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由中國民生銀行聯合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共同發起的第八屆ME公益創新資助計劃資助儀式在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舉行。ME公益創新資助計劃發起于2015年,截至目前已連續開展八屆,旨在關注、支持公益領域的創新實踐。 八年來,全國有2407家公益機構參與申報。中國民生銀行累計為188個公益項目提供資金8890萬元,惠及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受益人包括外來務工人員、心智障礙群體、殘障群體、留守兒童、鄉村中小學生等,項目直接受益人數達27萬余人次。 八年來,ME公益創新資助計劃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可推廣的運作模式,有力激活了公益機構的可持續發展基因,有效提升了機構的社會影響力,助力其實現公益夢想,以創新促進社會發展。同時,該計劃持續關注鄉村振興,設置鄉村振興領域議題,支持社會組織參與多方面的鄉村振興項目創新。 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陳志剛表示,ME公益創新資助計劃堅持以創新為基因,持續推動社會組織運用創新性公益項目解決社會問題,促進社會發展,已經成為我國公益資助領域的生力軍。在新形勢新任務面前,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將繼續發揮平臺和紐帶作用,積極引導動員社會力量和資源,全力服務鄉村振興。 中國民生銀行行長鄭萬春回顧了八屆ME公益創新資助計劃的成果,以及27年來中國民生銀行“服務大眾、情系民生”的初心與社會責任實踐。他表示,民生銀行著力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將繼續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更大的金融力量。 清華大學21世紀發展研究院院長、教授鄧國勝從公益創新的角度分享了ME公益創新資助計劃的價值。他表示,該計劃為行業提供了新標準,推動行業迭代發展,既為民企履行社會責任樹立典型,又為企業有效捐贈與影響力投資探索新路。 玉樹利民協會、利民學校創辦人求松代表受助社會組織進行發言,分享該計劃對于相關機構和受益人的價值。他通過真實案例,展現了在ME公益創新資助計劃的扶持下,當地如何解決困境鄉村青年的教育問題,并打通就業創業、鄉村人才培育的“最后一公里”。 據介紹,未來,ME公益創新資助計劃將持續關注鄉村振興、教育支持、社區發展、健康福祉、生態文明等領域,不斷在自我創新和推動社會組織創新中助力社會問題的解決和社會發展,助力新時代中國公益生態高質量發展。(李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