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之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對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提出明確要求,要求聚焦產業就業,加強鄉村人才隊伍建設。 近日,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宣布與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共同啟動鄉村產業綠色發展項目,通過強化對鄉村產業人才的技能培訓和系統性能力建設,打造當地的電商生態,探索更綠色和更具韌性的鄉村產業發展模式,共同助力鄉村振興和可持續發展。 鄉村產業綠色發展項目的啟動有著怎樣的考量?該項目經歷了怎樣的升級和迭代?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新農人”賦予鄉村新活力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推進鄉村振興,需要吸引年輕人回村,把青年人才留住。此前,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在云南省紅河縣開展電商產業發展的同時,本著培養本土青年人才的初衷,扶持紅河縣青年大學生成立志愿者組織,鼓勵青年大學生開展反哺家鄉的公益活動。 紅河縣善品良田產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白建成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是個地地道道的云南人。2017年,白建成回到家鄉發展,了解到中國扶貧基金會(現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電商扶貧項目對紅河縣梯田紅米產業發展和農戶增收幫助很大,因此一直都很關注紅米項目的情況。他在2018年返鄉,加入基金會支持的紅河縣善品良田產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積極帶動鄉親們一起種植和推廣哈尼梯田紅米,推動家鄉發展。 和他一樣,從小在哈尼梯田邊長大的馬梅芬,在第一屆尼美村返鄉大學生支教志愿服務活動結束后,也決定用自己所學服務家鄉發展。2019年,馬梅芬大學畢業,選擇入職紅河縣善品良田產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在協助理事長做好日常運營管理的同時,利用其優勢,與梯田種植農戶溝通,執行合作社對梯田紅米的品控管理。 據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四川蒙頂山合作社發展培訓學院理事長丁亞冬介紹,摩根大通從2015年起開始支持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包括“善品公社”在內的一系列的公益項目,通過幫助低收入農戶提升產品質量、完善供應鏈、充分利用電商渠道等方式開拓新客戶及增加收入。過去幾年里,300名鄉村創業者受益于包括供應鏈管理及電商銷售技能等在內的全方位培訓。截至目前,項目已經讓全國19省的24萬余名低收入農戶獲益。 “我們注意到,善品公社項目模式擁有完善成熟的項目體系,能夠有效地幫助解決合作社及農戶在市場、技術、人才及信息等方面面臨的問題,這與我們的全球經驗及理念不謀而合,也成為我們在扶貧和鄉村發展方面八年深耕合作的緣起。”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陸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提升鄉村發展內生動力 和活力 2021年,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與摩根大通共同啟動“百年百縣”——鄉村產業與人才發展計劃。摩根大通在支持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產業發展項目的基礎上開始聚焦鄉村人才培訓,通過支持四川蒙頂山合作社發展培訓學院建設和“四位一體”(課程培訓、點位實訓、種子資金、市場扶持)人才培養模式支持農民合作社帶頭人培養;同時,通過支持山西隰縣(玉露香梨)、陜西富平(柿餅)、云南紅河(紅米)、四川雅安石棉(黃果柑)、四川雅安名山(紅心獼猴桃、蒙頂山茶)5個縣6個合作社點位產業發展項目,繼續完善“善品公社”模式,進行總結、推廣復制及定點支持。 近兩年來,氣候環境變化與自然災害頻發影響人們的生產與生活,而這也是項目面對的挑戰。項目所立足的農村農業產業經濟生產與自然生產交匯,農業產業合作社亟需提升應對氣候相關及其他自然災害的能力,倡導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促進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與可持續。與此同時,數字化發展日新月異,數字技術與農業農村也在加速融合,如何提高農業發展數字化水平,讓農業資源利用更加合理、農業經營管理更加高效,也是對可持續鄉村產業發展的呼應。 陸芳指出,“隨著不斷深入參與當地產業振興和發展,我們也遇到了一些重大挑戰和機遇,一是如何應對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對鄉村可持續發展帶來的干擾和影響;二是在綠色經濟轉型的大環境下,如何助力鄉村提升綠色生產力,賦能綠色產業模式,培養鄉村可持續發展人才,在新時代中把握新機遇。” 基于此前扎實的項目基礎,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攜手摩根大通共同啟動鄉村產業綠色發展項目,探索打造鄉村社區韌性與綠色發展模式的合作機遇。 據悉,未來三年,鄉村產業綠色發展項目將以綠色、治理、數字化為切入點,繼續推廣和完善現有的善品公社成功實踐模式,結合當地綠色產業資源優勢,以數字化平臺建設為中心,從主體賦能(農村小微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賦能、治理賦能等方面,深度打造兩個鄉村振興示范縣(山西隰縣、云南紅河縣)和一個鄉村振興示范村(陜西周至樓觀鎮西樓村),并依托四川蒙頂山合作社發展培訓學院進一步推動研發綠色課程體系、完善系統實訓體系及后續服務體系;以從事全產業鏈綠色農業產業(含生產、供應鏈和銷售等)的農民合作社理事長和包括項目區域在內的政府官員為主要對象開展系統性能力建設,培養超過400位更加具備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農民合作社帶頭人,促進包容性增長,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作為項目支持方,在陸芳看來,摩根大通跟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的合作是循序漸進的,不僅為鄉親們打通了市場渠道、搭建了致富平臺,還培養出一大批有知識、懂技術、善開拓的合作社帶頭人,給當地創造了就業和增收機會,真正給當地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李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