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雙軌并行 繼武漢及其周邊城市疫情出現波峰之后,湖北農村防疫工作形勢也不容樂觀。2月底,黃梅鎮發生了22名村民誤食鎮疫情防控指揮部下發的二氧化氯環境消毒片的事情。在缺少防疫物資和用品、村民缺少醫學和防疫知識及其相關信息的情況下,更加迫切地需要組織動員村民加強自我防護,采取有力有序、科學周密舉措,防止疫情在農村地區擴散。 黃岡梨花村只是聯合行動發現的其中一個問題比較突出的村子而已,還有更多的村子需要志愿者的介入。 為了對一線疫情有更多的了解,以提供針對性服務,iWill聯合行動每日和湖北前線組織保持密切聯系和調研,根據疫情變化情況,在研判后制定對應策略,再為這些組織和志愿者提供專業指導。iWill聯合行動將持續在鄉村開展在線社區專業服務,也將探索農村防疫的社區自治模式,為湖北提供“城市+鄉村”的雙軌并行志愿服務。 三一基金會希望iWill聯合行動能夠搭建一個社會組織、志愿者、社工參與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治理的信息平臺,起到志愿者招募、組織、培訓、信息溝通等功能,面向公眾普及傳播相關專業知識,幫助公眾提升科學自救與互助的意識與能力,并能夠凝聚社會力量,對事件當中的各類信息進行收集、分類、分析,以形成專業政策建議,供有關部門及相關社會組織參考。 “希望這個平臺上能觸達政府相關部門,下能組織、培訓和聯絡志愿者,收集到的信息可供專業人士分析,同時也作為對公眾宣傳科普的窗口。”郭琳對iWill聯合行動有很高的期待。 同時,三一基金會也給了iWill聯合行動很大的行動空間。這畢竟是一個應對重大公共突發事件的項目,項目執行的社會環境在隨時發生變化。郭琳告訴《公益時報》:事急從權,所以三一基金會會給予項目伙伴更大的空間,使其能夠及時應對外界的各類變化,做出適當的調整。因此,這個項目不同于一般的科學公益捐贈項目,它的自主度和靈活度更高。 溫暖社會 從1月23日iWill聯合行動啟動至今,已有30余家機構伙伴加入聯合倡導,2400余人次志愿者投入到服務中,為武漢、仙桃、黃岡以及三亞的20000余人次居民提供了22028小時的線上服務,同時還提供了54場在線心理疏導等培訓與輔導,累計聽課3萬余人次。 每一個統計的志愿者服務次數的背后都是在告訴對方:“你不是一座孤島,我們陪你在一起戰斗。”除了這些可以直接量化的數字成果,更重要的是,由楊團主導的iWill聯合行動中的公共政策專家團隊,專家們會把在開展志愿者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形成報告提交給政府相關部門參考,而對于目前iWill聯合行動的進展情況等,張青之也會直接向北京市政府相關部門匯報,由此形成從一線實踐到為政府決策提供建議的直接閉環。 iWill聯合行動的跨界協作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所提供的遠程資源和專業技術支持,實現了政府、社會組織、專家、志愿者等多方的異地合作,是社會應急機制的一種新嘗試。此外,iWill聯合行動提供的志愿者培訓、心理咨詢、醫療咨詢是對目前醫療應急機制的重要補充。為留下更多的經驗供他人參考,iWill聯合行動還將會有知識沉淀類的產出:將會推出一套志愿者培訓手冊和一套公眾參與社會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行動指南。 iWill聯合行動開展工作已有一段時間,翟雁和伙伴們正在規劃著下一步工作的開展:從應急行動走向平臺化支持系統,通過專業志愿者對各地社會組織進行賦能,支持在地化發展與內驅能動…… 目前,iWill聯合行動的管理團隊加上專家團隊有100余人在為“三師”志愿者們提供前線支持工作。 “哪怕我們的工作只讓這個社會改變一點點,創造了一點點的溫暖,讓武漢人民知道自己不是一座孤城,讓村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孤獨的村莊,能夠將溫暖傳遞到他們身邊,這就是溫暖社會建設的過程,是一個新的社會治理模式探索的過程。”翟雁說,“那我們再苦再累,都會覺得有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