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對于中國社會公益事業而言,即將過去的2020年是一個新時代的開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斗中,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在創新社會治理與第三次分配的大潮中,公益事業的重要作用被一次次證明。 為了銘記2020年的公益歷程,展望未來發展趨勢,2020中國公益年會現場發布了2020中國公益領域年度十大關注: 1.慈善事業成為基本經濟制度組成部分——十九屆五中全會要求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 2020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建議》提出,“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事業,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慈善事業將在實現共同富裕中發揮重要作用,新的發展機遇期到來。 2.慈善事業法治進程提速——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慈善法執法檢查 2020年7月至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了慈善法執法檢查。10月1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張春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實施情況的報告》。《報告》指出,慈善法實施促進慈善事業穩步發展,但目前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建議反思短板不足,有針對性加以改進。這將促進《慈善法》的進一步完善,為慈善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3.非營利法人法律地位系統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通過 2020年5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我國民事權利保護進入法典時代。《民法典》系統確立非營利法人的法律地位,將對健全社會組織法人治理結構,加強對社會組織法人的引導和規范,促進社會治理創新產生重要影響,為公益事業發展規劃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4.公益力量全面參與突發應急事件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捐贈呈現噴涌之勢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社會力量迅速行動起來,廣泛參與到抗疫工作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顯示,城鄉居民、企業、社會組織等紛紛捐款捐物、獻出愛心。截至5月31日,累計接受社會捐贈資金約389.3億元、物資約9.9億件,累計撥付捐款資金約328.3億元、物資約9.4億件。 5.社會力量積極響應國家重大戰略——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 2020年11月,貴州省政府宣布,省內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完成。 在脫貧攻堅戰中,社會力量通過“萬企幫萬村”、扶貧捐贈、志愿服務、社會工作等不同方式,發揮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