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黨建
   第05版:社會治理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社會工作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公益資訊
   第13版:公益資訊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務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這所民國版“希望小學”重修 緣何牽動寧波市民心弦?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黨建

第05版
社會治理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社會工作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公益資訊

第13版
公益資訊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務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23年09月1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這所民國版“希望小學”重修 緣何牽動寧波市民心弦?

    普迪小學舊照

    1930年普迪二校第一次畢業照片

    1947年,秦潤卿在《時事公報》上向各界賢士籌措資金

    江北區慈城鎮民族路46號,大門虛掩,透過不高的圍墻,隱約可見內里長滿青苔的白墻黑瓦。

    雖屋墻變殘垣,荒地復開墾,但小青磚砌成的西洋式拱券還“固執”地駐守在這里。一磚一石中,民國期間典型的校舍格局,依然能被后來者窺得一二。

    這里就是普迪小學舊址,久經風霜的“希望”之地。

    它由著名的寧波幫代表人物、中國近代金融業發展主要推動人——秦潤卿發起創辦。作為一所面向清寒子弟的“希望小學”,它不僅是寧波商幫發展鄉土慈善事業和培養后繼者的基地,更以“有教無類”在寧波教育史、慈善史上勾勒出濃墨重彩的一筆。

    今年8月,年久失修、風雨飄搖的普迪小學舊址迎來新生。

    時間回溯到去年7月,原普迪小學校友發現,作為文保單位的普迪小學舊址岌岌可危,遂向寧波市政府寫信請求抓緊安排修繕工作。在市、區兩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重視下,日前,江北區區級文保點“普迪小學舊址”修繕工程設計方案通過專家評審。消息一出,普迪學子奔走相告,甬城市民紛紛注目。

    從歷史的沉寂中走出,這所備受社會關注的民國版“希望小學”究竟有何種分量?又將在今朝發揮何種“力量”?一起來和記者探索這所“希望小學”的前世今生。

    民國版“希望小學”

    20世紀初,很多慈城孩子是讀不了書的。

    周邊學校資源有限是一方面,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家境貧寒,難以負擔學費。因此那些年,徒有報國之志卻受限于文化水平的人比比皆是。

    都說:人無教育,就不能自立;國無教育,就不能自強。1915年,受教育救國思潮影響,同時念于寧波老家“城區已有正始、東城諸小學,猶未足容全城學齡少年之就讀,尤以清寒子弟為甚”,寧波幫代表人物、金融巨子秦潤卿與旅滬同鄉李壽山、王榮卿等人籌銀10萬元,計劃在慈城打造一所純屬義學性質的學校,以“普及文化,啟迪民智”。

    “普迪學校”由此得名。

    在對清寒子弟的照顧上,普迪小學稱得上是無微不至——學雜費用全免,贈送筆墨文具。正因如此,上個世紀出生在慈城的清寒子弟們才念得起書。

    著名的寧波幫人士應昌期在《古城寧波慈城鎮是我可愛的故鄉》一文中,就對普迪小學贊不絕口:“這普迪小學便是專門給窮人孩子讀書的,而有錢人家的子弟還進不了這所學校的大門哩!學生畢業后,成績優良的,還給介紹工作。這在當時國內可是一件罕見的培育貧民子弟翻身的事呢!窮人的孩子能不高興么?”

    秉持著“勤、儉、公、忠”四字校訓,普迪小學的孩子們也格外爭氣,克勤克儉,為造福社會、服務民生而奮發學習。

    “成績之優美,不僅以冠慈溪,即寧屬各邑小學恐亦無出其右者。”1922年10月12日,寧波《時事公報》評價普迪小學。這是對一所平民小學、一群貧苦學子的最高嘉獎,也是對辛勤育人的園丁最好的回報。

    啟蒙者與后繼者

    教師之于學校,猶如船槳之于木舟。

    秦潤卿深諳此理,因此提出“教師只求安心教學,待遇從豐,全部經費由潤老籌撥”,唯求他們熱心教學。

    于是,普迪小學就擁有了堪稱“硬核”的師資力量:文學家柔石、文藝理論家巴人、“四明才子”陳家禎、寧波新文化團體“雪花社”骨干成員平書緣……

    這些在歷史長河中浪遏飛舟的“弄潮兒”,在學子的心靈上播下真善美的種子,也在甬城留下了他們的蔥蘢青春。

    1924年春天,柔石經親戚介紹,從寧海來到普迪小學教書。那年春天的慈城雖然飄著雪花,結著嚴霜,卻因為這一抹書卷氣,反顯得生機勃勃。

    以在普迪小學執教的經歷為素材,柔石創作了現代文學史上的小說名作《二月》。著名導演謝鐵驪后根據這部小說改編拍攝電影《早春二月》,故事簡潔單純,如柔石的青春,亦如古鎮的二月。

    影片中,主人公蕭澗秋站在講臺上,從長衫的衣襟上從容抽出一支鋼筆——這是一個平實可親、淡定儒雅的民國教師形象。站在清貧的學子面前,沒有居高臨下的俯視,沒有崇洋媚外的做派,唯有平等平和、日復一日教書育人。

    講臺下,孩子們向先生深鞠一躬。這是一個民族的未來在向一百多年以來中西融合所孕育的啟蒙者敬禮。

    在他們的引領下,這些走出慈城、走向更廣闊世界的孩子們,終成為了“普及文化,啟迪民智”的后繼者——著名經濟學家羅精奮、婦產科專家錢止維、高級會計師李世雄、國家知識產權局研究員秦開宗……即便過了一個世紀,“勤、儉、公、忠”四字校訓依舊刻在學子心間。

    “小時候家里很窮,很感激普迪小學,這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個機會。”原普迪小學校友、普天通信有限公司創辦人孫慶云曾對友人這樣說道。

    雖然在生活中十分勤儉,但孫慶云在教育事業上卻“出手闊綽”。他先后在慈湖中學設立“孫慶云獎教金”,捐資250萬元用于綜合樓新建和談妙書屋復建。

    “如果有需要,我仍會為普迪小學舊址重建做點貢獻。”他表示。

    修舊如舊,常習常新

    對于甬城而言,普迪小學是抹不掉的民國記憶。

    對于學子而言,普迪小學則是枝條垂下可以蕩秋千的老藤樹,是校長與教工共同辦公的大辦公室,是初學乒乓球時的操場,是老門老窗中透過的一縷晨光。

    “想念那時候的兩棵桂花樹。”一位校友說。

    只是,這抹桂花香,終究凝固在了時光里。

    1941年,兵戈搶攘,慈城淪陷,普迪小學因校舍毀于炮火而停辦。抗戰勝利后,秦潤卿節衣縮食,同時預支自己的養老、撫恤款2萬元進行重建,普迪學子又得以重返校園。

    1952年,普迪小學由人民政府接辦,后改名為慈城第四小學。秦老創辦的這座學校終于在近半個世紀的風雨兼程后,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如今,由于廢棄閑置多年,普迪小學舊址建筑坍塌破損嚴重,屋面漏雨,墻體開裂傾斜,整體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但這不是它的終點。學子們回憶著當年“成績之優美”的光景,也惦記著它如今的破敗。

    2022年,就任慈湖中學校友會副會長的徐寶根一行看到母校舊址現狀后,當即與校友們談起普迪小學舊址的緊急搶救和修繕重建事宜。大家都不約而同表示:“等不得了!”

    于是,遠在北京,近在上海,亦或是定居寧波的校友們紛紛參與進來。大家東奔西走搜集資料、繪制平面圖,并以校友會的名義向政府部門發去《關于慈城普迪小學文保點亟須搶修的緊急報告》。

    “我們在報告里講述了秦老助學的故事,普迪小學當時所發揮的作用和它獨一無二的民國特色,為窮苦家庭的孩子提供讀書機會,這不就是‘共同富裕’在寧波的最好寫照嗎!”校友會成員表示。

    在校友會的積極呼吁推動下,普迪小學舊址重建項目順利提上日程,并列入江北區2023年文保工作計劃之一。根據修繕方案,該項目將以現存有價值的實物為依據,恢復建筑原形制、原結構、原做法,采取必要保護措施,最大程度保持建筑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對于校友而言,他們在保護母校,重逢記憶里的桂花香;對于寧波而言,她在重拾自己的記憶,重溫歲月中的一抹芳華;而對于甬城學子而言,則更應牢記自己的“普迪者”——那一幢幢教學樓、一座座圖書館上鎏金的名字,那一位位在三尺講臺上筆寫春秋的教師……

    (據光明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综合av一区|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新一区|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图片| 久久综合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国产精品综合专区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狠狠色婷婷综合天天久久丁香| 亚洲 欧洲 日韩 综合在线| 欧美国产综合欧美视频| 久久综合偷偷噜噜噜色| 亚洲日本国产综合高清|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综合|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综合四虎| 色综合合久久天天综合绕视看| 久久香蕉综合色一综合色88|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亚洲|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234| 国产综合亚洲专区在线|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中文成人网|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 7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天堂中文久久久久 | 国产色婷婷精品综合在线| 99久久国产主播综合精品| 亚洲啪啪综合AV一区| 亚洲色偷偷狠狠综合网|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自拍成人|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亚洲欧美综合中文| 色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网丁香综合网|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亚洲| 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色777狠狠狠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