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1月30日,由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聯合阿里巴巴公益、北京陳江和公益基金會主辦的2023年鄉村兒童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以“推動鄉村兒童服務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發布《中國鄉村兒童發展報告2023》,邀請政府部門、專家學者、公益機構、企業等相關方參與,圍繞鄉村兒童高質量社會服務體系完善、鄉村兒童早期發展服務模式、鄉村社會治理內生動力激發等議題進行分享交流。 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鄭文凱表示,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針對鄉村兒童的需求短板、服務難點,瞄準兒童福利與保護、兒童健康與發展、兒童教育等領域,持續落地實施了“童伴媽媽”“愛加餐”“0-3歲兒童早期發展”“愛心包裹”“加油未來”等系列品牌項目,在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方面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目前,基金會兒童項目已經覆蓋了0-18歲全年齡段。基金會在去年更名后,積極推進項目優化和轉型升級,探索適應新階段新需求,促進兒童全面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更好路徑。 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秘書長陳紅濤介紹了基金會鄉村兒童領域公益項目的四個變化:一是瞄準需求,項目目標從基本保障到多元發展轉變;二是關注群體不斷擴展,覆蓋從0歲到18歲;三是豐富幫扶舉措,從單一幫扶向綜合幫扶過渡;四是整合資源,實施模式從自執行向多方力量共同行動過渡。他表示,基金會將瞄準需求,整合資源,與各方共同攜手,不斷增強鄉村兒童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會上,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和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鄉村兒童發展報告2023》。作為第三份鄉村兒童發展年度報告,該報告在回顧過去一年時指出,我國兒童福利與保護制度體系逐步完善,城鄉兒童發展指數差距逐年縮小,鄉村地區鄉鎮一級的兒童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已經進入了重點加強村居服務體系和服務能力建設的發展階段。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助理院長張柳用“高質量發展”“服務體系”“童伴媽媽”“研究監測”“綜合試點”“社會創新”等六個關鍵詞解讀報告。她認為,項目效果好不好,歸根結底取決于能否滿足兒童真正的需要,主動、全面、多層級的“一攬子”綜合干預試點模式是推動鄉村兒童關愛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 報告建議,構建符合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鄉村兒童高質量關愛服務體系,促進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一是研究出臺鄉村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建設中長期規劃,明晰鄉村兒童關愛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理念并建立健全鄉村兒童關愛保護體制機制;二是加快鄉村兒童關愛服務機構建設,結合農村的特點統籌建設社區兒童服務設施,為不同類型困難兒童提供高質量服務;三是加強鄉村兒童健康服務與監測,進一步優化基礎教育資源配置;四是持續完善中國特色兒童服務知識體系,促進兒童主任專業化建設;五是探索社會組織參與鄉村兒童發展的綜合示范區,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六是建立層級化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推進家庭教育專業化發展。(李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