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年一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讓人和自然的矛盾更加突顯了,仿佛全世界都被按下了暫停鍵。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不僅降低了地球和人類的復原能力,同時也大大制約了人類戰勝氣候變化的應對能力。 就在上周五,阿拉善SEE與世界經濟論壇和熱帶雨林聯盟共同舉辦了生物多樣性研討會。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副司長劉寧,以及全球各方的嘉賓一起對基于自然解決方案的目標和策略設定的理解達成共識,各方將攜手對應對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危機做出貢獻。 在不久前的11月,阿拉善SEE聯合20國基金會聯盟和Wyss Campaign for Nature三家機構聯合發布了《以“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應對生物多樣性和氣候危機》的關聯報告,報告顯示,生物資源的過度開發、自然系統的破壞、退化和改變等種種跡象,正是我們動物源性疾病泛濫成災的主要元兇。報告呼吁,各界應該充分運用“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對重要自然生態系統進行保護、恢復和連通。 面對緊迫的全球環境問題,如何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給我們每個人都提出了挑戰。 面對自然,人類應該是謙卑而溫和的。2019年,我有幸和12個國家的科學家一起去俄羅斯遠東楚科奇考察,那里靠近北極圈,是勺嘴鷸等鳥類的繁殖地。我們一行50人乘坐科考船在海上行駛了12天,不巧的是遇上了一場海上風暴。一路上我就在想,只有14厘米的勺嘴鷸克服了怎樣的困難,有怎樣的超能力,才能飛躍5000多公里到楚科奇去繁殖。當我到達楚科奇看到正在野外繁殖的鮮活的勺嘴鷸時,我感動到流下眼淚。記得當時俄羅斯電臺的記者采訪我,他問我感受,我流著淚說,勺嘴鷸頑強的生命抗爭給了我鼓勵,也讓我堅定了做環境保護工作的信心。 面對困難,大自然不僅給我們慰藉,也給我們鼓勵。阿拉善SEE一直積極參與并推動氣候變化議題等可持續解決方案。16年來,我們資助了超過700家環保公益組織,資助了一系列環保項目。2016年,阿拉善SEE聯合各方發起了房地產行業綠鏈行動,已推動100家房地產企業試行綠色采購;約4000家、涉及10個品類的供應商改善環境表現;2020年與中城聯采合作,實現超百億元的綠色采購。 阿拉善SEE會員企業也從自身的綠色發展出發,積極行動起來。會員企業德龍鋼鐵積極推動企業綠色轉型,投資了大概20億元,把大排放的鋼鐵企業變成了4A級的景區。德國、日本很多先進國家都來參觀學習。2016年,在組織內部發起了阿拉善環境產業聯合會,參與發起的會員企業40家,涉及到生態環保各個領域。其中蒙草生態作為環境產業聯合會會員企業,依托生態大數據平臺實現精準的生態修復,建設了世界級鄉土植物資源庫,累計修復各類生態類型和景觀面積超過3000萬畝。中科生態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國建有50多座增殖放流站,覆蓋7大流域20余個省份,每年放流的珍稀魚苗超過2000萬尾。 今年新冠疫情暴發后,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向湖北68家醫院及單位發放捐贈、購買及會員捐贈的呼吸機、口罩等醫療物資,總價值超過1250萬元。全國150家會員企業通過不同渠道捐贈超過10億元。同時,還向意大利政府捐贈了百萬醫療物資,向馬里等西非國家以及埃塞俄比亞捐贈了超過350萬元的抗疫物資,彰顯了中國企業家的擔當。 作為湖北本地的企業,會員企業當代集團在董事長艾路明帶領下,在抗擊新冠疫情的賽道上參與了全程。復工復產后,當代集團還組織了100家企業到湖北投資考察,全方位支持湖北的經濟重振。會員企業卓爾集團在董事長閻志的帶領下,從關愛醫務人員到社會公益幫扶行動,從國際物資的調配到城市物流通暢保障,深度參與了抗疫支援全鏈條全環節。會員企業湖北九州通協助紅十字會對來自全國和世界各地的捐贈物資和防護用品的進行物流運營和管理,在短時間內理順了流程,極大地提升了捐贈物資和藥品的周轉效率。會員企業復星集團在除夕夜開展了全球的調配和采購,保證了抗疫物資的運送質量。 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危機,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讓我們思考和推動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危機的同時,恢復繁榮和降低未來疫情暴發的風險,從而讓經濟和社會得以重振。我們急需探索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地球,推動后疫情時代的經濟和社會的綠色復蘇。 在探索綠色發展的道路上,阿拉善SEE的會員們從未停止腳步,目前阿拉善SEE有900多名會員、30個環保項目中心,并已發起成立15家機構,深度參與到各地的環保行動。同時建立議題聯盟,推動綠色“一帶一路”“一橫一縱”的發展戰略。“一橫”是東盟10+1區域內,形成濱海濕地紅樹林保護網絡,“一縱”是指在東亞-澳大利亞遷飛區,開展候鳥及棲息地的保護。 通過系統性的整合,阿拉善SEE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將繼續攜手各界伙伴在社會化平臺上凝心聚力,維護生態系統的完整性,連通性,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加強氣候適應和減緩,并持續溫和堅定地向前推進我們在環保公益路上的實踐探索,為我們的家園留住碧水藍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