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報記者 李慶 鄉村振興戰略在上海的貫徹落實有了法治保障。近日,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上海市鄉村振興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 制定實施《條例》,是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是深入貫徹實施《鄉村振興促進法》的具體行動,也將上海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為法規制度,為上海持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法治保障。 《條例》在全面貫徹落實上位法要求的同時,將上海實踐中行之有效的經驗固化入法,進一步明確了上海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具體要求,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從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方面促進上海鄉村振興,明確保障措施,健全體制機制,并專門設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兩個專章,較好地體現了國際化大都市鄉村振興工作的特點。 這次出臺的《條例》,對城鄉融合、產業興旺、鄉村建設、農民增收、生態宜居、鄉村治理、政策保障等加以規范和引導,必將有利于為城市發展拓展戰略空間。通過用好城市優勢資源,發揮鄉村資源稟賦,促進產業融合發展,縮小城鄉差距,助力上海在全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走在前列。 《條例》明確了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要求,提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提高糧食供給和保障能力,建立農民收入穩定增長機制,促進共同富裕,并支持滬、蘇、浙毗鄰地區深化合作。 《條例》規定整體謀劃城鄉發展,加強鄉村公共基礎設施規劃和建設,強化義務教育、醫療衛生均衡發展和優質資源傾斜。《條例》明確,健全城鄉一體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完善扶持政策,統籌推進農村勞動力就業,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水平,支持農村養老事業發展。《條例》還提出推動鄉村數字化轉型,提高農業科技、鄉村公共服務數字化水平,構建鄉村社區生活圈,提升鄉村生活品質。 今年,根據《上海市鄉村振興“十四五”規劃》和《上海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2018-2022年)》確定的目標任務,浦東新區老港鎮欣河村、惠南鎮遠東村、川沙新鎮七灶村、航頭鎮牌樓村,又列入2022年度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計劃,將圍繞加強組織領導、深入策劃謀劃、嚴把村莊設計、培育發展機制、實施“掛圖作戰”等方面,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 2018年,大團鎮趙橋村創建成功,成為浦東首個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幾年來,創建行動在浦東從未停止,結出一顆顆碩果。2019年,川沙新鎮連民村、周浦鎮界浜村、老港鎮大河村、泥城鎮公平村、航頭鎮長達村獲評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2020年,惠南鎮海沈村、新場鎮新南村、宣橋鎮腰路村、張江鎮環東村、祝橋鎮星火村又成功創建;2021年,書院鎮外灶村、惠南鎮橋北村也開啟了“市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之路…… 截至目前,浦東的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已經達到了11個。一個個鄉村振興示范村,猶如一顆顆“珍珠”,展現出浦東鄉村的美麗和繁榮,也成為其他鄉村創新發展的榜樣。 浦東新區將持續推動形成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引領高地,努力把浦東的鄉村建設成為鄉村中的引領區,讓繁榮的美麗鄉村與繁華的現代都市交相輝映,不斷促進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讓浦東新區的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