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及慈善事業而言,2022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這一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慈善法迎來初次修訂、國務院國資委社會責任局成立……時代在為慈善事業發展提供重大發展機遇、拓展作用發揮空間的同時,也對行業發展做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不難看出,慈善事業正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民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社會組織登記總數達90.2萬家,基金會數量達到9335家,全國注冊志愿者人數達2.17億,全國持證社會工作者達92.9萬人。作為社會力量的主體之一,廣大社會組織及從業者在助力鄉村振興、推動教育事業發展、開展應急災害救助、關愛婦女兒童以及醫療衛生、生態環境等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另據《公益慈善力量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報告》統計,2017年至2021年,我國社會組織年平均增幅為4.2%,參與鄉村振興的社會組織總量年均增幅為9.5%。五年來,全國基金會投入鄉村振興領域的總投入資金為1499.6億元。其中,投入扶貧及社區發展、醫療衛生、教育支持三個方面的資金最多。 2022年,新的社會問題不斷涌現,行業發展挑戰不斷加劇。在各方攜手推動下,越來越多的企業、機構、愛心人士及其他社會力量積極投入慈善事業,慈善事業成為完善社會分配制度、高效推進社會治理、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題中之義。 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前提下,公益參與方式不斷創新,參與門檻不斷降低,行業透明度建設不斷提升,一些優秀的成熟的公益項目繼續發揮作用。與此同時,更多創新的、帶有鮮明時代特色的公益項目應時而生,覆蓋面及受益群體不斷擴大,在行業及社會發展過程中都產生了積極的引領示范作用。 以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為例,2022年11月,國家鄉村振興局開展了社會力量參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征集工作,遴選出首批36個具有創新性、代表性和推廣性的典型案例。以企業和社會組織為代表的社會力量,在促進農村產業結構升級、拓寬增收致富渠道以及鄉村人才培養等方面積極探索,積累了寶貴經驗。 抖音集團圍繞鄉村發展重點領域,基于平臺優勢及業務能力推出了“抖音鄉村計劃”,圍繞“人、貨、景”三方面目標,打造了山貨上頭條、山里DOU是好風光、鄉村英才計劃、鄉村守護人等一系列項目,助力山貨銷售、文旅推廣及鄉村人才發展。 為更有針對性地助力農貨出山,增加農民收獲,項目組還前往多地村縣進行農業產業調研,挖掘地方特色產品和潛力商家,接入平臺專項服務,并安排專人巡檢駐場,幫助商家把握貨品品控及發貨時效。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實現鄉村振興離不開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社會組織在培養鄉村人才方面也在積極探索,不斷創新。 2015年,友成企業家鄉村發展基金會發起“香橙媽媽”公益項目,通過“線上線下創業技能培訓+女性創業孵化指導+創業運營資源對接”模式,帶領鄉村媽媽完成一年的創業學習,從電商技能、產品打造及營銷推廣等多個領域為鄉村女性賦能。 截至2022年11月,“香橙媽媽”項目覆蓋了包括甘肅、貴州、四川等在內的17個省份的117個縣市,項目直接受益人達17705人,間接受益人達90000人,其中65%的學員通過電商領域的就業創業改善了經濟收入,人均收入增加800元以上。 2022年是我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黨的二十大報告為公益慈善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社會組織開拓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這一年,面對新的社會問題和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等挑戰,行業中涌現出不少優秀的公益項目。多方協作促進社會問題解決,成為行業發展顯著特征。 2022年9月5日,四川瀘定發生地震。字節跳動公益平臺第一時間上線了12個援助瀘定的籌款項目,其中包括聯合愛德基金會發起的“愛德馳援瀘定地震”項目,主要服務于賑災現場物資支持及時援助特殊人群;與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發起的“女性應急關愛箱-馳援瀘定”項目,主要為受災地區女性提供應急關愛衛生箱;與重慶市慈善總會發起的“助力藍天應急救援”項目,項目籌得善款用于災害現場救援、采購救援裝備等。 同時我們發現,即便在各種新的挑戰之下,一些成熟的公益項目不斷創新升級,在項目運作多年經驗基礎上持續發揮作用。如,設立20余年來,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母親水窖”項目覆蓋地域和受益群體不斷擴大,持續在建設美麗鄉村、提升農民幸福感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頂梁柱健康公益保險項目”持續優化升級,不僅拓寬了保障人群,更加深了保障內容,截至2022年11月底,項目累計募集資金近3.9億元,惠及近1435余萬人次低收入人口。 2022年,行業發展挑戰與機遇并存,社會組織面臨韌性發展的考驗。這意味著,社會組織需要更加重視底線思維、抗壓能力和可持續發展,需要在應對危機的過程中不斷學習、思考,通過協同創新提升適應變化的能力。 這一年,數字化技術的發展持續推動行業進步,公益透明度的提升讓更多人愿意參與、主動參與。同時,借助技術發展,更多捐贈人的愛心被記錄下來,更多困境群體的需求被看見,更多公益項目的進展得到及時公開,執行效率得以大步提升。 從實踐層面來說,公益項目是保證社會愛心及公益資源落實到最后一米、真正觸達受助人的關鍵。優質的公益項目能夠引導激發社會組織創新發展活力,推動行業專業性和影響力提升。關鍵在于,廣大社會組織要以社會實際需求為導向設計項目,科學設定項目目標,做好項目評估,重視項目的創新性和可持續性。一個成功的公益項目,必須要緊密貼合時代發展背景,積極響應國家發展戰略,與社會公眾發生深度聯系和對話。唯此,才能達到項目預期效果,不辜負廣大捐贈人和社會愛心人士期待。(李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