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進入了新發展階段。“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了2035年“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的美好愿景。綱要同時指出,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 新的發展,離不開市場主體的參與和創新。對于企業和企業家來說,2021年以及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挑戰和機遇并存,而且在不斷發展變化之中。 從發展的基礎來看,我們國家經濟整體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的優勢和條件。與此同時,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世界經濟陷入低迷期,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 一切為了發展。如何應對挑戰、堅定信心,成為更有活力、創造力和競爭力的市場主體,成為更有社會價值的商業機構,做新時代下的“好公司”?這是新時代給企業和企業家們提出的一道必答題。不斷提升經營能力和管理水平,開展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響應國家重大戰略號召,在守法經營做大“蛋糕”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實現社會價值、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成為有擔當的企業和企業家們的共同選擇。 順應時代潮流,把握發展大勢。12月8日至10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1年的發展成就進行了充分的肯定。會議認為,實現共同富裕目標,首先要通過全國人民共同奮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要發揮分配的功能和作用,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的調節力度。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和社會群體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 新的時代,需要有擔當的“好公司”在“做大蛋糕”和“分享蛋糕”中發揮更大更重要的作用。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既是商業文明發展的要求,也是現代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企業不僅要增強商業價值,也需要兼顧社會價值;不僅能夠創造商業文明,更是能夠促進社會文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參與社會公益事業,不僅要促進社會問題的直接解決,更是要通過積極干預,不斷激發社會活力,使得社會發展崇尚“勞動、才能、勤奮”的運行機制仍然能夠保持良性運轉。 現代文明正在向更加公平的未來邁進,在這一過程中,社會需求不斷升級,更需要優秀的企業和企業家們不斷增強企業家精神,對社會發展的趨勢積極響應。放眼未來,注重商業和社會雙重價值的企業,必將受到越來越多的社會尊重,企業的發展必將更可持續、更高質量。 作為民政部主管、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主辦的行業媒體,《公益時報》自2001年創刊以來,堅決認真貫徹黨的新聞輿論宣傳工作方針,旗幟鮮明地揚善,記錄、傳播、推動了中國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已經成為促進中國社會公益事業發展的一面旗幟。 我們在建設融媒體的同時,為社會各界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搭建了“從線下到線上、從單一到多元、從局部到整體”的傳播和交流載體。 為更好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的示范效應,2011年,我們發起了第一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優秀案例征集和發布活動,到2020年已經連續舉辦了十屆,收錄的企業社會責任優秀案例超過2500個。十年來,我們不斷創新工作方式,采取傳統與現代信息傳播相結合的方式,增強宣傳和推廣示范案例的能力,積極營造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良好氛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體系。 今天,我們再一次舉辦企業社會責任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專題會議,發布《2021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觀察報告》,同時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各自在企業社會責任領域的最新成果,以此向在新時代勇于承擔、善于承擔責任的企業致敬,也希望與大家共同探索企業如何在經濟責任、法律責任、社會責任、道德責任之間取得平衡。 中國有句古話叫“眾行致遠”。新的時代已經大步向前,讓我們攜起手來,凝聚共識、集思廣益,不斷探索、實踐和創新,為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而努力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