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報記者 于俊如 目前,各地民政部門已陸續開展社會組織2019年度年檢年報工作。 北京市民政局在1月17日發布了《關于開展基金會2019年度報告和年度檢查工作的通告》,又在3月5日發布了《關于開展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2019年度檢查工作的通告》。北京市基金會年檢年報網上填報系統已于2月份開通。 1月22日,上海市發布了市級社會組織年檢年報的通知。此外,福建、浙江、湖南、廣州、深圳等省市的相關工作也在陸續展開。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疫情影響,各地對2019年度年檢年報工作做出了針對性調整。廣東省社會組織管理局在3月6日發布了對全省性社會組織延遲提交2019年度工作報告的公告;北京通過簡化程序取消咨詢環節、調整年度檢查結論辦事方式、疫情期間開通線上培訓,錄制線上課程等舉措支持社會組織開展年檢年報工作。 為給社會組織在疫情期間為年檢年報工作做好準備,《公益時報》記者邀請北京市社會組織發展服務中心結合北京市社會組織2019年度年檢年報工作安排和近幾年工作經驗,整理出社會組織年檢年報難以一次性通過的常見問題,供社會組織參考。 據了解,北京市社會組織發展服務中心于2015年受北京市民政局委托,通過網絡咨詢回復、電話及現場指導、年檢培訓等方式為市級社會組織提供年檢年報咨詢輔導。2019年,該中心開展年檢咨詢輔導與預審核工作,使3496家社會組織受益,其中基金會718家,民非1297家,社團1481家;為社會組織提供咨詢服務共計5806次;開展25場社會組織年檢年報培訓,共計1830家組織1938位社會組織人員參與。 2020年疫情期間,該中心多渠道為社會組織提供年檢年報工作的支持,包括開通電話咨詢熱線、建立線上咨詢群、邀請北京市社會組織管理中心基金會處和社團處為社會組織進行在線年檢課堂培訓答疑、錄制線上培訓視頻并推廣、持續舉辦年檢年報在線答疑等。 關于做好年檢年報工作的幾點提醒 1.機構法人和理事會成員務必盡職盡責。 社會組織年檢年報工作體現一個組織最基礎的管理能力,也是最基本的公信力保障,首先需要社會組織法人高度重視,親自抓落實,管理層嚴格按照年檢年報規范做好工作。理事會和監事會要履行章程賦予的權利和責任,將年檢年報工作作為審視組織治理規范的基本議題。 2.關注時間,做好安排。 做好年檢年報工作,首先需要實時關注了解截止時間,并結合組織的工作安排,在截止時間前提交。 按照《基金會管理條例》,基金會須于3月31日前完成年檢年報工作。但今年受疫情影響,社會組織年檢年報工作人員可實時關注登記管理機關是否有調整通知。 以北京市2019年年檢年報工作為例:有業務主管單位的社團、民非組織應在3月31日之前將年檢年報報告書遞交至業務主管單位審核,沒有業務主管單位的社團、民非組織應在5月31日之前將年檢年報報告書遞交至登記管理機關審核。 年檢年報提交后,社會組織年檢年報工作人員要定期登錄年檢年報系統查看審核狀態,進行相應操作。 兩周內未得到回復信息,請撥打業務主管單位或者登記管理機關主管業務處室電話咨詢。3月為基金會年檢年報集中提交月,5月為社團與民非年檢年報集中提交期,業務量較大,一是提醒大家錯峰提交,二是如未及時回復,請耐心等待。 3.社會組織應明確專人負責年檢年報工作。 該工作人員應對組織基本情況較為熟悉,才能做好年檢年報。年檢年報過程中出現人員更替,需要做好工作交接,避免工作中斷,對組織獲得年檢年報結論造成不良影響。 年檢年報聯系人、聯系方式如發生變更,需及時與登記管理機關對接人聯系,更新聯系方式,避免收不到信息通知。 4.社會組織應妥善保管一證通以及非數字證書登錄方式的用戶名和密碼。 社會組織年檢年報工作人員變動時應注意交接完整,避免因為忘記用戶名或密碼,重新申請重置,耽誤年檢年報進度。 5.提前提交報告書更有保障。 有社會組織習慣在年檢年報工作時間快截止時才提交,導致出現問題而沒有調整的余地。通常,越到后期年檢年報系統壓力越大,容易出現組織沒有足夠時間補齊更正,影響組織年檢結果。 6.盡早開展組織年度財務審計。 提前確認審計會計師事務所是否具有電子簽章和至少2名注冊會計師電子簽章的資質,需要將審計報告模板交給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需要按照模板要求的內容出具審計報告。 7.撥打咨詢電話勿急躁。 如果在年檢年報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撥打相應咨詢電話,因年檢年報過程中咨詢量巨大,撥打不通時請勿急躁,一是更換時間再次撥打,二是提前做好工作,給自己和他人留余地。 8.及時關注相關信息。 以北京市為例,可登錄“北京市民政局”網站,也可以關注北京市社會組織發展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協作者云公益”,年檢年報培訓相關通知及提醒將在網站和公眾號上發布。 關于基金會年檢年報的重要提示 關于年度工作報告的填寫,基金會專職工作人員應小于或者等于工作人員的數量。 基金會的從業人員是指在秘書處等內設機構的工作人員,包括兼職人員和專職人員和全職的管理層人員,不在社會組織全職工作的理事、監事、理事長等管理層人員不算從業人員。 業務活動開展情況、重大公益慈善項目收支明細表、重大公益項目大額支付對象表和專項信息審計報告中的重大公益慈善項目收支明細表、重大公益項目大額支付對象表中涉及同一個項目的,其項目名稱、收入和支出金額均應一致;業務活動開展情況應包含重大公益慈善項目收支明細表中所列示的項目,重大公益慈善項目收支明細表應包含重大公益項目大額支付對象中所列示的項目。 基金會的關聯方包括發起人、主要捐贈人、基金會理事主要來源單位、基金會投資的被投資方、其他與基金會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響關系的個人或組織。 在審計報告方面,參加年檢年報的基金會、有公開募捐資格的基金會必須進行審計,報送審計報告和專項信息審核報告。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可自行決定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 關于社會團體年檢年報重要提示 在年檢報告填寫方面,社團只有個人會員的組織,數量不能少于50;只有單位會員的組織,數量不能少于30;社團既有單位會員,又有個人會員,總數量不少于50。 依據《北京市社會團體年度檢查辦法》規定,社團年底凈資產合計不得小于注冊資金。 監事會意見按章程中規定為監事會職責,至少應包括:該組織是否按照該組織章程、業務范圍開展活動,開展的活動有(無)違法違紀行為,是(否)符合財務規定等內容,監事會意見需按實際情況填寫。 在年度報告方面,以北京市為例,根據《中共北京市紀委機關、中共北京市委組織部〈關于從嚴做好清理規范領導干部在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社會組織以及在企業兼職有關工作的通知〉》,現職、離退休黨政機關人員(無論是否擔任行政職務)以及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領導干部(不分級別),需按干部管理權限審批或備案后方可兼職。 在審計報告方面,如組織出現大額應收款項、預收賬款以及應付款項,需在審計報告中進行詳細披露(包括是否按照章程和財務管理制度履行民主決策和信息公開程序等內容)。 截至12月31日,凈資產如小于開辦資金,需補足,并在審計報告中注明于什么時間補足。如不能補足,在審計報告中披露凈資產已低于開辦資金,且不能補足。 關于民非年檢年報的重要提示 在年檢報告書方面,理事長人事關系所在單位及職務是指其人事檔案存放單位,應填寫其人事檔案存放單位,民非單位不能夠存放單位人員的人事檔案材料。 年度未按時換屆、未按時召開理事會、本年度未召開足夠次數的理事會,需要在年檢年報報告中填寫詳細理由。 制度方面,證書保管及使用管理制度,印章保管、使用管理制度,檔案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固定資產管理制度都應該建立。 需認真如實填寫本年度組織內開展的重要業務活動,如未填寫任何內容會認為貴單位全年未開展業務。 在審計報告方面,審計報告的格式與內容需要嚴格按照民非審計任務書中要求的內容進行出具,沒有的項目可以列項寫無,但是不能夠少項。 審計報告一定要按照民非審計任務書的要求來出具,特別注意與社會團體審計報告模板進行區分;一定要出具電子版的審計報告,圖片,掃描件形式不合格。 民非年檢審計不指定會計師事務所。要求會計師事務所至少具備2名注冊會計師并且具有加蓋電子簽章的資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