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社會治理
   第06版:新聞
   第07版: 序言
   第08版:年度關注
   第09版:年度關注
   第10版:基金會
   第11版:社會工作
   第12版:大額捐贈
   第13版:互聯網公益
   第14版:民間救援
   第15版:寄語
   第16版:寄語
公益慈善“立”與“破”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社會治理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序言

第08版
年度關注

第09版
年度關注

第10版
基金會

第11版
社會工作

第12版
大額捐贈

第13版
互聯網公益

第14版
民間救援

第15版
寄語

第16版
寄語

新聞內容
2024年01月0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公益慈善“立”與“破”

    2023年12月18日深夜,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擾亂了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根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目錄,這是當地近五年來發生的最大地震。時值嚴冬,此次災害的發生也牽動著國人的心弦。

    在民政部指導下,甘肅、青海等地民政部門迅速行動,動員引導慈善組織、專業救援隊伍、志愿服務組織等社會力量助力抗震救災,為受災群眾提供物資支持、醫療救助、心理疏導等服務保障工作。與此同時,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心企業、社會組織及個人等積極響應,通過現金及物資捐贈、參與一線救援等不同方式,助力災害救援及災后重建等工作。

    慈善捐贈,是當下公益慈善事業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動力來源;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是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12月24日,甘肅共接收社會各類捐款超11.6億元。而以此次地震救援及社會捐贈為切入點,其間展現出的“政府主導、政社協同、全民參與”,也是近年來尤其是2023年,我國公益慈善事業發展最為顯著的特征之一。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支持社會組織、人道救助、社會工作、志愿服務、公益慈善等健康發展”。這不僅是頂層設計層面對我國公益慈善事業的激勵和肯定,更是對公益慈善事業未來發展的期望和要求。

    新時代背景下,公益慈善事業已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治理體系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在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2023年11月,民政部印發的《民政法規制度建設規劃(2023-2027年)》明確提出,完善慈善制度,配合修訂慈善法,推動出臺促進新時代公益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有關政策,回應慈善發展新問題,優化慈善促進措施,健全慈善監管機制,更好發揮慈善事業第三次分配作用。加強慈善制度同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制度有機銜接,鼓勵和支持慈善力量積極參與重大國家戰略實施。

    可以說,隨著近年來我國慈善法律法規體系不斷健全,慈善文化也更加深入人心。而作為社會發展與進步的重要參與者,我國公益慈善事業在創造新社會價值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一方面,公益慈善事業的基礎地位越來越高,受重視程度不斷加深,被賦予的社會功能不斷拓展;另一方面,社會捐贈規模越來越大,捐贈方式越來越多元,公益參與門檻不斷降低,“人人公益”從愿景成為現實。 

    數據最有說服力。

    2023年1-12月,來自企業及個人的大額捐贈(金額在1000萬元及以上)不斷攀升,尤其億元捐贈表現最為搶眼,10億元以上巨額捐贈不斷刷新歷史紀錄;股權捐贈、知識產權捐贈、經營權捐贈等非現金形式捐贈頻現,進一步拉近捐贈方與受捐方距離,讓公益更可持續。其中,武漢大學1987級計算機系校友,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向武漢大學捐贈13億元,不僅刷新了武漢大學建校以來單筆最大捐贈額,也是全國高校迄今為止收到的最大一筆校友個人現金捐贈。

    社會組織發展方面。民政部2023年10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共有社會組織89.1萬個,登記認定慈善組織超過1.3萬家;全國共有經常性社會捐贈工作站(點)和慈善超市1.5萬個(其中慈善超市3680個);全國社會組織年度捐贈收入1085.3億元。

    專業社會工作方面。數據顯示,全國共有16.5萬人通過助理社會工作師考試,2.8萬人通過社會工作師考試;全國持證社會工作者共計93.1萬人,其中助理社會工作師72.5萬人,社會工作師20.4萬人。

    志愿服務方面。數據顯示,我國注冊志愿者人數已超過2.3億人,志愿服務隊伍總數達135萬個,志愿項目總數1010萬個,記錄志愿服務時間超過52億小時。截至2023年1月,全國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志愿服務站點覆蓋率整體已超過80%。

    不止如此。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逐漸推進,2023年以來,以企業及社會組織等為代表的社會力量持續發力,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和積極的社會效益。

    2023年年初,《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發布,其中提到,“深化東西部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幫扶,為脫貧地區引進理念、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助力脫貧地區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2023年4月,民政部召開2023年全國民政系統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推進視頻會,要求“引導支持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鄉村振興”。

    人才培育、產業幫扶、資源整合……社會公益力量正以其獨有的優勢,成為鄉村振興事業中一支生力軍。在山東、四川、江西、廣西等地,相關部門不斷探索出臺支持政策,全力推進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工作。以山東省為例,2023年,該省共有9643家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投入資金3.18億元,投入物資7422.36萬元,開展項目6933個。

    而得益于互聯網平臺及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直播(短視頻)+公益”成為社會各界助力鄉村振興及行業發展的有益探索。2023年,在數字技術加持下,有越來越多的機構、個人開始改變思路,從傳統公益逐步過渡到現代公益;越來越多的鄉村及困境群體被外界知道,為鄉村乃至整個社會的良性發展創造了一條新路徑,提供了新機遇。

    回顧2023,互聯網公益的持續發展,激發了公益慈善無限裂變,也為行業發展創造了無數新的可能。我們看到,更多新的公益玩法、更加便捷的參與形式、更為深刻的內容轉化,正讓公益慈善成為你我的一種習慣和生活方式,讓公益慈善突破圈層限制,真正成為全民關注、全民參與、全民建設的美好事業。

    另一方面,在熱鬧之余,互聯網公益也在倒逼整個行業加速內部治理和結構優化升級,力求實現更高效、更透明、更具可信度:電子捐贈票據、區塊鏈技術、積分激勵機制……借助數字化工具,公眾才更有參與感及獲得感、榮譽感,公益慈善才能變得更可持續。

    回顧2023,ESG成為全社會討論最多的一大熱門話題。在此背景下,ESG企業實踐、社會組織參與也受到更多關注。主題論壇、ESG報告發布、行業標準建設、ESG信息披露指南……我們也欣喜地看到,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社會組織開始關注并積極參與到這一專業議題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可以看到,從傳統的扶危濟困、捐資助學、醫療衛生,到鄉村振興、藝術體育、基礎科學,再到生態保護、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發展,公益慈善事業內涵及外延也隨之拓展。而作為社會發展的一個歷史縮影,公益慈善事業也不斷被時代賦予新的職能和使命。

    黨的二十大作出“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引導、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等重大決策部署,為新時代公益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面對未來,面對前方無數的不確定性,我們唯有堅持包容、開放、聯合,唯有堅持共創、共建、共享,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不負期望,不斷彰顯公益慈善事業的社會價值。(新聞編輯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无码系列综合区|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系列|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亚洲欧美一区二区 |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 久久综合88熟人妻|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AV综合影院|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 狠狠色综合网站| 亚洲精品第一综合99久久| 欧美综合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 |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AV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伊人青青综合网站|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中文成人网|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丁香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97久久综合精品久久久综合|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亚洲综合区小说区激情区| 亚洲国产综合网| 天天影视综合色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影院d3|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网成人影院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日韩|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综合av一区|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影院Ds | 色综合.com|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野狼| 欧美综合图区亚洲综合图区| 伊人青青综合网站| 激情伊人五月天久久综合|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