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報記者 李慶 近日,德龍鋼鐵集團在北京舉行入榜世界500強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在《財富》雜志發布的2022年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上,德龍鋼鐵集團憑借2021年1957億元的營收入榜500強,位列榜單第469位。發布會上,德龍鋼鐵集團發布了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披露了該集團從戰略慈善的高度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探索之路。 “戰略慈善強調通過公益手段解決社會問題,創造社會價值,同時將公益慈善與企業文化發展融為一體,在公益實踐的構成中不斷塑造與形成德善兼備的企業文化。德龍鋼鐵集團站在戰略慈善的角度高度踐行公益理念,并將此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布會上,德龍鋼鐵集團董事長丁立國從堅持綠色低碳、推進智慧工廠建設、新天鋼司法重整、共建“一帶一路”、強化創新驅動、實施戰略慈善等六個角度梳理了德龍鋼鐵集團的高質量發展的歷程。 據介紹,僅在2021年,德龍鋼鐵集團對外捐贈1.11億元,在鄉村振興方面累計捐贈超過6000萬元;捐款1000萬元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捐款2000萬元助力河南洪澇災區災后恢復與重建;在99公益日期間,集團海內外4.8萬名員工積極參與公益,傳遞善意與溫暖。 2022年,聚焦“以產業富農助力鄉村振興”,德龍鋼鐵集團捐贈4000萬元為河北井陘縣南峪鎮、天長鎮等七個鄉鎮的兩萬畝花椒產業基地提供優質苗木品種,完善水利配套設施,提供專業的技術指導,惠及周邊53個村。 發布會上,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陶傳進通過三個角度介紹了德龍鋼鐵集團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主要內容:2010年,德龍鋼鐵集團成立專業基金會,秉持務實、高效、專業的做事風格,短短三年成為5A級基金會;2021年9月9日,德龍鋼鐵集團國內以及印尼德信的4.8萬名職工積極參與99公益日,捐款數額超150萬元,并通過分享發動69萬人次參與捐款,把公益日過成了“歡樂嘉年華”;德龍鋼鐵集團一改鋼鐵廠的固有形象,將生產廠區改造成4A級工業旅游景區、3A級工業旅游景區以及中小學生免費的科普基地,景區內,隨處可見由員工主導完成的文化元素。 “在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方面,我更看重的是企業如何對待員工、環境及社會,德龍鋼鐵集團恰恰在這方面做得尤其卓越。”在陶傳進看來,德龍集團承擔企業社會責任,不僅僅是簡單地解決眼前的問題,而且是要卓越性解決問題,即追求事情的極致和獲得尊嚴感:讓事情不僅僅做出來,而且要做得漂亮;不僅僅是應對問題、渡過難關,更是建構性地戰勝和超越問題,在問題解決的底座上建構更為宏大的格局。 發布會上,針對企業和企業家如何參與鄉村振興、踐行社會責任、投身慈善公益,并將企業家精神熔鑄到鄉村振興的事業中,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陶傳進、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鄧國勝、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劉文奎以及德龍鋼鐵集團董事長丁立國進行了深度討論。 鄧國勝表示,一方面,德龍鋼鐵集團善待員工,不斷提升員工的福利待遇;另外一方面,將北京慈弘慈善基金會作為企業參與慈善的重要媒介,充分發揮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充分體現了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 劉文奎認為,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推動共同富裕方面有三重境界:一是善待員工,增加員工收入;二是成立基金會,以捐贈等形式回饋社會;三是公益創新,典型做法是創辦社會企業,用企業的方法解決公益慈善的問題。目前,德龍鋼鐵集團已經在第三重境界探索,希望未來德龍的社會企業能夠更多惠及農村、農民。 陶傳進表示,德龍鋼鐵集團從解決社會問題的角度出發,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公益的理念根植在每名德龍人的心中;同時,在德龍工作的員工得到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收入,還在做公益中收獲了溫暖、尊嚴和平等。 丁立國表示,希望企業像“松”一樣堅定、挺拔,“在未來的30年,感恩知止,堅持戰略,繼續煉好鋼,讓鋼鐵更有溫度,在推進行業發展的同時讓社會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