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10月27日,由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主辦的“2023大灣區可持續金融論壇”在深圳舉行,論壇發布了由嘉實基金和國新咨詢聯合出品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價值發現白皮書》。 ESG評價助力 央企上市公司價值發現 談及該白皮書誕生的緣由,嘉實基金ESG研究部負責人韓曉燕指出,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央企在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產業升級、服務國家戰略、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也肩負著引領中國式ESG實踐的重任。反映到二級市場上,央企上市公司在我國資本市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其在資本市場長期處于低估值水平。 “央企通過提升環境和社會績效可以進一步提升企業內在價值,而ESG評價可以作為央企上市公司社會價值發現的重要工具。在可持續投資理念逐步主流化的背景下,資本市場將逐步重視央企ESG優勢并融入其估值體系,從而在中長期資源配置中向ESG表現優秀的央企進行傾斜,形成ESG溢價,推動形成央企ESG價值發現機制。”有鑒于此,韓曉燕介紹,在2023年初,嘉實基金和國新咨詢聯合組建了央企ESG研究課題組,對央企ESG績效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經過過去幾個月的深入研究、調研和內外部反饋,《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價值發現白皮書》得以出爐。 據白皮書統計,截至2023年6月末,有34.4%的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獨立ESG或社會責任報告;其中,央企的ESG報告披露率更是高達78.3%。同時基于嘉實ESG評分體系可以發現,央企在ESG整體績效方面表現良好,其ESG評分分布向高分段有所傾斜。 在韓曉燕看來,ESG評價作為落實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一種具象化工具,對于如何評價企業可持續發展特征和高質量發展水平給出了相對明確的系統性指標體系。因此,嘉實基金希望可以提出一套具有中國特色并符合央企特征的ESG評估維度,為完善央企社會價值評估提供線索和工具,助力推動央企的價值發現和重塑。 強強聯合推動 央企價值發現機制構建 據了解,嘉實基金于2018年成為境內首批“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的簽署方,在業內率先成立專職ESG研究團隊,以ESG深度研究驅動,構建起與國際標準接軌并符合中國本土特色的ESG評估體系,為行業搭建ESG基礎設施。 國新咨詢作為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的全資一級子公司,圍繞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功能定位,以“服務國家戰略部署、服務國資國企改革,為客戶創造價值”為使命,擁有一支深耕ESG咨詢領域的人才隊伍,在豐富的ESG研究經驗的基礎上,以獨創的ESG評級模型為核心,為客戶提供更具前瞻性、創造性、針對性的綜合解決方案,打造覆蓋ESG評級、ESG報告、ESG投資、ESG管理與培訓、ESG研究以及ESG交流平臺等全生命周期的產品和服務體系。 此次嘉實基金和國新咨詢聯合推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價值發現白皮書》,為研究和評估央企ESG發展水平,推動央企ESG價值發現機制的形成勾勒了全新藍圖。韓曉燕介紹道,該白皮書闡述了ESG對于推動央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應用大量ESG數據分析和刻畫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ESG信息披露和管理方面的進展和趨勢,探索基于ESG理念量化評估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環境、社會方面的正向外部影響力和價值創造,推動建立更加系統、科學、有效的央企價值發現機制。(據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