的發展,甚至影響其生存問題。記者發現許多金融機構和企業基金會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在這個過程中,一些金融機構決定推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線上金融服務。這不僅可以提升服務便捷性,也可為戰勝疫情履行自身的企業社會責任。 雖然區塊鏈技術仍在摸索和發展的階段,但在疫情之下,其在解決社會問題的能量已經顯現。相信隨著技術的繼續進步和公眾接受度的不斷提高,區塊鏈將會在諸多領域發揮價值,公益慈善領域也可在技術的加持下,在提高信息處理能力和工作效率的同時,進一步樹立行業的公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