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專題
   第14版:社會創新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我國留守兒童的互聯網普及率為77.7%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社會創新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20年05月1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發布
我國留守兒童的互聯網普及率為77.7%

    5月13日,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聯合發布《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

    報告基于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小學、初中、高中及中等職業學校34661名學生抽樣調查,從未成年人互聯網接入環境、互聯網使用、網絡素養教育、網絡安全與防護等方面,展示了當前我國未成年人的互聯網使用特點和網上生活狀態。

    報告顯示,目前,我國留守和流動兒童的互聯網普及率分別為77.7%和83.6%,存在網絡使用技能偏低、手機游戲偏好明顯、更易遭遇不法侵害等問題。

    使用互聯網已相當普及

    數據顯示,我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已相當普及。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75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3.1%。隨著移動互聯網向農村持續滲透,城鄉未成年人數字差距進一步彌合。城鎮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3.9%,農村未成年人達到90.3%,兩群體的差異較2018年的5.4個百分點下降至3.6個百分點。

    未成年人學齡前觸網比例顯著提升。報告顯示,互聯網對于低齡群體的滲透能力持續增強,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互聯網。調查顯示,高中和中職學生首次使用互聯網在學齡前的比例為15.9%和10.7%,初中生增長至18.8%,小學生首次使用互聯網在學齡前的比例最高,達到32.9%。這一趨勢對家庭的上網技能教育、網絡內容監督管理、互聯網企業針對性保護機制提出更高要求。

    對互聯網認知正向積極

    報告顯示,未成年人對互聯網的認知正向積極,互聯網已經成為未成年人認識世界、日常學習、休閑娛樂的重要平臺。超過六成的未成年網民認為互聯網是自己認識世界的重要窗口和日常學習的得力助手,超過五成認為互聯網是自己娛樂放松的有效途徑和便利生活的重要工具。 

    手機是未成年人使用最多的上網工具。調查發現,未成年網民使用各類上網設備的比例,依次是手機(93.9%)、電視(56.7%)、臺式電腦(45.0%)、筆記本電腦(31.5%)、平板電腦(28.9%)。未成年網民中,擁有屬于自己的上網設備達到74.0%,其中自己有上網手機的為63.6%。

    學習、聽音樂、玩游戲位列上網活動的前三位。調查發現,未成年網民上網經常從事的各類活動中,排在前三位的是網上學習(89.6%)、聽音樂(65.9%)、玩游戲(61.0%)。其他還包括:上網聊天(58.0%)、看短視頻(46.2%)、搜索信息(44.9%)、看視頻(37.5%)、看動畫或漫畫(33.2%)、使用社交網站(32.0%)等。

    互聯網成為重要學習工具

    報告提到,互聯網已成為推動教育信息化改革和知識普惠發展的主要依托。調查顯示,89.6%的未成年網民會使用互聯網進行學習,較2018年的87.4%提升2.2個百分點,各類網上學習活動的比例均較2018年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通過互聯網學習課外知識、復習的比例較2018年增長最為明顯,均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通過專業在線教育平臺進行學習的比例也較2018年提高3.9個百分點。

    未成年人網上學習與學校課堂教育深度融合。調查發現,未成年人網上學習依次是:做作業(45.5%)、復習學過的知識(44.4%)、在線答疑(40.7%)、背單詞(39.1%)、學習課外知識(33.4%)、在線教育輔導(18.3%)。在網上學習領域,成年人主要是搜索、獲取信息,未成年人則更多表現為課堂教育的延伸。

    66.1%的未成年網民認為上網對自己學習產生了不同程度的積極影響,較2018年的53.0%提升13.1個百分點。其中,認為產生非常積極影響的14.6%,較2018年的13.3%提升1.3個百分點;認為有些幫助的為51.5%,較2018年的39.7%提升11.8個百分點;認為因上網時間過長而造成學習退步的占11.4%,較2018年的19.5%下降8.1個百分點。

    不同學歷段對上網不良影響的認識存在一定差異。小學生網民認為上網對自己學習造成不良影響的比例最高,達到12.9%;初中生和高中生網民分別為9.0%和9.7%;中職學生網民認為上網對自己學習造成不良影響的為12.5%。 

    網絡素養教育體系需進一步完善

    初中是未成年人網絡社會屬性形成的關鍵期。調查發現,小學生在網上從事聊天、使用社交網站、逛微博、逛論壇、看新聞、購物等各類社會化活動的比例,均明顯低于其他學歷段,初中開始則出現顯著增長。如初中生上網聊天、使用社交網站查看或回復好友狀態的比例,分別比小學生增長31.5和29.8個百分點。

    在網絡安全防護意識方面,調查顯示,54.6%的未成年網民會有意識避免在網上發布個人信息;41.3%會將網上個人信息設置為好友可見;29.8%會在網上發布個人信息之前征得父母同意;有20.8%的未成年網民不具備上述任何隱私保護意識。

    使用互聯網是未成年人的重要權利,但網絡暴力、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屢禁不止,一些網站和APP非法收集、濫用、買賣未成年人個人信息頻頻發生,嚴重威脅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安全。

    為此,國家網信辦于2019年8月發布了《兒童個人信息網絡保護規定》,整合相關法律文件中涉及兒童個人信息網絡保護的規定,對保護兒童個人信息安全以及為兒童營造健康數字環境意義重大。《規定》特別明確,兒童監護人應當正確履行監護職責,教育引導兒童增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和能力,維護兒童個人信息安全。

    調查顯示,未成年人遭遇網絡安全事件的比例低于整體網民。66.0%的未成年網民表示在過去半年內未遭遇過網絡安全事件,高于整體網民的55.6%。這可能因為:一是未成年網民相比成年網民使用互聯網的機會少,遭遇網絡安全事件的可能性低;二是未成年網民的網絡安全防范意識弱,雖然遭遇不法侵害但未能有所感知。

    報告提到,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教育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65.6%的未成年網民主要通過自己摸索來學習上網技能,通過學校學習獲得上網技能的為25.7%。目前的網絡素養教育尚未形成統一、標準的教學體系,網絡操作技能、網絡防沉迷知識、自護意識和能力需要得到加強。

    此外,本次調研還針對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互聯網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并與全國中小學生平均水平進行了對比分析。目前,我國留守和流動兒童的互聯網普及率分別為77.7%和83.6%,存在網絡使用技能偏低、手機游戲偏好明顯、更易遭遇不法侵害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網絡素養教育、加強社會關愛幫助、依法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提出五項建議

    該報告在總結我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的基礎上也提出了一些具體建議:

    一是重視針對學齡前兒童的上網管理和教育問題。目前小學生在學齡前就使用互聯網的比例已達32.9%,預期將有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在學齡前就接觸互聯網。單純的限制難以達到效果,對孩子上網進行積極的教育、引導和管理才是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正確方式。建議家長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正確榜樣,盡可能增加親子互動,避免“將孩子交給網絡”。鼓勵互聯網企業開發針對學齡前兒童的保護機制、應用程序和內容產品,提供積極健康、寓教于樂的文化娛樂內容,為家長提供簡單易操作的管理工具。

    二是采用多種方式降低未成年人網絡沉迷風險。家長應提高對未成年人日均上網時長的重視,教育引導孩子合理規劃使用互聯網的時間和內容。學校加強對學生攜帶手機等智能產品的管理,同時密切關注可能過度使用互聯網的學生家庭情況,對有困難的留守或流動兒童家庭提供關懷,避免孩子將上網作為精神寄托。互聯網企業應切實承擔起社會責任,完善實名驗證、時長限制、內容審核、偏好推送等運行機制,進一步整合軟硬件、操作系統、運營商等多方面技術能力,形成統一聯動的未成年人健康上網機制。

    三是網絡教育應針對不同學歷段未成年人的特點。未成年人的網絡社會屬性在初中開始形成,高中得到鞏固,應基于這一特點進行差異化教育。針對小學生網民,應注重上網時長的管理,培養孩子對互聯網的正確認識,鼓勵孩子利用網絡汲取健康有益知識,避免過度的網上休閑娛樂。針對初中生網民,應側重其互聯網應用技能的培養,重視文明上網、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教育。針對高中生網民,應鍛煉其在網絡信息甄別、工具使用、創新創作等方面的能力,培養對社會的正確認知,并鼓勵其利用互聯網提高創造能力。

    四是著力推動包括家長在內的全民網絡素養教育。雖然很多中小學都已設置了網絡教育課程,但目前對于網絡素養教育整體尚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建議著力推進網絡素養和教育方式研究,明確新時代青少年群體的網絡素養內涵,將上網技能、安全防護、信息甄別等能力作為網絡素養教育的必修課。在此基礎上,將網絡素養教育拓展至全民,糾正家長、學校和社會對未成年人使用互聯網的錯誤認知,使家長具備管理和引導子女正確上網的能力,消除其對互聯網不良影響的焦慮心理。

    五是提升未成年人網上自護能力并完善保護機制。進一步推動未成年人網絡權益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推動公安部門、網信部門、司法機關嚴厲打擊傳播暴力色情有害信息、在網絡空間對未成年人實施傷害的違法犯罪行為。互聯網企業進一步落實主體責任,研究并推廣全網統一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機制,構建標準明確的未成年人“內容池”機制,設置顯著的未成年人不良內容舉報投訴通道。在社會層面,定期對未成年人網上自護意識和能力進行調查,通過案例教學等方式進行有針對性地教育,并在校外打造具有公信力的專業咨詢服務平臺(如共青團12355青少年服務臺)。

    ■ 本報記者 皮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热线|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守人婷|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狠狠色婷婷狠狠狠亚洲综合|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野狼|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 天天色天天综合|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综合| 狠狠的干综合网| 亚洲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7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天堂中文久久久久 | 观看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鬼色 欧美 亚洲 一区二区 |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 久久综合丁香激情久久| 欧美久久综合性欧美|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成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 欲香欲色天天综合和网|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 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 色综合久久最新中文字幕| 狠狠色成人综合网图片区| 色狠狠色狠狠综合一区|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久久―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综合二区| 久久久综合香蕉尹人综合网|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丁香五月婷婷综合激情在线| 久久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社区| 国产综合色香蕉精品五月婷|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鬼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久|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