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7月29日,被“杜蘇芮”橫穿而過的泉州,臺風留下的痕跡仍然明顯。 28日,臺風“杜蘇芮”的中心于9時55分前后在福建晉江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50米/秒,強度為強臺風級,中心最低氣壓945百帕。 這次“杜蘇芮”臺風停留時間并不長,卻造成停水停電,積水內澇,道路兩側隨處可見倒掉的大樹、廣告牌和電線桿,殘存的淤泥。不少建筑、道路、車輛和船舶受損,上百公頃的農作物受災與絕收,這一切都說明臺風帶來的驚人破壞力。 “我們村里樹木倒了很多,停水停電,雨棚都被刮走了。”福建省晉江市金井鎮圍頭村村民蔡兵說。7月28日,上午10點,臺風“杜蘇芮”來襲,狂風大作,暴雨如注。 “我感覺這次風速特別快。”蔡兵說,他此前極少碰到類似情況。 臺風來勢兇猛,給泉州當地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但幸虧此前政府早有應急預案,多渠道反復強調“足不出戶、人不出門、車不上路”;同時把居住在危險房屋的居民,全部轉移至安置地點,此舉極大降低了臺風帶來的影響,未出現人員失蹤和死亡情況。 在此次應對臺風“杜蘇芮”過程中,作為一個地級市的泉州備受考驗。它是如何憑借自身的應急機制,來盡量減少災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呢? 系統化的救援力量 每次臺風來襲,對當地參與搶險救援的消防、電力、醫療、通訊、水務等部門都是一次考驗和檢閱。從“杜蘇芮”正式登陸前夕,每個部門都已處于隨時待命的狀態。 “我們一早就出勤了。”南安消防救援大隊教導員甘代輝說。 南安系福建省轄縣級市,由泉州代管,地處晉江中游。 “杜蘇芮”過境時,狂風伴隨大暴雨襲來,南安市不少路段出現大面積積水、樹木折斷等突發險情。 7月28日,泉州近乎所有一線消防指戰員都處在超負荷的工作狀態,大家都奔忙在搶險救災路上,乃至顧不上吃飯、喝水。 “我們出勤次數是日常的許多倍,到處去營救被水圍困的民眾,或因臺風造成電線短路而引發的火災,以及交通事故,停不下來。”甘代輝稱,每位出勤指戰員都時刻面對建筑倒塌、物體墜落、溺水觸電等潛在風險。 危險無處不在。當日13時27分,南安市金淘鎮晨光村全村被水淹,5人不慎落水,當消防員接警到達現場后,卻發現部分路面積水將近2米左右,在當地民眾指引下救下5名落水者。隨即,當地消防員人員還利用皮劃艇對積水較深的地方進行逐間逐戶排查,又發現有9人被困于家中,及時將他們轉移至安全地帶,此時居民家中的積水也已高達1.3米左右。 面臨如此重大的險情,作為身在一線的消防指戰員,必須與時間賽跑。 “我們不少消防隊員,中午飯吃一半,直到很晚才回到隊里。”甘代輝稱。 在臺風天氣下參與搶險救災,泉州消防全體隊員更要學會及時處置各式各樣的“狀況”: 樹木倒地、鐵皮墜落、廣告牌掉落,物業崗亭被風吹倒,老人被困,高層民房玻璃破裂…… “我記得有兩名老人被困,咱們消防員要徒步1.5公里去轉移。”泉州消防一位隊員說。在災情之下,消防員已成為市民眼里的“超能戰士”,有位待產孕婦要上醫院,向消防求助,最后消防隊員在暴雨中護送該孕婦上醫院;在安溪縣,還有位村民的水牛被困下水道,也只能向消防求援。 無論面臨怎樣的情況,泉州消防都會組織隊員,及時趕到現場并盡快處置。 據泉州消防的數據統計顯示,從7月27日起至7月29日早上9時40分,泉州當地關于臺風搶險救援的,共出動337起,出動2293人次。 “這一切我們早就習慣了。”甘代輝稱。 由于常年與臺風相伴,福建從省、市、縣、街道、鄉鎮到社區(村集體)組織,已形成一套成熟的動員體系。在此次應對臺風“杜蘇芮”之際,這套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何集結和動員龐大的救援力量,這是擺在泉州當地政府面前的第一道難題。 為了應對“杜蘇芮”,泉州市社會應急救援聯勤中心和全市20支市級應急救援隊伍(含5支省級應急救援隊伍),積極響應泉州市應急管理局號召,各隊伍負責人第一時間召集人員進入24小時值班備勤。 泉州市防汛指揮部還協調屬地軍分區和武警支隊,委派市消防救援支隊、市社會應急救援聯勤中心和全市20支市級應急救援隊伍赴各縣(市、區)預置應急救援力量,應急救援裝備27368臺套,其中大流量抽排水泵裝備27臺,橡皮艇、沖鋒舟293艇,無人機81架,衛星電話100余部,發電機288臺,重型挖機197輛。 “這應該是近年來,泉州面臨的最大臺風,所以必須嚴陣以待。”泉州市一位黨政干部稱,此次泉州集結了社會各界力量,在重要點位、重要場所駐守,以此實現快速救援。 保供電保通訊 此次“杜蘇芮”臺風對泉州供水和供電系統帶來巨大挑戰。泉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報稱,截至7月28日13時30分,臺風造成當地50多萬戶斷電。 “在臺風沒來之前,我們通常都會提前研判,汲取以往臺風對電力造成的受損情況,進行針對性的部署。”國網泉州供電公司黨委宣傳部副主任郭釗平說。 多位泉州市民表示,盡管此次造成50多萬戶斷電,但隨即恢復供電的速度也特別快,這讓他們很感動。 “我們爭取在臺風過境以后,馬上組織搶修,以最快速度恢復供電。”郭釗平稱,這次國網福建省電力公司對臺風特別重視,根據臺風走向提前部署搶修力量。 “這次福建電力公司總共向泉州地區委派了5000多名電力工人,24小時備勤值班,應該說做了非常充足的準備。”郭釗平稱。 他認為,這次泉州之所以能快速恢復供電,其中很大部分源于科技的進步。 “我們會先根據后臺情況,通過智能自動化設備,把符合供電條件的單位和用戶先行恢復起來,通過先恢復供電,后搶修的方式,逐步恢復受損設備。”郭釗平稱。 在泉州供電系統面臨挑戰之際,通訊系統也倍感壓力。 臺風來襲前,福建省通信管理局就提前召開通信保障會議,組織了電信、移動、聯通、鐵塔相關公司進行會商,確定通訊的保障和調度方案。 中國電信福建公司啟動防汛應急響應預案,迅速組織、調集相關人員、物資和應急設備。泉州電信也很快響應,出動了通信維護保障人員791人次、應急車輛149車次、10臺應急油機、195個便攜油機、123個熔接機、應急光纜145.17皮長公里、22個衛星電話、975個沙包沙袋。 “我們多年來也有很多抗臺風的經驗,因此臺風來臨之前,我們在物料和網絡保障方面給予充足準備,乃至包括后勤準備。”中國電信泉州分公司云網運營部主任黃冬陽說,他們用最壞的打算去準備相應工作。 “這次泉州影響面比較大的是晉江、石獅、南安和惠安,造成大面積停電,這也直接影響了通訊情況。”黃冬陽稱,一線現場維護人員的大部分工作就是保障通訊設備的正常供電。 “我們要優先保障政府機構、重要企事業單位和民生用電。”黃冬陽稱。此次為應對臺風,泉州提前邀請13個專業領域的專家顧問,還調用遠通通信公司和中國電信組成5支25人應急隊伍,駐守指揮部,攜帶對講機、無人機、衛星設備、衛星電話、自主網等應急通信裝備194臺套,并派出無人機及通訊車等技術力量進行巡查,發現防汛隱患11條。保障在斷網斷電情況下,可前往災情現場開設1個現場指揮部,采用移動公網和衛星應急專網雙備份,實現與市防汛指揮部視頻通聯。 泉州對通訊技術的充分使用,極大提升了應對臺風時的決策效率。 黃冬陽稱,他很擔心臺風接下來的連續降雨會波及泉州山區,造成電纜的中斷,乃至因道路中斷給搶修造成困擾。 民間組織的價值 此次在抗擊“杜蘇芮”臺風過程中,泉州民間救援力量再度被看見。 在排澇搶修時,泉州當地涌現出多個民間組織,他們戰斗在一線,已成為當地應對災情的重要補充力量。 興暉應急救援服務中心是泉州當地的民間救援組織,成立于2020年。該機構最大優勢在于擁有大型專業設備的輔助,志愿者大多參加過多場臺風搶險救援,有大型救援的豐富經驗,能及時有效進行救援、清障等工作。 此次“杜蘇芮”襲擊泉州時,他們集結了近200名救援人員,安排挖機、裝載機65部,工程運輸車輛130臺,積極參與到泉州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晉江市等搶險救援的工作之中。 福建迅捷應急救援隊也是泉州當地社會組織。這次根據泉州市應急隊伍提前預置部署,該救援隊部分隊員提前抵達南安洪梅、詩山兩鎮待命,同時預置一組無人機駐點泉州市防指作通信保障,并派出隊伍到惠安小岞沿海岸巡邏,排查風險隱患。 “我們已連續兩天沒睡好了。”晉江市義務救援協會秘書長林成志說。該機構成立于2015年,是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自愿組成的公益性社會團體,主要輔助當地政府和應急部門參與各項救援及民眾求助的支援行動,參與各種災害事故救援,減少災害和事故造成的財產和生命損失。目前登記在冊志愿者超800名,救援隊員300名,其中有超100名成員經過各項專業救援培訓認證,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當地重要的民間救援組織。 7月28日,受臺風影響,晉江強風雨天氣,積水不僅影響道路行車,也帶來安全隱患。晉江市義務救援協會組織志愿者奔赴一線,積極投入搶險救援。 早上9點,臺風帶來的暴雨傾盆,晉江市一村莊的兩位老人被圍困。接到親屬的電話求助以后,林成志委派協會機動大隊隊員鄭茄苗和2名志愿者,開著1輛越野車奔赴事發地點,將兩位老人轉移到了女兒家里。 臺風引發的強降雨,讓晉江和平南路小沿塘社區路段積水比較嚴重,造成路面車輛無法通行,交通癱瘓。 “我們隊員巡查發現后,立即組織人員前往處理。”林成志稱,臺風過境對晉江的城市綠化造成嚴重影響,狂風將主干道兩旁的綠植吹倒在地,影響道路暢通。他組織了多位隊員,佩戴好安全頭盔,攜帶清理工具,將凌亂的路面恢復為暢通的主干道。 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截至7月29日12時,晉江市義務救援協會累計接報防汛抗臺警情165起,累計出動隊員1286人次,出動車輛80臺,共救助群眾75人,單次救援成功挽回群眾價值120萬元的財產損失,目前未發現有傷亡。 “這不正是我們工作的價值所在嗎?”林成志稱。 (據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