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年來,安徽省淮北市不斷夯實社會工作站建設,通過建立社區(村)基金、探索“基金管委會+專職社工”模式,形成了社區發展需求、社工開發設計項目、社區社會組織實施、社區基金支持、社區志愿者參與的“五社聯動”機制,有效回應社區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助推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加強培育,社會工作發展長足進步。近年來,淮北市民政局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培養社工人才。2023年,全市共有1338人參加全國社會工作職業水平考試,346人通過,報名人數和達線率均創歷年“新高”。通過增發社工崗位的開發,持續加大政府購買力度,支持各鎮(街道)購買服務建設社工站,建成一批匯集各種社會服務的社會工作平臺,全市鎮(街道)社工站點達33個,覆蓋率100%。鼓勵各區(縣)建設社工站指導中心,引進專業機構建設市級社工站指導中心,對鎮(街道)社工站提供督導支持和能力建設。以“傳統媒體+新媒體”“線上+線下”的形式,推進社會工作宣傳,為民政工作發展注入了嶄新活力。 保障有力,志愿服務發展向上向好。加強志愿服務制度建設,持續推廣使用“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提升志愿服務專業化水平,引導志愿服務規范化、常態化、制度化發展。推廣“社工+志愿者”模式,招募志愿者參與志愿活動,孵化培育志愿服務隊伍,打造志愿服務品牌。市蒲公英公益協會入選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共青團中央“伙伴計劃”示范項目。通過購買“社工+志愿者”項目,以社工服務機構、志愿服務組織為服務平臺,開展“社工+志愿”服務特色品牌建設,匯聚志愿服務力量,服務社區居民。 營造氛圍,社區慈善發展朝氣蓬勃。充分利用“中華慈善日”等重要節日,宣傳《慈善法》,動員更多的人關心慈善、支持慈善、參與慈善,精準籌劃慈善項目,著力打造“淮北慈善之城”。高度重視“社區基金”工作,濉溪縣、相山區實現社區(村)基金全覆蓋。出臺《關于推動設立“社區(村)慈善基金”實施方案》《“社區(村)基金”使用指導意見》,保證社區(村)基金運行規范。組織實施“社區基金”兒童微心愿公益項目活動,利用“(村)社區基金”積極開展困境兒童幫扶行動,為困境兒童圓夢“微心愿”,鏈接轄區企事業單位捐贈“社區基金”支持微創投項目實施。2023年,相山區東街道社工站鏈接慈善資金捐贈共計1.6萬元,支持社區微公益創投項目。 (據淮北新聞網) |