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4月26日,SOHO中國發布了《2022年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以下簡稱“ESG報告”),并邀請多位業內專家共同討論ESG話題,探尋“長期主義下的ESG多維實踐”。這是SOHO中國連續第七年披露ESG工作成果。 去年,ESG評級機構明晟(MSCI)將SOHO中國評級升至AA級。同時,全球房地產可持續性標準(GRESB)給予SOHO中國四星評級,在6家中國地區同類型企業中位列第一。中央財經大學教授、中財綠指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施懿宸表示:“一個企業是否能百年基業,除了看財報以外,還有就是看這個企業的品格和品質,ESG可以提供非常好的客觀衡量。” 國際WELL建筑研究院IWBI亞洲區副總裁宋怡指出,過去一段時間,大家對健康的需求產生了變化,從原來可選品現在變成了必需品。作為中國領先的辦公樓運營商,SOHO中國將綠色低碳理念滲透到建筑全生命周期,打造綠色、健康、舒適的高品質樓宇。目前,SOHO中國旗下10個項目獲得了WELL HSR健康安全評級認證。 在場嘉賓普遍認為:地球的資源有限,且已經在日益枯竭中,所以我們必須要走更高質量發展的道路,這也是人類要與環境、社會共存的必然趨勢。2022年,通過數字化能源管理系統,SOHO中國所管理的24個項目總計節約1.4億度電,節能率約為33.6%,共計減碳11萬噸,超額完成目標。 去年底,SOHO中國基金會投資2000萬元在甘肅天水打造的“養正圖書館”正式落成,標志著SOHO中國開啟了零碳建筑的全新探索。清華同衡綠色建筑與節能研究所所長肖偉表示,這樣的項目在國內目前還是鳳毛麟角,但未來隨著政策的支持、整個行業主觀能動性的提升以及技術的進步,星星之火也可以形成燎原之勢。 關于在可持續發展中如何達成多邊參與、共贏共享的局面,君凱環境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述稱:“ESG生態鏈其實是一種價值鏈,上游包括產品的制造商、原材料制造商,中游包括規劃設計、建筑安裝,下游包括實際的開發商以及企業用戶等等。任何一個環節的丟失,都有可能造成價值無法傳遞。除此之外,消費者與政府主管部門也同樣扮演重要角色。”SOHO中國一直在努力打造行業的綠色生態鏈。一方面,倡導供應商簽署《供應商綠色采購及可持續供應鏈承諾書》,目前簽署率達100%;另一方面,攜手租賃客戶推行綠色租賃實踐。聚焦客戶需求,是SOHO中國的一貫追求。過去三年,SOHO中國與客戶共渡時艱,提供補貼政策,僅2022年,就為客戶減免租金3677萬元,延緩租金繳納1.9億元。 SOHO中國堅持回饋社會,長期關注社區投資及鄉村發展,在社區、公益、教育、環境等多方面持續貢獻力量,2022年全年捐贈額超過3000萬元。去年在甘肅天水,養正幼兒園迎來了第一批畢業生,“百草園”科學種植館也投入了使用。 當談及如何平衡企業短期目標與長期主義的矛盾時,秒盈科技副總裁吳小強表示:“二者并非對立,而是相互助力。社會責任長期來說跟上市公司的表現是統一的。2030碳達峰、2050或者2060碳中和的這個大目標,第一次凝聚了全人類、各個國家以及各行各業。而年輕一代更應該關注可持續發展,我們今天做這些事情不只是在保護地球,也是在保護人類自己的未來。所以,今天看待ESG,不要用成本的視角,而是要用對未來五年、十年投資的視角。” 展望未來,SOHO中國將繼續在綠色低碳、以人為本、感恩回饋等方面持續發力,用ESG為公司和社會賦能,創造更多美好。(張明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