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黨建
   第05版:社會治理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社會工作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公益資訊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務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央企探路ESG,體系如何搭建?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黨建

第05版
社會治理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社會工作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公益資訊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務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23年08月1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央企探路ESG,體系如何搭建?

    近日,國資委辦公廳發布《關于轉發〈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專項報告編制研究〉的通知》,按照該通知要求,央企在2023年底前要力爭實現上市公司ESG專項報告披露“全覆蓋”。

    8月10日,一家央企內參與ESG牽頭工作的負責人表示,正在和同事研究該通知中與環境、社會、治理三大維度構建相關的14個一級指標、45個二級指標和132個三級指標的詳細內容,“感覺還是有點弄不清現實的落地路徑”。該央企尚未發布過獨立的ESG報告,只是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對ESG的內容有所涉及。不過,此前監管層亦一直沒有強制要求企業發布獨立的ESG報告。

    2022年國資委發布的《提高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中已經對央企的ESG披露提出要求:中央企業探索建立健全ESG體系,并提出了2023年的目標節點。

    按照上述通知中披露的數據,截至2023年4月,A股和港股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專項報告共328份,占比約為71.6%。該通知中提及“由于國內還沒有統一、權威的ESG信息披露標準,上市公司ESG專項報告容易出現不規范的問題,央企ESG披露良莠不齊。截至目前,我國尚未發布強制性的ESG信息披露要求和規范性框架,國家層面的ESG信息披露標準和管理文件處于缺失狀態,系統有效的信息監督機制也存在缺位。”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ESG中心聯合主任楊晨輝表示,對于ESG,國央企ESG信息披露研究具有探索性、前沿性意義,國資委此次下發的通知尚未形成強制規范,而是一份權威參考。

    【節點】

    國資委下發給央企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專項報告參考指標體系》(以下簡稱《指標體系》)從環境、社會、治理三大維度構建了14個一級指標、45個二級指標、132個三級指標的指標體系。《指標體系》涵蓋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環境、社會、治理三大領域的主題,將內容進行拆解到具體的管理與實踐議題,以定量或定性指標的形式作為三級指標進行呈現。對于每一項指標,也為企業提供了指標的講解說明,試圖為企業理解指標內涵,開展收集與計算工作提供方法路徑。

    上述央企參與ESG牽頭工作的相關負責人,也是頻繁向第三方機構咨詢和求助的人之一:“我們已經開過好幾次會討論國資委下發的《指標體系》,感覺它比較復雜,目前我們還是不太成熟。”

    在接受記者采訪之前,他剛剛放下與同事探討不同的ESG指標體系中細項拆解的電話,E的部分,他們已經有了一些嘗試與數據的搜集,但是S的部分,他們還沒有達成統一的共識。

    對于這項工作,該央企已經上升到了集團推動的層面,該負責人透露:“我們正在做一些相關方案,有幾個部門共同負責。最近的一次專項會議中,我們把國資委發的指標體系拉出來集體討論如何開展落實。”

    在集團內部的專項會議中,該負責人是這樣解釋ESG的:“ESG核心意思是說,央企別老盯著一畝三分地那點錢,你是社會的一分子,要對社會負責任,因此,僅僅關注財務指標不夠,這只是G里的一小部分。”

    目前,該央企ESG工作團隊的理解是,國資委此次要求的ESG體系構建,包括打造世界一流企業、打造中國領先企業,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以及公司內部的各種指標體系掛鉤,然后再將業績分成很多指標,慢慢進行拆解,拆解完之后,才能按體系落實。

    另一家能源央企也在探索過程中。該能源央企相關負責人表示,該企業旗下,只有幾家香港上市企業按照聯交所的ESG標準做了披露。目前,該企業正在研討如何按照國資委的要求,來擴大披露覆蓋面。

    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形式、比例和水平與港股上市公司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

    在現有的情況下,2023年底節點之前,各大央企能否達成全覆蓋的目標?楊晨輝表示這沒有辦法直接預估,但是相關央企都在積極配合和探索當中。

    【探索】

    部分較早在港股上市的央企已經摸索出了一些ESG體系搭建的路徑。

    8月8日,中交集團ESG工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該企業已經連續16年編發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連續3年編發ESG報告,旗下5家上市公司已經全部編制了ESG報告,且不定期編發了“一帶一路”海外履責報告、重點國別及重點工程項目社會責任報告等。

    該企業于2021年成立專門負責社會責任管理工作的機構,同時明確,公司董事會是公司最高治理機構,對公司社會責任、ESG策略及有關年度報告負責,監察公司社會責任、ESG有關事項,審議和批準公司年度ESG報告。此外,還成立ESG管理工作委員會全面領導社會責任與ESG工作。

    在上述架構基礎上,自上而下,集團高層主導決策,董事會具體推進,黨委工作部負責報告編制,董辦負責報告發布,各部門各單位具體實施ESG的內部格局,據此形成。

    2023年,該集團編制印發了最新的社會責任管理辦法,同時還編制印發了ESG報告編制發布實施細則,用于指引下屬各個企業如何編制發布ESG報告。

    對于所屬上市公司,中交集團的要求是“必須按照監管部門要求發布ESG報告,其他的一些企業和項目,我們鼓勵他們編制ESG報告”。

    2023年10月左右,中交集團將攜所屬相關單位,向外界發布ESG報告。

    與一些企業單純探索ESG信息披露有所區別的是,中交集團內部的推進思路是,推動公司業務與ESG融合,換句話說,就是要求ESG在各個部門、各個企業中都可以看到實踐和案例。

    具體到ESG中的環境綠色低碳層面,中交集團還成立了專門的綠色低碳發展研究中心,用以開展綠色低碳戰略和規劃、碳核算方法和標準、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推廣、碳資產開發和交易路徑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下一步,為了幫助子企業落實ESG報告編制的實施細則,中交集團還擬對相關子企業展開ESG報告編制培訓。

    不過,中交集團在實踐ESG的過程中,并非沒有挑戰。

    上述負責人表示,目前國內ESG更多的還是團體標準,缺乏國標,從標準完善的角度來說,還不夠完善。就算是團體標準,因為都是近兩年才發布,還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檢驗它是否科學。

    目前,很多機構正在研究這項工作,ESG的推進,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痛點】

    中交集團提到的標準多元化問題,楊晨輝在與前來咨詢的央企當溝通中,也聽到了類似的困惑。

    她說:“很多企業都會問我們,現在國際標準、國內團標特別多,我究竟應該采用哪種標準來編制?”

    事實上,在港交所上市還比較明確,按照港交所、聯交所的要求開展披露即可。如果是A股,或者沒有上市的國央企,就會需要明確具體采用的披露標準。

    所以,在楊晨輝看來,如果有一個能夠收束的規范,幫助企業進行指引,將會成為企業有效開展ESG工作的錨點。當然從ESG核心而言,具備一致的共性,但是從具體披露而言,還是要有一個明確的指導。

    此外,央企還有更多涉密的要求,這一點也會限制央企在ESG有關科技方面的披露范圍,從而影響海外資本對企業的價值判斷。

    綜合來看,國家層面ESG信息披露標準和管理文件的缺失,系統有效的信息監督機制缺位,將影響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國務院國資委課題組相關成員表示,目前,還存在ESG信息披露主體的口徑不統一的問題。以上市公司為例,目前上市公司數據的披露口徑包括“上市公司主體、全資子公司、控股公司”等,寬泛的披露主體口徑,導致同一行業規模相當的公司披露的數據差異較大。還有,ESG指標披露口徑差異較大,數據質量及可比性較差。以能耗指標為例,部分上市公司僅披露能耗總量,但未披露不同類型能耗量,且能耗單位包括標準煤、千瓦時等,數據可比性較差。

    該課題組成員還表示,目前國內ESG報告缺乏第三方機構驗證,在披露報告的上市公司中只有12%的報告經過了第三方審計,披露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有待考證。

    從近期動態看,中央企業正在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主動提升ESG相關信息披露率。截至目前,153戶央企境內上市公司編制并發布了專門的2022年度ESG報告,占比41.58%,較上年占比提升了28.87個百分點。

    據此,要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披露質量,想讓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工作走在國內前列,還是回到初始的問題,那便是需要建立統一的ESG專項報告編制框架。

    中國公司治理50人論壇專家委員,哈佛大學訪問學者陳鋒曾參與國務院國資委2008年《關于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的起草工作,他表示,國務院國資委對央企ESG的研究與探索,早在很多年前就開始了。

    以上述《意見》為例,便是第一次由國家部級機構出臺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的規范性文件,第一次系統地對企業履責提出要求。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了企業社會責任實踐的發展。

    據此,規范央企ESG報告披露的信息質量,也是大勢所趨。

    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陳鋒認為,央企ESG信息披露的質量和檔次仍有待提高。

    他舉例表示,央企ESG信息披露的中國特色體現的還不夠,一些針對性問題披露不夠,針對全社會關心的問題有時避而不談,對一些實質性問題沒有回應。比如,S層面的員工權益問題,一般披露較多的員工培訓、內部福利等議題,從僅僅央企內部來說,這些披露是沒問題的,只是公眾關心的可能并不只是這些,公眾關心的是什么人能夠進央企?是否切實建立科學的選聘標準和流程,打破“內部繁殖”,實現入職機會公平?又比如,目前廣泛開展的市場化改革試點全社會都高度關注,職業經理人的入口關、考核評價科學性、出口和退出機制還處在黑箱之中,缺乏透明度,這本是新一輪國企改革的重點問題,但鮮見相關披露。因此,僅僅就員工權益來說,入職機會公平、公正考核和晉升發展、消除性別和職場歧視等方面信息披露還不夠。

    (據《經濟觀察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色综合色综合网络| 婷婷激情综合网| 久久婷婷色综合一区二区|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成人|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 国产在线五月综合婷婷|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v | 欧美日韩国产码高清综合人成|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综合|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 亚洲综合五月天| 狠狠88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欧美自拍另类欧美综合图片区| 狠狠色成人综合网图片区|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蜜桃|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观看| 亚洲综合自拍成人|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亚洲|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激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 综合三区后入内射国产馆| 综合精品欧美日韩国产在线|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97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不卡| 偷自拍视频区综合视频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色综合网站国产麻豆|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激情五月综合网|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五月天激激婷婷大综合丁香| 色诱久久久久综合网ywww|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国产色婷婷五月精品综合在线| 欧美久久综合九色综合| 色视频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