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四川首個鄉村振興工作站揭牌儀式在雅安舉行,會上發布了“四個一批”扎實舉措,落實了點面結合的關鍵支撐,提出了效益為先的奮斗目標,這標志著雅安鄉村振興邁出了新的重要征程。 雅安鄉村振興工作站,是四川省港投集團創新政企合作機制和模式,聯合雅安市政府,通過資本+智庫+品牌+平臺,由旗下四川省濱水城鄉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指導,四川港投濱水農業研究院有限公司與雅安市鄉村振興局聯合共建的全面助推雅安鄉村振興的平臺。 以“站”為媒 推進“四個一批” 雅安,一座坐落于川西的“雨城”,森林覆蓋率全省第一。在過去,雅安有雅雨、雅魚、雅女;在今天,雅安有雅茶、雅竹、雅果、雅藥、雅魚。 “雅安農業產品種類豐富,但存在‘小’‘散’等特點,龍頭企業還不夠強,產業鏈還不夠長,品牌還不夠響,要實現鄉村振興,還需做強支撐。”四川港投濱水農業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看到雅安農業產業優勢的同時,也充分發現其不足。 為此,今年7月以來,四川港投濱水農業研究院與雅安市鄉村振興局洽談,結合雅安農業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一攬子具體工作計劃和項目規劃。 雅安鄉村振興工作站揭牌當天,針對產業孵化、人才支撐、品牌賦能、文化培育方面推出了“四個一批”工程目標: 實施“產業孵化一批”工程,孵化建設1-5個“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產業化聯合體、1個農產品加工+冷鏈物流基地,以及優選雅安本土1-2個涉農企業進行重點培育; 實施“智力服務一批”工程,重點以“科技+人才”為核心,計劃2021年-2022年:定向培養鄉村振興新農人100人次以上,針對雅安本地新農人開展短視頻直播培訓,打造雅安網紅IP;開展下沉式現場培訓,四川港投濱水農業研究院有限公司向雅安定向輸出5-10名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智庫專家; 實施“品牌推廣一批”工程,圍繞雅安現代農業“5+3”產業體系,未來一年,引導扶持5家以上龍頭企業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依托正在打造的濱水購農產品交易平臺,幫助雅安本地農產品達成500萬元以上銷售額,協調組織在成都、省外等地開展雅貨購物節; 實施“文化振興一批”工程,深度挖掘1-2個傳統村落、特色古鎮的歷史文化資源、民族文化資源和生態文化資源,打造百丈湖國際化定制養生休閑小鎮示范(園)區,促進文化與農業、生態、旅游、科技等深度融合和創新發展。 點面結合 構筑關鍵支撐 揭牌當天,雅安鄉村振興工作站除了發布工作任務,同步簽約了寶興農民合作社產品上線濱水購、京東物流助推雅貨出川和鄉村振興學院助力雅安鄉村人才培訓項目。 “簽了,簽了,基地擴建的事可以抓緊落實了!”揭牌結束后,楊慶林第一時間掏出手機給合作社的伙伴報喜,緊接著又摸黑趕了80公里的路回村商量下一步工作。 楊慶林是寶興縣蜀西淳農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理事,據他介紹,合作社以種植高山有機山藥為主,帶動農戶200人,年產精品山藥50萬斤,深受川內外消費者的喜歡,但因銷售渠道窄,一直無法規模發展,所以導致年產值徘徊在70萬元左右。 “有銷路才能擴大種植面積,有規模才有效益,預計今年年產值能突破100萬元。”楊慶林說,這次與四川港投濱水農業研究院簽約,給了他們前所未有的底氣,“我們有信心成為雅安、四川甚至西南地區第一山藥品牌。” “其他項目主要是產品運輸服務方面的合作,這次我們將采取從冷鏈運輸、倉儲,以及助力農產品上行、品牌下行等整個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的模式展開全面合作,這在京東西南分公司尚屬首次。”京東物流集團西南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與四川港投濱水農業研究院簽約,和他們以往合作的鄉村振興項目大不相同。 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為實現“智力服務一批”工程的任務目標,與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鄉村振興學院簽約是四川港投濱水農業研究院落實雅安人才振興的具體行動。 據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鄉村振興學院院長何亮介紹,雙方將利用各自優勢資源,建立鄉村振興學院、鄉村振興商學院、鄉村振興研究院、市州分院“四院一體”人才培訓體系,緊密銜接農業產業發展,培養真正符合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鄉村振興學院、研究院已經成立,商學院正在籌備,下個月我們將開始對雅安的鄉村振興領導干部進行相關專題知識培訓。”何亮說,在簽約之前,很多工作都緊鑼密鼓地開展起來了。 四川港投濱水農業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既然立志打造全省鄉村振興的樣板間,我們必須牢牢抓住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鄉村振興的牛鼻子,系統布局,點面結合,出實招,干實事,全面構建‘政產學研用’五位一體的政企合作模式。” 效益為先 力促雅貨出川 “把信息共享到位、把專家邀請到位、把資源整合到位、把項目執行到位,推出大項目、做出大品牌、實現大效益。”揭牌儀式現場,四川省港航投資集團總工程師曹文表示,希望四川港投濱水農業研究院深入研究、積極孵化,全力促進雅貨出川、雅貨出海。 記者現場了解到,港投集團作為省屬國有企業,一直在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努力探索創造出一種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鄉村振興發展模式,為推動全面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有力支撐。比如,打造的南充中法農業科技園、閬中水城、雅安百丈湖國際旅游度假區等10余個重點項目,產業集聚、模式創新、效益顯著。 雖然,四川港投濱水農業研究院是港投集團旗下去年剛成立的新公司,旨在做“品牌農業的推動者”“濱水農業的倡導者”“鄉村振興的實踐者”。成立以來,四川港投濱水農業研究院利用市場化機制,廣泛集成高校、研究院、智庫和其他涉農機構的智力資源和知識資源,搭建跨界協作與開放共享平臺、搭建高端農業智庫,達成科技研發與轉化、項目孵化、品牌打造、農產品云商交易和云倉物流服務五項賦能。 目前,四川港投濱水農業研究院已入庫全國120余名專家資源,孵化項目20余項,涉及投資資金近300億元。 從產業振興到全面振興,政企合作創新鄉村振興“解題思路”。 從雅安鄉村振興工作站的運營模式來看,通過智庫服務下沉、人才服務匹配、品牌產品推介、投資項目孵化,探索建立“資本+智庫+產業+品牌”的鄉村振興合作模式,充分整合社會優勢資源,具有開創性意義。 與此同時,目前,四川港投濱水農業研究院與雅安市鄉村振興局還推動建立專項工作小組、資金投入促進機制和聯席會議制度,促進不斷凝聚起雅安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的強大動能。 (據《四川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