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社會工作專刊
   第08版:社會工作專刊
   第09版:社會工作專刊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公益資訊
   第12版:公益資訊
   第13版:公益資訊
   第14版:公益資訊
   第15版:公益資訊
   第16版:公益第一訪談
一個村辦籃球賽為何人人愛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社會工作專刊

第08版
社會工作專刊

第09版
社會工作專刊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公益資訊

第12版
公益資訊

第13版
公益資訊

第14版
公益資訊

第15版
公益資訊

第16版
公益第一訪談

新聞內容
2022年08月30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一個村辦籃球賽為何人人愛

    8月2日,貴州省“美麗鄉村”籃球聯賽黔東南州半決賽現場(張奎/攝)

    8月9日,現場觀眾在佛黔協作籃球交流賽中場休息時參與投籃游戲(張奎/攝)

    一名觀眾在游戲環節贏得西瓜(張奎/攝)

    黔東南,山連山。此間的臺盤村近來因辦在村里的籃球賽而備受關注。

    從早上到凌晨,現場球迷總有萬人規模;哪怕已至午夜,網絡直播觀眾仍能以十萬計。因為賽場氛圍熱烈,有人將之與中國男籃職業聯賽(CBA)做比,‘村BA’之名不脛而走。

    村中籃球賽,為何能吸引如此關注?尋常小山村,如何將比賽辦出名堂?籃球賽出名后,給村子帶來哪些變化?

    當傳統活動遇上新媒體

    籃球賽是村里慶祝農事節日的重頭戲,比賽視頻因氛圍熱烈引來全網關注

    臺盤村是臺江縣臺盤鄉行政村,村黨群綜合服務中心門外,有兩塊露天標準籃球場,一面臨街,另三面有階梯式看臺,最高處有21級。

    這就是村里的“網紅球場”。鏡頭中,賽場景象令人驚訝:看臺座無虛席,不少人自備馬扎、板凳;前排的席地而坐,身后的踮腳張望,更有人搬出梯子、踩上凳子;當地特有的斗牛號子“嗚——嗚——”響徹全場,夾雜著敲擊鑼鼓甚至鍋盆的助威聲、帶著濃濃鄉音的現場解說聲……環場四顧滿滿當當,氛圍堪比職業賽場。

    “透過視頻也能感受現場的熾熱氣息”“西南山間竟有這么好的賽場氛圍”……十數天里,村里籃球賽的故事全網刷屏,瀏覽、點贊、評論持續升溫。有人專程前來直播,各類媒體跟進報道,“村BA”甚至揚名海外。

    所謂“村BA”,其實是村里的傳統活動。臺盤村272戶近1200人,多為苗族。農歷六月六,是當地苗家農事節日“吃新節”。按慣例要辦斗牛、賽馬、吹蘆笙、唱苗歌等文體活動,籃球賽則是傳承已久的重頭戲。

    “臺江縣有9個苗族支系,逢年過節,十里八村各自辦賽,相互參賽、觀賽。”47歲的村民楊光炳說,“據說在1950年,村里就有籃球場。農忙曬谷子,農閑打籃球,人氣一直不低。”

    過街穿巷,老球場現身于兩棟民房之間。水泥地面上的標線已經模糊不清,村里木匠手做的籃板擺在一邊。在這里,楊光炳打小跟著父輩練球,年輕時代表村子參賽,直到歲數漸長,再難適應比賽強度,轉而成為場邊的觀眾、孩子的教練。村里籃球人口不斷增長,老球場也漸漸不敷使用。2016年,村委會牽頭、鄉親們出力,標準球場建成投用,籃球賽也就此規模化,從縣內村寨參與到如今省內各地參賽。

    時光流轉,當年的民間高手成了如今的鐵桿球迷,新球場陪伴著新生代球員和觀眾成長。對于鄉親們,“村BA”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又太常見的內容。

    辦鄉親都能參與的球賽

    村民自主辦賽,本鄉本土的選手、深度沉浸的體驗,讓村賽總是不缺喝彩

    7月20日,“吃新節”籃球賽女子組、少年組、中年組、村村組和自由組5場決賽輪番上演。

    看球的人一如既往的多。老大爺自鄰村步行7公里遠道而來;小伙子從五金店借來人字梯登高而望;兩夫妻為占個好座位,頂著日頭輪流撐傘等待;母子倆沒擠進球場,借用村委會電腦收看直播……比賽從上午打到凌晨,大伙也從清早守到夜半。

    “村里不少娃正讀中學,所以今年比賽延遲了些。”參與比賽組織工作的岑江龍說,“176支參賽隊,從7月12日打到20日,有的比賽只能凌晨開場。”

    村民自主辦賽,是“吃新節”籃球賽的傳統。村里成立了籃球協會,岑江龍正是會長,帶著年輕人擔起組織工作:有人對接報名球隊,有人采購體育用品,有人擔當裁判,有人現場解說,有人負責計分,有人維持秩序。

    球員主要來自各村寨。42歲的李正恩是臺盤村隊主力,平時在外務工,過節總要返鄉參賽,這次他參加了村村組和中年組的比賽。球隊最終止步四強,李正恩一邊當觀眾,一邊幫忙維持賽場秩序。24歲的朱光華來自銅仁市,在自由組比賽中遭遇一輪游。他打定主意明年再來,“黔東南不少村子都辦賽,但臺盤村年年不落,還是少見。”

    比賽裁判也多是本地居民。“主場辦賽,關鍵是吹罰公平公正,人家才愿意再來。”31歲的吳小龍是臺江縣城關二小體育老師,在村里執裁已有15年。鄉里鄉親,講究傳幫帶,村里裁判已有十幾人,還常到鄰村吹比賽。

    “太陽上山唱一回,太陽下山也不回,叫上月亮來作陪,東南西北,生活有滋味……”中場休息,山歌響起,楊光炳的妻子蔣志梅帶著苗家啦啦隊登場表演。頭頸的銀飾隨著舞步叮當作響,觀眾也隨著音樂打起節拍。有時,中場休息還設游戲環節,婦女兒童投籃中的,即可獲得飲料、西瓜或者豬腳,獎品多是當地特產。“主要是活躍氣氛,讓觀眾深度參與。”岑江龍說。

    從競賽組到氣氛組,村民包干到位、有模有樣。本鄉本土的民間高手、深度沉浸的賽事體驗,讓“村BA”總是不缺喝彩。

    好氛圍引來高級別賽事

    貴州省“美麗鄉村”籃球聯賽辦進村里,以農民群眾為主體,獎品有黃牛、香羊、小香豬

    因為籃球氛圍好、辦賽水平高,7月30日,臺盤村又迎來一項重要的籃球比賽——貴州省“美麗鄉村”籃球聯賽黔東南州半決賽。

    “‘美麗鄉村’籃球聯賽是貴州第一個以農民群眾為主體的大型體育賽事。比賽從村級一直打到省里,在省內參賽人數最多、運營周期最長。”貴州省體育局群體處工作人員劉上博介紹,截至8月16日,賽事在各市州覆蓋2624個村鎮、進行5457場次,共有30438人參加。

    這一次,賽事組織由體育部門接手,比賽保留了“吃新節”籃球賽的味道——既有“專業范”,也透著“原生態”。

    “參賽隊員必須是本地農村戶口,本地務農的,做小生意的,還有外出務工、特意趕回來的。”岑江龍說,球場仍然不收門票,裁判也多是村民,啦啦隊依舊表演民族特色舞蹈,解說員在普通話和方言之間不斷切換……8月2日比賽結束,第一名獲獎黃平黃牛一頭,第二名奪得榕江塔石香羊兩只,第三名則領到從江小香豬兩頭。

    貴州素有籃球傳統,最早可追溯至1908年。近年來,省內體育場地數量增長明顯,為舉辦“美麗鄉村”籃球聯賽提供了堅實基礎。據貴州省體育局數據,截至2021年,全省建成城市街道室內外公共健身設施15478個,鄉鎮、行政村(社區)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6437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06平方米。

    黔東南各市縣的16支參賽隊,在臺盤村進行了4天27場比賽。據臺盤鄉政府初步統計,場均現場觀眾超過1.5萬人,每天未能進入現場的群眾超過1萬人。各平臺網絡直播的累計觀看人次上億。

    這一番熱鬧景象,足以給人美好預期:以“美麗鄉村”之名,讓“村BA”在各地開花結果,更好滿足鄉親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激發鄉土活力。

    臺盤村迎來發展新課題

    加強體旅融合,把籃球賽的招牌“打”出去,把臺盤村的致富路“賽”出來

    8月9日晚,臺盤村籃球場又迎來新一輪較量——佛黔協作籃球交流賽。來自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的男、女籃球隊與當地球員進行了多場友誼賽。

    “嗚——”籃球進筐,看臺上響起熟悉的歡呼。楊光炳忙放下手中活計,探著身子望向賽場。他和蔣志梅在壩子上擺起粉面攤位,既做生意又當球迷。“吃新節”籃球賽打了8天,兩口子擺攤凈利潤三四千元,高于平時打工所得。

    據臺盤村黨支部書記張壽雙介紹,“吃新節”籃球賽期間,村里規劃近500個攤位,接待游客4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154萬元。辦比賽、迎客流、促增收,村里的餐飲、住宿,在“村BA”走紅前就已經發展起來。張壽雙說,2021年臺盤村人均收入超過1.3萬元,“比賽帶來的收入占大頭”。

    “既能促團結,又能富口袋!”吳小龍說,大家的辦賽意愿和由村民捐資的辦賽支出,都“水漲船高”。據介紹,早年的比賽獎品是一面錦旗,后來升級為大米和球衣,到如今獎品變獎金。今年,少年組冠軍獎金3066元,最高的自由組達到20066元——金額零頭寓意“六月六”。

    來自臺江縣投資促進局的駐村第一書記張德,今年第一次深度參與“村BA”:“吃新節”前,村委會要審核、備案村籃協的辦賽方案;比賽期間,村干部要組織縣鄉村三級200余人的志愿服務隊;“村BA”出名后,大伙想到注冊商標,張德負責聯系市場監管部門,“如果能成,可以整合賽事、旅游資源,打造村里的品牌!”

    張壽雙相信,“村BA”還會帶來更多機遇:“村里希望以此為契機,辦好籃球賽,也跟周邊村鎮聯合,發展旅游項目。”8月23日,村民大會召開,大家一致同意,先從新球場改造做起。張德介紹:“加蓋更衣室、洗手間、媒體室,拓寬通往看臺的通道,以此升級球場功能、改善村容村貌。”

    村里體旅融合的想法也得到了地方的認可。“縣里有說法,積極探索建設鄉村體育旅游綜合體,培育鄉村文化、體育休閑、賽事旅游等,加強體育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發展。”臺江縣體育中心主任張斌說,“想辦法把‘村BA’的招牌‘打’出去,把臺盤村的致富路‘賽’出來。”

    (據《人民日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韩国精品另类综合| 亚洲 欧洲 日韩 综合在线|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绿巨人 |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 色综合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天天在线综合网| 图图资源网亚洲综合网站| 狠狠色成人综合网图片区| 伊人丁香狠狠色综合久久|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色综合久久最新中文字幕| 五月丁香综合激情六月久久| 亚洲综合区小说区激情区| 综合五月激情五月开心婷婷| 国产精品 综合 第五页| 青青综合在线| 久久综合久久性久99毛片|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 99久久婷婷免费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麻豆 | 狠狠做五月深爱婷婷天天综合|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综合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色综合天天综合婷婷伊人|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 综合精品欧美日韩国产在线| 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欧美综合天天夜夜久久| 亚洲 自拍 另类小说综合图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青青综合在线 |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狠狠老 | 色综合合久久天天综合绕视看| 久久综合色老色|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