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報記者 王勇 初步統計,3年來,6300多家全國性及京津冀社會組織共落地河北省扶貧項目5367個,涉及資金約21.88億元,覆蓋河北省62個扶貧開發重點縣,涵蓋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等領域和扶老助殘、救孤濟困項目,受益人口達280多萬人次,為河北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重要貢獻。 11月初,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發布《關于河北省民政廳開展“京津冀社會組織跟黨走—助力脫貧攻堅行動”有關情況的通報》,通報顯示“京津冀社會組織跟黨走—助力脫貧攻堅行動”取得重要成果。 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 社會組織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是聯系社會幫扶資源與農村貧困人口的重要紐帶,是動員組織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載體,是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于引導動員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按照民政部統一要求,河北省民政廳積極協調對接京津民政部門,決定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和打贏脫貧攻堅戰兩個重大國家戰略,聯合開展“京津冀社會組織跟黨走—助力脫貧攻堅行動”,全力推進、務求實效。 2018年3月,河北省民政廳聯合京津民政部門發出社會組織助力脫貧攻堅倡議書,活動正式啟動。牽頭建立了由京津冀民政廳(局)和河北省貧困地區民政局主要負責同志組成的聯席會議機制,制定方案、謀劃項目、統籌資源。 河北省民政廳注重加強與京津民政部門的密切合作和協調聯動,多次組織京津民政部門和社會組織負責人深入河北貧困地區實地調研,進行精準對接;在民政部部社管局的具體指導下,先后在石家莊、保定、張家口、承德等地召開聯席會、對接會、調度會10余次,切實加強對活動的組織領導;積極組織張承保地區參加京津專題會議推介扶貧項目,建立社會組織助力脫貧攻堅專題網站,搭建線上扶貧需求和扶貧項目對接平臺;制作扶貧手冊,召開動員會、座談會、培訓會,向廣大社會組織宣傳扶貧政策、推介扶貧項目,確保整個活動穩步開局、持續深入。 社會組織積極擔當作為 通報顯示,全國性和京津冀社會組織積極響應民政部和三地黨委政府號召,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整個活動幫扶項目范圍廣、資金投入力度大、精準扶貧效果好、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 基金會等慈善組織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助力脫貧攻堅主力軍作用,為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困難群體投入了大量慈善資源。中國泛海公益基金會實施“泛海助學行動”,資助貧困大學生21040名,資助金額達1.05億元;河北省三強公益基金會為豐寧捐建蔬菜大棚150座,價值3000余萬元,帶動了當地產業發展,解決了2000余貧困戶就業。 行業協會商會等行業組織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在農業、科技、健康、易地扶貧搬遷等領域為貧困地區提供支持。河北省眼鏡協會聯合中國眼鏡協會組織30多家會員企業,為陽原一中師生免費驗配眼鏡1160副,一些學生表示:一副小小的眼鏡,讓我看到更加清晰、更加精彩、更加美麗的世界;河北省專家咨詢協會選派153名專家在貧困地區開展科技扶貧,舉辦農業技術、教育、衛生等培訓班120多次,培訓9000多人,為貧困地區引進種植、養殖類項目60余個。 社會服務機構等公益組織通過捐資捐物、免費培訓、減免學費、引導就業等形式,支持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天津純懿公益幫扶服務中心籌集資金72萬元,對承德市平泉市八十畝地村小學進行全面改造;河北省鳳凰谷零碳發展研究院投入56萬余元,為阜平、順平34個貧困家庭免費安裝太陽能并網發電系統,確保持續增收。三地社會組織還充分發揮聯絡協調、統籌資源優勢,帶動廣大會員企業積極參與產業扶貧,投入資金超過30億元。北京畜牧產業協會發動會員企業北京四方紅農牧公司對接張家口市蔚縣,投資3億元建成擁有基礎母豬7500頭、年出欄10萬頭的生態豬場,為當地產業扶貧作出了貢獻。 2019年以來,為擴大活動影響,河北省民政廳逐步引導動員各市縣社會組織積極參與進來,推動活動向更廣范圍拓展。阜平縣食用菌協會帶動1.5萬戶農戶通過種植食用菌脫貧致富,食用菌產業覆蓋全縣13個鄉鎮140個行政村,實現產值4.5億元,群眾增收2.5億元,成為該縣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 河北省民政廳還充分發揮駐村幫扶平臺作用,針對康保縣南喬家營村空心化程度嚴重的現狀,謀劃確立了“黨建引領、集中安置、產業帶動、政策兜底”的易地搬遷脫貧思路,整合省新聯合、新奧、敬業、君樂寶公益基金會等11家社會組織的幫扶資金800余萬元,建設了康保縣南喬家營新村,94戶村民整體實現易地搬遷扶貧,人居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作為全省空心村治理現場會的參觀點,成為河北省易地搬遷扶貧的樣板。 推動建立長效機制 為總結活動經驗,鞏固活動成果,推動建立京津冀社會組織扶貧合作與鄉村振興相銜接的長效機制。10月28日至29日,河北省民政廳會同北京市民政局、天津市民政局在保定市順平縣舉辦了“京津冀社會組織跟黨走—助力脫貧攻堅行動”成果展示暨鄉村振興銜接推進會議。 會上展示了三年來京津冀社會組織助力脫貧攻堅行動成果,對參與河北脫貧攻堅貢獻突出的社會組織代表進行了表揚,舉行了社會組織新對接幫扶項目的簽約儀式。 民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愛文出席會議并講話。王愛文指出,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者是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對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補充和推動作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京津冀三省市民政部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論述和指示精神,持續推動京津冀民政事業協同發展向更深層次邁進,著力支持引導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建成了一大批示范項目,樹立了一批脫貧樣板,助推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增進了人民群眾的福祉,為河北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積極貢獻,為全國社會組織更好發揮作用積累了經驗,也寫下了社會組織積極參與脫貧攻堅的光輝篇章。王愛文強調,三地民政部門要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圍繞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進一步動員引導廣大社會組織聚焦服務國家戰略,在推進京津冀民政事業協同發展中展現新作為;聚焦促進城鄉協同發展,在鄉村振興中作出新貢獻;聚焦強化自身建設,在新時代社會組織改革創新中體現新擔當。 這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三地社會組織合作由助力脫貧攻堅逐步轉向助力全省鄉村振興,有效推動活動向更深層次、更廣范圍拓展。 下一步,河北省民政廳將進一步總結活動經驗,鞏固活動成果,推動三地社會組織扶貧合作和助力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建立長效機制。 一是抓好扶貧項目落實落地。河北省民政廳將充分發揮綜合協調作用,會同京津民政部門對今年的扶貧項目實行清單式管理,指導河北省受援地政府與社會組織加強對接,做好參與我省脫貧攻堅社會組織的服務保障工作,協調援受雙方及時研究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推動扶貧項目盡快落地見效。 二是推動建立長效合作機制。認真落實部、省領導講話精神,與京津民政部門密切溝通、爭取支持,抓緊推動建立三地社會組織扶貧合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長效機制,將京津冀社會組織合作重心轉移到助力鄉村振興上來,謀劃更多更好的支持項目,對癥下藥、精準施策,持續助力脫貧摘帽地區鄉村全面振興。 三是持續深化三地民政事業協同發展。河北省民政廳將認真總結三年活動經驗,進一步加強與部社管局和京津民政部門的匯報、溝通和協調,在做好社會組織扶貧合作與助力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基礎上,聚焦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全力推進三地民政部門在社會救助、社會事務、區劃地名、養老服務和社區治理等方面的合作向更深層次、更高水平邁進,確保京津冀民政事業協同發展取得更好實效,開啟京津冀民政事業協同發展新篇章。 四是大力宣傳社會組織扶貧事跡。加強與新聞媒體、扶貧部門的合作,對社會組織助力我省脫貧攻堅好經驗好做法,大力表揚和宣傳,全力營造支持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濃厚氛圍。積極推薦河北省社會組織扶貧項目參與國家和河北省的脫貧攻堅表彰、表揚,帶動更多社會組織、社會力量參與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