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年初以來,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黨組決定在全廳上下開展“提效能、抓落實、立形象”專項行動。社會組織管理和執法監督局(社會組織黨建辦公室)聞令而動、眾志一心,緊扣“規范、精簡、提速”的工作要求,對標對表、固強補弱,辦好群眾實事,做優行業服務,緊盯中心任務,履職主責主業,把服務廣大社會組織的文章寫在實踐的大地上,當好“民政為民”聲譽的忠實加分手。 以提升工作效能為目標,全面推進“雙優”工程。優化職能職責、優化工作流程,是提升工作效能的不二法寶。社會組織管理和執法監督局(社會組織黨建辦公室)通過“換位思考”,以辦事者的乙方身份、時間觀念和求成心態,倒推行政審批人員應當匹配的工作態度和行事方法。局領導3次組織召開局務會,確立以“行政審批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永遠在路上”理念,開展“雙優”工作,梳理拉出了《優化職能職責 優化工作流程清單》,并付之以行動。在年檢年報環節,著眼社會組織的公益性特點和年度活動經費運營實際,取消了驗資報告、年檢審計報告,以購買服務方式購買了“變更法定代表人和注銷清算財務審計”項目,全年為社會組織節省經費200多萬元。對于部分活動頻繁、經費收支較大的社會組織,采取“雙隨機”抽查的辦法,掌握相關情況,確保活動開展的合法性、合規性。具體問題具體辦理,針對宗教活動場所法人登記事項這一特殊問題,精簡審查環節,宗教活動場所法人登記通過“受理”和“決定”兩個環節即可辦理。活動開展以來,先后精簡了29個行政許可事項的35個申請材料,27個行政許可事項壓減審批時限441個工作日,壓減比例達到66.8%。 以提升群眾滿意度為目標,全面創新落實舉措。為提升辦事效率,民政廳委派“首席代表”進駐自治區政務服務大廳,堅持“說了就干,馬上就辦”,辦理審批事項實現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對于社會組織名稱變更、辦公地址變更等免核事項,實行“現場辦、即時辦”,當場辦理,及時出證。制定行政審批辦事指南,明確行政審批人員職責與辦事人員須知事項,實時更新辦理審批事項需提交的材料,將群眾滿意度抓在日常、融入經常、落到平常。真心誠意為群眾提供便捷、優質、高效的“一站式”政務服務,把微笑待人、熱情服務、文明用語應用于每一天日常工作、每一項具體事務、每一位服務對象。開展“黨員先鋒崗”創建活動,在自治區政務服務大廳設立社會組織“黨員先鋒崗”標牌,以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支部黨員和工作人員把黨員工作的“高標準、嚴要求、優服務”體現在工作崗位,全方位樹立起“民政人”的良好形象。 以培塑服務品牌為目標,開展爭先創優活動。今年是落實自治區黨委《關于推進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的第一年,對標《意見》3年內打造“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社會組織達到50家,品牌服務項目達到100個以上”的目標,籌劃社會組織從投身經濟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建設生態文明、承接政府服務、參與社會治理、建議精神文明等8個方面,擬定時間表、路線圖,瞄準既定目標,壓茬推進,步步落實。結合中心任務爭先創優。日前,貫徹自治區黨委孫紹騁書記關于“抓招商引資,要更加注重發揮企業和商會作用”的指示要求,向全區社會組織下發《積極投身招商引資倡議書》,號召大家提升政治站位,發揮獨特優勢,助力打造省心、放心、舒心的營商環境,為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結合典型引路爭先創優。以2月1日《焦點訪談》宣傳報道包頭雷鋒車隊志愿者協會先進典型為契機,在全區社會組織系統開展“遠學諸暨紅楓義警,近學包頭雷鋒車隊”活動,鑄牢團隊“人民至上,竭誠服務”的工作理念。今年以來,先后兩次走進社會組織——內蒙古碳中和產業協會和內蒙古大學生創業聯合會,問政基層、問需基層、問策基層,立起社會組織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行業的多元品牌。 (據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