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阿里巴巴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共同發布《阿里巴巴的助殘心愿與行動2022》,從無差別就業、無障礙生活、無后顧之憂等三個方面總結了阿里巴巴過去一年在助殘方面的心愿和行動。 同時,阿里巴巴40多個業務板塊代表于近期聯合發起了內部“助殘志愿聯盟”,讓志同道合的伙伴共享信息和資源,成為熱心幫助殘疾人的群體。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孫利軍表示,“幫助殘疾人,阿里巴巴希望再多做一點;美好生活,一個都不能少。殘疾人一個都不能落下,阿里巴巴的團隊也一個不能少。” 行動報告顯示,在殘疾人就業領域,現有2007位殘疾人在阿里巴巴工作。同時,借助科技的力量,阿里巴巴還支持了數十萬殘疾人在旗下各個平臺和數字化就業基地,通過電商、客服、外賣騎手、數據標注師等崗位實現創業、就業,并提供相關專業技能培訓。 據負責殘疾人商家社群運營的阿里商家成長團隊負責人介紹,今年5月開始,淘寶推出“殘疾人商家運營規劃”,建立殘疾人商家社群,為淘寶的殘疾商家提供定制化店鋪運營培訓服務,“殘疾人朋友在網上開店不容易,我們想通過自己的力量,為他們做一點事兒。” 通過他們的幫助,云南白族的李國鋒從店鋪搭建到圖片美工再到基礎運營,一點點把小店盤起來了,并成為當地的網紅店主。 和他一樣的商家目前淘寶還有數十萬。據報告的線上抽樣統計,22.5%的殘疾人首份工作是開網店,網店為殘疾人提供了就業新方向,也成為一部分殘疾人職業的新起點。此外,39%的殘疾人商家雇傭了同是殘疾人的員工,在自己打拼的同時帶動殘友們就業。 除了支持殘疾人創業、就業,行動報告還顯示,過去一年阿里巴巴用技術鑄就了一條數字“盲道”,給殘疾人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如,高德的“輪椅導航”讓坐輪椅的殘疾人可以勇敢地走出家門;淘寶的OCR讀圖技術讓視障人士用耳朵聽圖購物;達摩院的數字手語機器人“小莫”讓聽障朋友可以順暢地和別人溝通;優酷的“無障礙劇場”把影片中沒有對白的畫面用文字加工,再經過配音、合成,讓視障人士理解影視內容、欣賞影視藝術……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旗下淘寶、閑魚、優酷、餓了么、盒馬等15款APP完成了無障礙升級改造,涉及網購、點餐、娛樂、社交、辦公、就醫等多種數字生活場景,讓殘疾人可以共享美好數字生活。 “做這些產品最難的一點不在于技術,而是感同身受。”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理事、高德地圖總裁振飛表示,改變世界的是科技,而科技的背后是愛與責任。“從團圓、一路護航到最新的輪椅地圖,我們都在用信息技術助力公益事業,用代碼尋找解決方案。” 據悉,在阿里巴巴人人3小時公益文化倡導和號召下,阿里員工還自發成立了“公益幸福團”開展公益。過去一年,助盲的“益起跑”、支持罕見病的“罕有愛”、為盲校孩子提供有聲雜志的“愛的留聲機”等六個“公益幸福團”,圍繞殘疾人實際需求,以志愿服務方式提供幫助。 事實上,幫助殘疾人不僅需要個人和企業的力量,更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行動報告顯示,除了自身和鼓勵員工投身助殘事業,阿里巴巴還廣泛聯合合作伙伴,建立合作互助的助殘生態系統。如,阿里巴巴聯合聾協資助聽障群體,聯合醫療機構幫助出生缺陷的孩子,聯合地方政府減輕困難群眾的就醫負擔;聯合社會力量發起“益起動”“公益寶貝”等項目,讓用戶及商家等群體都能感受到社會關愛,更好地融入社會,共同解決社會問題。 以阿里巴巴公益平臺為例,目前“公益寶貝”累計支持殘疾人就業、聽障、視障、心智障礙等23個助殘項目,從2016年到2022年9月累計支持善款1.1億元。僅就助力自閉癥康復的“星光益彩自閉癥療育”項目而言,截至2022年10月,直接受益人超6500人次,間接受益數萬人。(皮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