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新聞
   第14版:社會創新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鄉賢評理堂”讓新鄉賢有新作為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社會創新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20年08月1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鄉賢評理堂”讓新鄉賢有新作為

    永川區臨江鎮隆順村“鄉賢評理堂”,鄉賢評理員陳久述(左二)正在為村民調解糾紛

    永川區永榮鎮白云寺村鄉賢評理員王章學(右一),在自家墻上懸掛“鄉賢評理堂”牌匾

    祝家壩大院,雖叫大院,其實并不大,只是個村民小組,隸屬重慶市永川區仙龍鎮太平橋村。

    老蔣邊介紹,邊伸手一指:不遠處,紅底金字的“鄉賢評理堂”牌匾煞是醒目。作為鄉賢評理員,老蔣很是自豪。“矛盾糾紛來我這兒評評理,基本上不出院都能解決。”

    走進“鄉賢評理堂”,圍著方桌坐定,老蔣拿出了專用記錄本。兩個小時下來,有好幾撥村民來找老蔣說事兒。小一點的矛盾現場評理,大一點的糾紛問清要害,再約定“調查”和評理的時間。

    在永川區,像蔣顯明這樣的鄉賢評理員現有107位。他們平時活躍在田間地頭,評判家長里短,維護公序良俗,涵育文明鄉風。

    選鄉賢評理員

    一身無褶的白衣,胸前佩戴黨徽,三教鎮川主廟社區的王志學精神矍鑠,完全看不出已是85歲高齡。

    “先是開院壩會推薦,現場投票。”兩年前,王志學當選鄉賢評理員,連他自己都沒想到會全票通過,“當時就想,大伙這么信任,選上了就要好好干。”

    院壩會推薦只是第一關,其后還有6道程序:村民評議、初評公示、走訪復核、鎮街審核、正式公示、區級認定。經過層層把關,王志學正式成為永川區“鄉賢評理堂”的第一批鄉賢評理員。

    鄉賢評理員不是誰都能當,首要得是新鄉賢。2015年以來,永川區按照“草根群體、民間力量”的定位,開展“我們的鄉賢我們評”活動,選出1009名新鄉賢。其中,年齡最大的93歲,年齡最小的27歲;黨員占比超過一半,農村優秀基層干部、鄉村教師、致富帶頭人等成為主體。

    “說話有人聽,辦事有人跟,群眾信得過。新鄉賢德高望重、垂范一方,是鄉村治理中不可多得的德治資源。”永川區委書記滕宏偉說,推動鄉村善治,要用活用好新鄉賢資源,這是遴選鄉賢評理員、建設“鄉賢評理堂”的初衷。

    7道程序層層選,20字標準嚴把關,永川區再從全區1009名新鄉賢中遴選出107位鄉賢評理員。與此同時,107個“鄉賢評理堂”在永川各村社掛牌開張。

    107名鄉賢評理員,像王志學這樣德高望重的長者約占1/3。另外兩個“1/3”,分別是有豐富群眾工作經驗的人和致富帶頭人。

    斷是非曲直

    評理不是簡單地“和稀泥”,而是要從根子上解決問題。

    2018年3月,雙石鎮雙石社區一棟老房子下水管堵塞,樓上樓下的住戶相互埋怨。

    74歲的評理員溫昌權得知后主動上門,挨家做工作,“已經臭氣熏天了,咱們就別再怨氣沖天了。”

    “老溫不是一塊包包兩邊揉,而是分清了誰家的責任,批評教育。這不算完,還幫我們解決實際問題。”居民代英說,在溫昌權的提議下,幾戶人家同意共同出錢整修水管以絕后患,“他幫我們聯系施工單位,硬是在這里連盯了好幾天,一直到修好。”

    水管不堵了,居民的心也就不堵了。

    評理也無法“包打天下”,還須引導群眾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

    “有個合同糾紛,幾年了一直僵持不下,想請您老出面協調一下。”2018年3月,評理員王志學接到三教鎮綜治辦主任鄧興志的電話。雖然馬上答應下來,但王志學沒有大包大攬,“先了解情況,再討論一下。”打開厚厚的卷宗一看,最關鍵的當事人居然是自己的遠房侄子王某,王志學的底氣增加了不少。

    王某的妻子2013年去世,但她生前從親戚那里借了一些錢。后來,親戚們拿著借條追上門,把王某一下搞蒙了。“我怎么知道是不是已經還了?”看到欠款總額近20萬元,王某壓力不小,疑惑也大。

    一番研究后,王志學建議,由鎮司法所選派一名專業法律工作者,一起來處理這起合同“懸案”。

    “凡事要講證據,人家有借條,你拿不出還款憑條,鬧到法院也不占理。”王志學苦口婆心,再加上專業法律工作者擺出的法律條款,讓王某頓時語塞,但思想的彎還是沒轉過來。一次不行,就跑兩次三次,直到今年5月,在王志學和搭檔的共同努力之下,王某終于認可了還款方案。

    鄉賢評理,遵循“法為上、禮為先、和為貴”,是對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的有益補充,而不是直接代替。永川區牢牢把握這一原則,專門發文明確要求:“鄉賢評理堂”必須在鎮村黨組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鄉賢評理員必須接受政法部門的專業指導。

    聚民智民力

    見到王忠容時,這位65歲的鄉賢評理員滿臉倦容。

    “昨晚在工地守著收材料,深夜兩點才回來,早晨5點又被電話鬧醒。”王忠容快人快語,邊擺板凳邊說。聊天的話題,也從工地開了頭。

    這段時間,村里在修一條3.8公里長的水泥路,王忠容一直守在工地上。這位大忙人,是何梗鎮豐樂村黨總支下屬一個黨支部的書記,也是鄉賢評理員,村里的大事小情、村民間的矛盾糾紛都得管。

    一位村民講起了王忠容調解糾紛的故事:村里有一戶人家,兩個子女不贍養老人,王忠容調解多次,最后支持老人打官司,為防止判決結果不兌現,王忠容提出贍養費由她轉交,監督到底……

    干這些事,確實費心思,當好鄉賢評理員不易。為村民服務了30年,王忠容總結出幾點心得,“鄉情、傾聽、公正,這些底線得守住。”

    老伴在城區買了房子,但王忠容很少回去住,“有一次回城都走到家門口了,又被村民的電話給叫了回來。大家信任我,我放心不下,也舍不得。”

    鄉賢評理員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由群眾推選、受群眾認可。靠著這種天然的情愫和為民服務的勁頭,他們進得了家門,坐得下板凳,拉得上家常,建立起感情;他們對鄰里鄉親知根知底知想法,經常可以問寒問暖問民情……

    “‘鄉賢評理堂’是培養村民理性溝通的公共交流空間,也是提高基層合作效率的重要平臺。”重慶市委黨校公共管理學教研部主任謝來位教授認為,鄉賢評理員公信力和認同度高,對鄉村公共事務有發言權,這就使得推進鄉村治理具有了重要的現實意義。

    永川區委和區政府也意識到,鄉賢評理員和“鄉賢評理堂”的作用,絕不只是評評理,還具有更大的價值。經過調研總結,永川區建立起鄉賢評理員參與基層民主自治機制,村(居)兩委召開重要會議、開展重大活動、實施重點項目,均須充分聽取鄉賢評理員的意見和建議。

    在永川區各級黨組織的領導下,散布在鄉村的一個個“鄉賢評理堂”,正成為答疑釋惑、反映民意、匯集民智、凝聚民力的重要載體,激發出基層自治的民主活力。大事共議,實事共商,好事共辦,成為“鄉賢評理堂”的一大亮點。

    護公序良俗

    衛星湖街道石龜寺村,有座“老店子”大院。石板古道、黃桷老樹,見證著這里300多年的滄桑變遷。

    74歲的呂祥杰退休后,回到大院里的老宅生活。為了給鄰里鄉親營造優美舒適的公共環境,他在周邊栽種了很多花草竹木,設計和修建了“翠竹亭”“葡萄亭”“娛樂亭”“文化長亭”,自費購置了書籍和健身設備。

    2017年,村里推選鄉賢評理員時,呂祥杰毫無懸念地全票當選。“文化長亭”掛上了“鄉賢評理堂”的牌匾,成為大院新風景。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呂祥杰在調解家庭糾紛上卻獨有心得。

    村里一對父子,因土地征收補償鬧得不可開交。呂祥杰第一次到現場時,聽到的第一句話竟是父親對兒子吼“今后都不要往來了”。一問詳情,是兒子想從父親那里多拿一點土地補償款做小生意,但父親考慮自己年紀大了,又無生活來源,堅決不答應。雙方互不相讓,慪氣也不斷升級。

    第一次調解以失敗告終,但呂祥杰沒有氣餒。他在自家擺了桌酒菜,邀請當事人父子做客。席間,呂祥杰聊起了“呂氏家風家訓”,講起了自己的父親在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養育兒女的艱辛。“作為老人要有愛心,作為子女要有孝心”,一番話下來,父親紅了臉,兒子流了淚,當場表示要不計前嫌、和諧相處。

    “傳家風,講家教,道德品行人人要;講和諧,講文明,禮義忠孝必傳承;愛國家,愛人民,勤儉持家作主人;莫逞強,不稱霸,團結群眾力量大;遵法紀,守規章,勤奮廉潔做榜樣。”這就是呂祥杰撰寫的“呂氏家風家訓”。呂祥杰所在的村民小組,90%以上的村民都姓呂,每逢家庭團拜會、清明祭祖,呂祥杰總會給大家講家風家訓。

    “呂老言傳身教,大院變化很大。”石龜寺村黨總支書記周隨義說,村民家風更和美了,不孝敬老人的現象大為減少。呂祥杰每天起早打掃大院倆小時,堅持了8年,近幾年不少鄰居紛紛加入,主動要求“我也來掃一段”,“全村34個村民小組,這里的矛盾糾紛最少,村容村貌也最整潔。”

    “鄉賢評理員的故事,讓人感到撲面而來的新風尚。”永川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趙德明說,建設鄉賢文化,永川立足常態長效,通過制度設計有序引導“鄉賢評理堂”維護公序良俗,促進社會和諧。

    在村(居)兩委指導下,永川“鄉賢評理堂”圍繞村容整潔、鄰里和睦、婚喪嫁娶等內容,制訂和修改了150余項貼近農村實際的村規民約。依托“鄉賢評理堂”,各村發起成立禁賭勸導協會、紅白理事會,編寫“戒賭歌”。

    “鄉賢文化是現代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淳化風俗、定分止爭等方面發揮著包括法律在內的其他社會治理手段難以替代的作用。”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院長趙萬一教授說。

    (據《人民日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区|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7香蕉| 久久综合香蕉国产蜜臀AV|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 狠狠色丁香久久综合五月|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成人D啪|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亚洲国产日韩成人综合天堂| 亚洲综合日韩久久成人AV|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婷婷色中文字幕综合在线|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精品| AV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色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 天天影视综合色区| 欧美韩国精品另类综合| 综合精品欧美日韩国产在线| 久久久久久综合网天天| 五月天激情综合网丁香婷婷| 国产成人综合美国十次|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热综合一本伊人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成人综合久久精品色婷婷|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 天天久久狠狠色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野外| 日韩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久久综合五月丁香久久激情| 色综合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乐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色综合伊人色综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