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報記者 皮磊 記者從重慶市綦江區慈善會了解到,2022年,綦江區慈善會在區委、區政府領導下,在市慈善總會、區民政局支持與指導下,以慈善助力“多彩綦江·創新之城”建設為重點,從發展互聯網公益、助力綦江鄉村夢、共創文明綦城等方面開展慈善工作,2022年全年接收善款1.21億元,支出善款1.1億元。 過去一年,綦江區慈善會在慈善工作上開展了系列嘗試。 社區慈善基金賦能基層治理。綦江區慈善會成立社區慈善基金,為首批試點的七個社區資助1萬元啟動資金,推動在全區79個城市社區全覆蓋設立社區治理專項基金;通過“黨建引領五社聯動聚合力,轉型發展共建共治暖民心”等主題活動的開展,動員愛心企業和社會組織等積極參與基層社區治理、困難群眾幫扶、基層平安創建等。 多平臺推進互聯網公益。一是在支付寶公益平臺推出“鄉村自然健康屋”“一村一夢”“打開枷鎖讓愛回家”等公益項目,截至目前已有4.5萬余人次參與捐贈;二是開通“抖音公益”官方運營號,聯動公益伙伴開辟募款新渠道。 多渠道打造陽光慈善。首次舉辦公益“股東人”大會,線上邀請73位“三想綦江一村一夢”項目公益“股東人”以及項目執行地負責人、其他社會組織負責人作為“公益觀察員”特邀嘉賓出席會議,線上直面公益“股東人”提問,促進公益行業公信力建設,推動公益行業健康良性發展;邀請騰訊公益“真探”走進通惠街道、永新鎮、隆盛鎮、安穩鎮等街鎮的10余個鄉村,探訪“三想綦江一村一夢”等公益項目的落地情況,聆聽群眾心聲,展示公益成效。 慈善助推社會組織發展。在區民政局的指導下,首開區內社會組織強強攜手、抱團作戰先河,通過《社會組織服務互聯網慈善公益項目方案》動員引導區內社會組織積極參與慈善公益助力鄉村振興、基層社會治理等工作,將項目的落地實施作為工作的中心,由第三方組織監督項目的實施,變事后檢查為事前,事中督促、監督,促進社會組織發展、加深五社聯動的同時有效推進公益項目的落地實施及項目資金的規范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