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專題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社會工作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公益資訊
   第11版:公益資訊
   第12版:公益資訊
   第13版:公益資訊
   第14版:公益資訊
   第15版:公益資訊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中國民營企業履責專題系列一:“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前十企業示范帶動效應顯著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專題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社會工作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公益資訊

第11版
公益資訊

第12版
公益資訊

第13版
公益資訊

第14版
公益資訊

第15版
公益資訊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22年12月0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中國民營企業履責專題系列一:“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前十企業示范帶動效應顯著

    ■ 本報記者 張明敏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引導、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

    今年9月,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研報告顯示,500強企業營業收入總額為38.32萬億元,增長9.13%。盡管企業經營指標有所波動,但在鞏固脫貧成果改善民生保障、促進產業興旺帶動農民增收方面,民營企業表現仍舊十分顯著。

    記者通過對榜單排名前10的企業進行梳理發現,10家企業分別來自互聯網、化工能源、房地產、有色金屬、電子設備制造等行業。在踐行社會責任方面,七家企業設有基金會,三家企業公益平臺入選民政部首批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

    為更好地展現民營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面貌,呈現覆蓋面廣、方式多元、可供參照的民企公益案例,《公益時報》特推出《中國民營企業履責進行時》專題策劃,從企業參與慈善途徑及方向、捐贈額度、公益項目、可持續發展等角度深入剖析,同時通過相關采訪展現民營企業履責現狀及特點,運用榜樣力量帶動更多民營企業專業、規范、高效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榜單前十中七家設有基金會

    三家入選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

    記者通過檢索10家企業官網及中國社會組織政務服務平臺發現,“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前十名有七家設有企業基金會,三家入選首批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具體包括,京東集團設立的京東公益基金會、阿里巴巴集團設立的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恒力集團設立的江蘇恒力慈善基金會、騰訊集團設立的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碧桂園設立的廣東省國強公益基金會、聯想控股設立的北京聯想公益基金會以及萬科設立的萬科公益基金會。

    其中,騰訊公益、阿里巴巴公益及京東公益平臺于2016年入選民政部首批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5月18日,騰訊公益平臺累計籌款超過180億元,用戶捐款超過6億人次,幫助逾11萬個公益項目籌集資金。

    2021年全年,阿里巴巴公益平臺在線公益項目達2506個,為慈善組織募捐超過5億元,約7.4億人次參與捐贈。

    京東公益平臺以物愛相連物資募捐系統、暖東公益資金募捐系統等為依托,倡導人人公益。其中,物愛相連結合京東商品供應鏈、物流供應鏈優勢,可實現用戶一鍵捐贈、物資直達受助對象的效果。截至目前,該平臺累計募集物資約為432萬件,累計約296萬人次參與募捐。

    企業營收持續增長

    五家公益支出過億

    記者注意到,“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共有8602家年營業收入5億元以上的企業參加評選,入圍門檻達263.67億元,比上年增加28.66億元。入圍門檻提高的同時,企業基金會捐贈規模也大幅提升。

    記者通過對比上述七家企業基金會2021年年報發現,年度支出過億的基金會有五家,分別為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廣東省國強公益基金會、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京東公益基金會、萬科公益基金會。其中,有兩家年度支出超10億元,為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和廣東省國強公益基金會。

    數據顯示,2021年,騰訊控股有限公司營收56,011,800萬元,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接受捐贈收入1,500,430,200.13元,公益支出1,459,577,300.39元。其中最大一筆支出用于支持科技發展——“科學探索獎”,金額達109,650,000.00元,占到總支出的7.06%。

    2021年,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營收達52,306,400萬元,國強公益基金會捐贈收入1,270,805,709.26元,公益支出1,123,876,589.15元,占本年度支出比例為99.77%;重大公益項目支出中,最大一筆為向廣東省扶貧基金會捐贈的241,987,300.00元。

    2021年,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營收83,640,500萬元。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捐贈收入550,000,000.00元,公益支出393,513,221.88元。同年,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重大公益慈善項目大額支付對象為向河南省慈善總會捐贈1億元援助水災、向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項目”捐贈1億元支持網絡文化。這兩項大額支出共計占2021年該基金會支出的50.82%。

    2021年,京東集團營收為95,159,200萬元。北京京東公益基金會收入199,922,467.34元,公益支出123,802,182.21元。其中,最大一筆支出為向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基金會新校區建設及支持該校各項教育事業發展項目捐贈46,000,000.00元。

    2021年,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營收為45,279,777萬元,萬科公益基金會捐贈收入139,715,432.50元,公益支出1,19,922,998.39元,年度支出最多項目為“2021夏季河南省防汛搶險救災”項目5000萬元。

    2021年,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營收為48,987,168萬元。北京聯想公益基金會收入12,348,112.36元,支出5,504,219.18元。其中,支出最多的項目為“聯想智學堂專項”項目,金額達2119638.12元。

    2021年,恒力集團有限公司營收為73,234,451萬元。記者暫未查詢到江蘇恒力慈善基金會年度報告等相關信息。

    公益路徑多元優化

    慈善項目特色顯現

    從“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前十履責情況來看,參與方式逐步多元、捐贈額度逐漸加大、連接群體更加多元高效。企業從最初的單純公益行為到“企業+社會組織”,再到“企業+社會組織+公眾+媒體”,形成了企業公益慈善的自有路徑,讓企業慈善項目更具特色。

    榜單前十中,騰訊、阿里巴巴、京東均為互聯網企業,這些企業善于利用數字技術構建公益場景,通過數字公益賦能吸納社會組織共建,讓公益更易參與成為互聯網企業的公益特色。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騰訊“99公益日”從2015年啟動至今,捐贈人次、頻次和額度每年均持續上漲。2022年,“99公益日”不再將平臺募款額度作為唯一指標,轉為更加關注參與人數、人次,通過公益平臺推動人人公益發展。

    由阿里巴巴集團阿里云工程師自發建立的“碼上公益”技術志愿服務平臺,通過為社會組織和技術開發者之間搭建橋梁,將公益需求與技術能力對接。目前,“碼上公益”平臺已入駐公益機構330多家,愛心極客共計6000多名。

    一個顯著的特點是,一些地產、能源化工企業始終對教育助學情有獨鐘。

    記者從國強公益基金會方面了解到,黨的十八大以來,碧桂園集團便將扶貧上升為集團主業之一,陸續設立國華紀念中學、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臨夏國強職業技術學校及仲明大學生助學金、惠妍教育助學基金、國華杰出學者獎等助力教育事業。碧桂園集團全國幫扶項目涉及16省57縣,助力超49萬人脫貧。截至2021年2月底,碧桂園為全社會捐款累計超90億元。

    有分析指出,企業在關注傳統慈善的同時,也越來越關注更為廣泛的社會議題,如環境保護、氣候變化、性別平等、生物多樣性等。

    如,2021年,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向第三方基金會捐贈6237.6643萬股B類普通股作慈善用途,用于教育和環保等社會公益事業,按當時收盤價計算,價值超過140億元;2022年8月,京東集團宣布聯合中國綠化基金會開展“以舊換新1元綠色行動”公益項目,用戶在京東每完成1筆電器產品以舊換新訂單,京東都將捐贈1元錢用于公益種樹。

    聯想集團發布的《2020/2021聯想ESG》報告披露,聯想集團在2020/2021財年,社區捐贈總計達到7600萬元以上;通過公益及志愿服務對社區產生的影響“總估價”超過9100萬元。此外,報告透露,聯想將其稅前收入的至少0.5%用于全球社會公益項目及公益倡議中,并計劃在2025/2026財年達成惠及1500萬人的目標。

    以捐贈等方式回報社會

    促進慈善事業發展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等社會公益事業。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事業,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

    2021年8月17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指出,要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

    近年來,慈善事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企業參與熱情也進一步高漲。尤其2021年以來,一些行業企業率先展開探索,從企業內部到外部通過捐贈等多種方式回報社會,成為企業責任意識與社會擔當,也成為企業價值觀的一部分。

    其中,最為典型的案例為騰訊集團和阿里巴巴集團。

    2021年4月,騰訊集團宣布投入500億元啟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戰略,著眼于基礎科學、教育創新、碳中和、FEW(食物、能源與水)、養老科技和公益數字化等領域開展前瞻性探索。同年8月,騰訊再次投入500億元,啟動“共同富裕專項計劃”,以期為帶動低收入群體增收、促進醫療救助體系完善、促進鄉村經濟增效、資助普惠教育共享等領域提供長期持續支持。

    2021年,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啟動“阿里巴巴助力共同富裕十大行動”,將在2025年前累計投入1000億元,圍繞科技創新、經濟發展、高質量就業、弱勢社群關愛和設立共同富裕發展基金五大方向展開。

    專家指出,資本向善已經成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風向標,越來越多的企業不再以盈利作為唯一目標,而是開始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與企業發展中的利益相關方相互協同、資源共享、共促發展。一些企業則通過升級業務模式、創新產品質量實現更大更好發展,通過回饋社會踐行第三次分配,積極嘗試多元慈善產生的社會效益,成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標桿。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婷婷午色综合夜啪| 综合久久国产九一剧情麻豆| 色妞色综合久久夜夜| 色婷婷综合和线在线|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高清| 亚洲欧美综合中文| 综合五月激情五月开心婷婷| 亚洲av综合色区| 97se色综合一区二区二区|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 综合久久国产九一剧情麻豆|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久久婷婷色综合一区二区 |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VA欧美va国产va综合|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 久久综合五月丁香久久激情|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狠狠色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 欲香欲色天天综合和网| 亚洲欧美乱综合图片区小说区 |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狠狠色丁香久久综合五月|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二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 色爱区综合激情五月综合色|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v | 色综合欧美在线视频区|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在线| 国产综合色产在线精品|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_久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